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百三十二章重逢【1 / 1】

萌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在香中掺加了毒物。不过太子毕竟地位尊贵,如果他突然死去肯定会引发广泛的调查,到那时候怕又是很多人要跟着受牵连了。用这种方法慢慢使毒素起效,可以让人悄然离去而不留下痕迹。”

“你杀了嬷嬷是因为害怕她揭发你们之间的秘密?”

“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公公急忙澄清:“而是因为她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并选择了放弃原本共同定下的计划。”

刘公公垂下了目光继续解释:“事实上,是她偷偷将给太子的香改回成无害的产品。她劝我要忘记仇恨好好活下去,并且利用阑珊的身份信息对我进行威胁。当我听到有人开始检查财务记录时,就知道事情可能会败露,所以产生了杀她的念头。我没法确定一旦面对压力,她是否会供出我们。”

“是为了保护阑珊?”

“我对不起阑珊,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尽好为人父的责任。我不奢望得到她的认可,只愿她能够平安顺遂就好。”

“她现在安全了么?”

陆知鸢冷笑着回应:“正是因为你的杀人行动才让阑珊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正是你自己亲手把亲生女儿推进了险境!”

闻言后的刘公公面色苍白、浑身僵硬,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再说话。

此时嬷嬷的遗体已经被送去了善堂,只留下一根挂在梁上的绳索随风轻轻晃动。

望着那孤零零地在空中摇曳着的细线,陆知鸢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就像是在见证一个平凡生命的最后终结过程。

她的确有错,错在背叛和伤害主人,但是变成现在这样,这背后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茶壶和茶杯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每一件都透出一种清新的感觉。

四条凳子也被放回了原位,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唯有四个坐垫中少了一个,这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有些不协调。

很快,这间屋子就要迎来新的住户,旧人的生活痕迹将逐渐被人淡忘,直至最终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消失。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入住的人会在这里展开他们全新的故事,而嬷嬷的故事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茶壶旁边放着一个红色的箱子,说是嬷嬷留下的东西。

陆知鸢轻轻打开箱盖,发现里面除了各式珠宝首饰以及几张数额不小的银票外,还有一个用红绳细心绑起来的小捆信件。

这些信件下面是已经褪了色的香囊,上面绣着简单的花纹,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能看出做工的精细。

通过这些尘封已久的信件,陆知鸢似乎看到了嬷嬷这些年内心变化的过程。

信中提到她和夫君的一次重逢经历。

当时嬷嬷正遭遇恶人纠缠,生命悬于一线。

就在那时,一个装扮成流浪汉模样的男子出现了。

他步伐不稳地走向前来,手里紧握着一根看似寻常无奇的木棍,正是凭借手中的这件简易武器,帮助嬷嬷摆脱了危机。

然而由于身体上曾经受过的严重伤害,那些歹徒轻而易举地将他打倒在地多次。

关键时刻,还是嬷嬷急中生智,迅速捡起了地面上散落的石块奋力掷向敌人,终于吓退了他们。

夫君害怕自己的真实身份会被认出来,因此急忙转身想要逃离,却不料这一幕正好被心细如发的妻子察觉到了。

她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腰间,那里挂着的那个不起眼却对她意义重大的小物件,正是她在分别时亲手为他准备的香囊。

尽管夫君已经变得落魄不堪,全身沾满了灰尘和泥土,但他仍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个珍贵之物,就像保留着他们之间的爱一样不曾改变。

面对妻子质疑的目光,夫君却坚决否认彼此的关系,坚持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流浪汉,那个香囊则是偶然间拾到的东西,并不属于任何特别之人。

然而对于深爱着对方的人来说,这样的解释显然站不住脚。

即使相貌、身形乃至说话的声音都与记忆中的模样有所不同,甚至连行动也远不如从前矫健灵活,但她仍旧坚信自己没有看错。

为了证明心中的想法,她径直上前,毫不迟疑地拨开了遮挡在夫君面前的杂乱发丝。

当那一双熟悉且依旧明亮的眼睛再次出现在视线中时,所有疑问随之烟消云散。

她心疼不已,不知道他在外面究竟遭受了多少难以言喻的苦难,紧紧抱住他,痛哭流涕。

听他说起这段时间的种种遭遇,才知道他是经历了无数风雨飘摇、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这熟悉的家乡,却发现一切都已变得陌生而荒凉,仿佛所有的美好都成了遥远的记忆。

得知她还活着的消息后,便不顾一切地赶往她的娘家,渴望能够见到心爱之人,但却无奈发现双亲亦早已离世,留下一片凄凉和寂静。

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那种绝望的心情,仿佛是被黑暗吞噬的灵魂,幸好老天爷怜悯他们,给予了一线光明与希望,让他们重逢在这世上,再次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一处荒废的山洞中,两人终于相遇,紧紧相拥着,泪水无声地流淌下来,洗刷了心灵深处的伤痛。

就在这一天,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彼此心中悄然萌芽:为了不再被压迫和欺凌,必须前往京城为自己讨回失去的一切公道。

这一路上充满了艰险,经历了数次生死较量、病痛缠身以及毒物侵袭之后,最终在一个夜晚成功杀死了一名腐败官员及其家族成员。

但不幸的是,她的夫君也因为长期受苦,病情愈发恶化,生命之火正在逐渐熄灭。

此刻她怀抱着他的身躯,只觉得越来越冷,心底燃烧着对那些罪魁祸首无法抑制的愤怒与仇恨。

她默默思考,如果不是现任统治者治理无方,自己的爱人又何须舍弃安逸的生活踏上充满血腥与危险的战场?

如果那位君主不是如此昏聩软弱,那么底下的爪牙也不敢在粮草供应方面做手脚,更不会随意加害忠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