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像这个时代的其他读书人那般,刚一入门便饱读儒家经典,打上了很深的思想钢印。
老朱首先读的是佛经,其次是乱七八糟的读书。
后来才慢慢了解儒家典籍。
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故而,老朱对很多儒家的言论,都是不以为然的。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老朱觉得这是鬼扯呢。
咱不懂《论语》,不一样的夺天下了?
汉高祖刘邦打天下,靠《论语》了吗?
唐太宗,宋太祖又有哪个是靠《论语》夺天下,治天下的?
不过,不喜欢归不喜欢,若不是老朱看出了读书人有意借圣人之名,来限制君王的权力的想法,他才不会去管,给自己找麻烦。
老朱对杨荣的回答,不置可否,而是笑道:“当年咱禁孟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劝咱,说儒家的思想,对帝王的统治,是有利的,只要好生加以利用,便能用其治天下。”
“实话说,咱对此是半信半疑的。”
“但是,没办法,谁让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家子弟呢。”
“当年跟咱打天下的淮西兄弟,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还可以。”
“可是,让他们当官坐堂,治理一方,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
“想要治理天下,还真离不开你们这些读书人。”
他用略带自嘲的口吻,慢慢说着。
旋即,盯着杨荣的脸,缓缓道:“之前朱孙给咱来的信说,要利用儒家,在儒家树立新圣,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咱孙子的看法?”
杨荣忙道:“陛下太高看微臣了,微臣哪有这等谋略。这都是太孙殿下所想。”
微微一顿之后,又赶紧补充道:“凡以朱孙之名所写的信,都是太孙殿下口授,微臣只是代笔而已,所言之事,皆太孙殿下心中所想,并无微臣之意。”
老朱抬头,脸上露出笑意,旋即又望向杨荣,道:“那你对此怎么看呢?”
“太孙殿下深谋远虑,微臣钦佩不已。”杨荣道:“只是此事若成,则朝中必分成两派,从此争论不休,势同水火。”
“哈哈哈!”老朱大笑道:“好啊,还是咱那孙子聪明!”
他话锋一转,道:“咱当初禁孟子,并不是因为他说错了什么话。”
“你说咱是为了试探朝中官员,那也不尽然。”
老朱的老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咱禁孟子,恰恰是因为他说得太对了!”
杨荣满脸惊愕。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得好!说得妙!”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说得好!说得妙!”
老朱高声赞叹。
“咱是造反起家的,当然知道他这些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可是,这正如太锋利的宝刀,只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而不能让其流落民间。”
“要不然,这柄宝刀,多半不会成为惩恶扬善的宝刀,而会成为祸乱天下之物。”
“孟子的话说得太对,咱便不想让天下让听到。”
老朱的声音铿锵有力。
“眼下,咱那孙子不是正在围剿天下的江湖门派吗?”
“为什么?”
“这些人,基本上个个都许自己是英雄好汉。”
“可是,咱当初也曾流浪江湖,四海为家,咱太清楚那些人的行径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清除所谓的江湖门派,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断绝所谓的行侠仗义的侠客。”
“朝廷有律法,国家有制度。”
“天下人就该遵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