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过多久,在运河上便悄然出现了一条行船。
行船之上的护卫,彰显了行船主人身份的不凡,驶出运河的第一站,便是通州。
所谓通州者,南北各一,正所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南通与大都通县,分别为大运河的起止点。
不过运河在驶出运河之后,行船也没有在通县靠岸,相反则是在水师朦撞的接引下,径自由秦淮河驶入金陵。
只因为船上之人,正是大明敕封的第一位衍圣公,也是孔仲尼第五十四代孙,孔希学。
其实这两代的衍圣公,并非其余孔家人那般,自幼锦衣玉食。
尤其是孔希学之父,孔思晦。
起初之时,孔思晦并非元廷钦定的衍圣公,宋金几朝对孔家赏赐颇丰,家中不缺钱,甚至爵位都不在乎让也便让了。
但是蒙元可就没那么好的脾气了。
在忽必烈死后,后世之君不仅对孔家没有那么优渥,甚至还收回了不少孔家的祭田。
原本衣食无忧的孔家,瞬间从天堂掉了下来。
连孔思晦年幼之时,都要自己耕田养活自己,返璞归真了属于是。
孔家人也难免争夺起了爵位。
眼看着家丑越闹越大,直至最终,孔氏族人最终商议决定,将最根红苗正,但已经沦落到,自耕农的孔思晦,扶上了衍圣公的位置。
而当时,已然长大成人的孔希学,自然也没少受到影响,在史书也留下了一句,文词欠雅的评价。
以当时孔家的地位,孔希学的身份。
能被评上一个文词欠雅,可想而知,孔希学说话应该确实是欠雅了亿点点,起码是有一点含娘量的。
当洪武元年,朱元璋第一次见到孔希学时,在惊讶之余,心中可能也油然而生了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觉。巧了。
你家里是种地的,咱家也是种地的!
那咱俩以后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兴奋的朱元璋,甚至都没有问前元宋金之时,孔家是什么待遇,直接降旨,加一档!
宋金元三朝,是怎么对孔家的,大明以此为基础,直接提高一档!
虽然孔希学每年都在极力的隐藏自己的“才学”。
坐着船大摇大摆的孔希学,端着酒杯,眉头紧蹙的盯着远处的繁华的秦淮河,心中却着实的不是滋味。
翻开孔家族谱,几乎历代衍圣公,都会写上那么一两本书著书立说,只有自己跟自己老爹,是一本书都没写过。
别人抬举自己,说自己是好学,但是孔希学自己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
前元时,元顺帝曾经数次授官于孔希学,孔希学时一次都没有去就任,这倒是没有牵扯到什么大义的事情,压根就没到需要牵扯大义的地步。
主要是孔希学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朱元璋召孔希学来朝时,孔希学也是称病不朝。
只不过朱元璋没有元顺帝那么好糊弄,最后孔希学还是被人友好的“请”到了金陵,接受了大明的册封。
这每年一次的朝见,早就被孔希学给当成了渡劫。
每次入朝,孔希学只能在见朱元璋之前,悄悄的把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依次拜访一遍。
旁敲侧击的问一下朝中的风向,而后才敢入朝面圣。
良久之后,一个小厮在房间外轻声道:“老爷,到了。”
孔希学深吸了一口气,终究还是到了!
这已经是孔希学,第十次来京城,觐见朱元璋了,也大概摸清楚了朝中的套路。
为了不让李善长跟刘伯温这些人,看穿自己的底细,孔希学每次拜访,也都严谨的遵循,少说多问,多看多听的态度,凡事就是啊对对对。
起码能让人摸不到自己的底细。
不到半个时辰之后,在韩国公府的后院,悄然出现了一个,身穿儒衫的人,正端坐在韩国公李善长的面前。
只不过李善长明显对眼前的这个人,不怎么感冒。
“敢问韩国公,最近朝中可有变数”
说罢,孔希学便聚精会神的看向了李善长。
等待着从李善长的嘴里,听到什么自己能够用上的东西。
李善长端起茶杯,一本正经的咂舌道:“老朽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