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哥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俊站在码头上,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吹得他的衬衫紧贴在身上。
他眯着眼,望着远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渔船,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保险卖给这些渔民。
他手里攥着一叠崭新的保险单,纸张在风中哗啦作响,像极了渔网被风吹动的声音。
“孙俊,你在这儿干嘛呢?”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孙俊回头一看,是芹康。芹康穿着一件褪色的工装裤,
脚上蹬着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鞋,手里还提着一桶刚捞上来的螃蟹。
芹康是孙俊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孙俊去了城里卖保险,芹康则留在了渔村,继续老本行。
“我来看看,顺便推销一下我的新保险。”孙俊扬了扬手里的保险单,笑得有些勉强。
芹康皱了皱眉,把螃蟹桶放在地上,拍了拍手上的泥。
“保险?你疯了吧?渔民哪有钱买保险?再说了,咱们这儿的人,谁信那玩意儿?”
孙俊叹了口气,他知道芹康说得没错。渔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靠海吃饭,
风里来雨里去,早就习惯了与天斗、与海斗的日子。保险?那不过是城里人的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我知道难,但总得试试吧。”孙俊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
芹康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弯腰提起螃蟹桶,转身往村里走。“走吧,先去我家喝两杯,慢慢聊。”
孙俊跟着芹康进了村。渔村的房子大多是低矮的砖房,墙上爬满了藤蔓,屋顶上还晾晒着渔网。
芹康的家在村子的最里头,门口挂着一串风干的鱼,随风轻轻摇晃。
进了屋,芹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老白干,倒了两杯,递给孙俊一杯。“说吧,你这保险到底怎么回事?”
孙俊抿了一口酒,辛辣的味道让他皱了皱眉。“我研究了一款专门给渔民的保险,
保的是渔船和渔具。要是渔船出了事,或者渔具丢了,保险公司赔钱。”
芹康挑了挑眉,显然对这个提议有些兴趣。“赔多少?”
“看情况,渔船全损的话,赔百分之八十。
渔具丢了,赔百分之五十。”孙俊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份保险单,递给芹康。
芹康接过保险单,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这字儿也太小了,看得我眼晕。”
孙俊笑了笑,“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给你详细解释。”
芹康放下保险单,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孙俊,你知道咱们村的人最怕什么吗?”
孙俊摇了摇头。
“最怕的不是风浪,不是渔船出事,而是没人愿意帮一把。”芹康的声音低沉,
带着一丝苦涩。“去年老李头的船翻了,人没了,家里连口棺材都买不起。
村里人凑了点钱,才勉强办了后事。你说,要是那时候有保险,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孙俊没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芹康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可是,村里的人穷,谁愿意花钱买保险?再说了,保险公司的人,咱们信不过。”
孙俊知道芹康说的是实话。渔村里的人,对城里来的东西总是带着一种天然的戒备。
保险单上的条款再详细,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一张纸,远不如一张渔网来得实在。
“要不这样吧,”芹康突然开口,“你先别急着推销,先在村里住几天,跟大家混熟了,再慢慢说保险的事。”
孙俊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行,我听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孙俊跟着芹康在村里转悠,帮着修渔网、晒鱼干,甚至还跟着出了几次海。
村里的人一开始对他有些戒备,但看他干活卖力,渐渐也就放下了戒心。
一天傍晚,孙俊和芹康坐在码头上,看着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
孙俊突然开口:“芹康,你说,我要是能把保险卖出去,是不是也算帮了大家一把?”
芹康没说话,只是默默抽了一口烟,吐出一圈白雾。
“可是,我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孙俊继续说道,“村里的人,好像对保险还是有点抵触。”
芹康笑了笑,拍了拍孙俊的肩膀。“慢慢来吧,急不得。”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孙俊和芹康同时站起身,
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村口,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出事了?”孙俊皱了皱眉。
芹康没说话,只是快步朝村口走去。孙俊赶紧跟上。
到了村口,孙俊才看清,原来是村里的老张头跟几个外村的人吵了起来。
老张头是村里出了名的倔脾气,平时谁都不服,这会儿正指着那几个外村人的鼻子骂。
“怎么回事?”芹康走上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