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3章 拜师求学【1 / 1】

夜读闻秋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连两天的考试终于落下了帷幕,断了十年的科考致使这两次参加院试的士子人数剧增,虽说通过人数也比以前稍多,可想要通过考核的难度依旧颇大。

看到家中诸事无恙,陈明才放下心来。之后的几日,他都待在家中陪着云锦,就连放榜的当天,也漠不关心。

云锦让他出去看看,陈明说已拜托学堂的同窗相看,若是考过,自会有前来人告知,若是没过,就无人会来了,奔走无益。

没过多久,学堂里通过考试的几名同窗便来到门口,此举不言而喻,陈明已然秀才之身。

细问之下才知,案首是嵩阳书院大儒的门生江渚,这也不出人所料。

陈明随后带了重礼去拜访钟夫子,以感谢他的教导,钟夫子让他明天到书院的将军柏前等他。

第二日,陈明早早地便来到树前翘首以盼,只是迟迟未等到来人。

对此,他并不着急,毕竟“程门立雪”的故事可就发生在这里,说不得两位也是也是想考验他一番。

此时的钟胡正在书院里的一间屋舍里与一位着长衫的青衣居士交谈。

“季和兄,不知你看了我那私塾里学生陈明的文章后感觉如何啊?”钟胡面带微笑地问道。

那居士点头,道:“不错,此子的文章大气磅礴,不拘一格,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几分苏东坡的影子。”。

听到居士的评价,钟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季和兄果然慧眼如炬!他虽然在进入我的私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功底,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仅仅经过短短的七个月时间,他居然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实在是天赋过人啊!更难得的是,此人品性纯良,懂得自我约束、知书达理,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只可惜,我自身的才学有限,如今已无法再给予他更多的教导。所以,季和兄,还望你看在我们往日的交情上,将此子收入门下吧。相信以他的才华和品德,日后必定能造福一方百姓,绝不会辱没了你的名声。”。

“钟兄自谦了,你在五经上的学问,早就名动四四方了,以后这孩子可继续跟随你学经,我则教他诗文,望他有所作为。”,青衣居士道。

钟胡听到此话,知道他已是答应了,道:“那小子已等待许久了,走吧,我们去见一见他。”。

陈明在树下看到两位先生前来,他快走两步,至二者身前行礼:“见过钟夫子,见过先生!”。

钟胡为他引荐:“这位是‘五峰’先生李孝光,他并非我们豫州人士,只是素爱寻幽探胜,寄情山水,曾登天台,探禹穴,渡钱塘,游西湖,远至三吴、匡庐、少室、泰岱和横山等地,见景生情,赋诗明志,现下游历至嵩山,受书院所要,来此讲学。”。

陈明初闻“李孝光”之名,已是吓了一跳,他读过《五峰集》,认为李孝光以文章负名当世,如今一听,李先生还善诗作,当即,再次抱拳行礼:“久闻先生盛名,今得一见,三生有幸。”。

李孝光摇头道:“都是些虚名而已,不值一提,这里人多眼杂,随我去室内说吧。”。

三人走进屋内,李孝光与钟胡两人走在前头,陈明则跟在他们身后,不紧不慢地走着。

到了屋中,李孝光首先开口询问陈明:“你姓陈名明,表字是何?”

陈明恭敬地回答说:“回先生的话,学生出身贫寒,父母都是山里的农民,还没有举行过加冠之礼,所以目前尚无表字。”

这时,坐在旁边的钟胡说道:“没有表字可不行啊,季和兄博学多才、通晓古今,不如请他为你取个字吧。”

李孝光心里明白,钟胡这是有意讨好自己,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钟胡早就会主动帮陈明取字了。于是,他点点头表示同意,并继续向陈明问道:“你在家里排行第几,有没有兄弟姐妹呀?”

陈明如实回答道:“学生并没有兄弟,我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李孝光听后,嘴里轻声念叨着:“日月为明,想来你的父母是期望你能够分辨是非黑白。既然你是家中长子,那么用‘伯昭’这两个字作为你的表字如何?”

陈明听到师长的这个提议非常开心,连忙道谢:“甚好!多谢先生赐我如此美好之表字。”

陈伯昭读书不局限于四书五经,更爱先贤佳作。

触类旁通,分心杂学并没有让他的课业落下,反而拓宽了眼界,补充了学识,收获更大。这无疑让李先生对他更加喜爱。

李孝光寄情山水,并未娶妻生子,近日得一佳徒,老怀大慰,心中已将陈明当作儿子对待,授业方面,更是倾囊相授。

陈明进入书院拜在了名士李孝光门下轰动一时,近日登门的人都多了起来,初时他还一一应对,后来就能拒则拒了。

因此,书院里的一些士子便对他心生不满,觉得他恃才傲物,不将人放在眼里。

陈明对此丝毫不知,即便知道了,恐他也无心解释。

他上午随钟胡老师学经,下午跟孝光先生写文章和诗作,晚上还要回家里陪大着肚子的夫人,已是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理会那些小人搬弄是非。

一个月后这种情况得到了缓解。

两位先生商量之后告知他,读书求学当博采众长,不可仅听一人一家之言,学院里授课的老师都是当世有名的高士,以后每三天寻他俩一次即可,其余时间就可以去堂上听课了。

第二日,陈明便出现在了崔永言先生的课堂上,崔先生对“四书”研究颇深,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许多精要之处,他讲得鞭辟入里,令人拍案叫绝。

让陈明觉得,单是听这一堂课,就已经受益匪浅了。

结课前,崔夫子忽然提到前朝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先讲解后两句:“‘为往生继绝学’是指继承和延续历代圣贤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为万世开太平’中‘太平’‘大同’是周公、孔子之志,‘开’期待之谓,即达成《西铭》所述‘民胞物与’‘天下归人’。”。

崔先生指出其后两句易懂,而前两句难知,然后便要考较学生:“何人知道前两句之意?”。

见堂下无人出声,崔先生又道:“江渚,你是本次院试的案首,你说说其中之意吧。”。

(嵩阳书院进出过许多名垂青史的大师,像北宋名臣范仲淹、大思想家程颐、程颢等,砸缸救人的司马光还在这编写了《资治通鉴》。北荣大神童杨时高中进士,想到这里拜程颐为师,钻研学问,但当时大雪纷飞,程颐正在午睡,杨时就站在雪地里等,雪都没过他的小腿了,他都没有去打扰老师休息,这便是“程门立雪”的故事。书中的大部分人物和地点,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只是年代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