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朝田地,分为官田和民田。”
“天下初定,陛下便制定了以官田为主,民田为辅的基本国策。”
“其策有五,一为没收前朝官田和豪强地主的田地,按官民之分,或赐给有功之臣,或出租给百姓。”
“二则‘永不为奴’,即禁止地主以债务或其他方式逼迫租户成为家奴。”
“三是“永不加赋”,规定每户每年只需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粮和劳役,不得随意增加。”
“四是“永不移徙”,凡百姓有耕种田地,除非犯罪被判流放等刑罚,否则,官府不得强令百姓迁徙。”
“五为“永不卖地”,即禁止民间百姓随意出卖田地,以防止土地兼并。”
……
东宫。
送走朱棡之后,朱允熥便立即召自己的一干心腹议事。
让夏原吉向他汇报起大明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凡官田又分为五类,为皇田,王田,嫁田,勋田,以及禄田。”
“皇田又称内田,即皇室所有之田。”
“王田又称封田,即藩王所有之田。”
“嫁田又称公主田,用于公主的嫁妆或养老。”
“勋田又称功田,用于犒赏勋贵功臣的功劳。”
“禄田,即赏赐大臣的田地。”
……
“凡民田,又分为三类,一为自耕田,二为佃田,三为屯田。”
……
“朝廷为掌握天下土地情况,有三制。即‘田簿’制,‘田谕’制,以及‘田调’制。”
“田簿即按照户口、土地、税赋等项目,将每户的土地情况登记在册,确定田地等级,并定期核查更新。”
“田谕即按照土地的等级、产量、租金等项目,将每亩的土地情况公布于众,若有遗漏或错评,百姓亦可上告。”
“田调即按照人口的增减、土地的荒废、税赋的变化等情况,定期检查,将每户的土地情况进行调整和平衡。”
……
“为保护和改良土地,朝廷还有三项策略。”
“一为兴水利,开挖河道、修筑堤坝、疏通灌溉、防止水患。”
“二为奖耕织,规定每户必须种植朝廷规定的粮食、或棉花等作物。”
“三为禁垦荒,为防止民间百姓胡乱毁林开荒,划定禁垦区。凡禁垦区,不得开垦。”
……
朱允熥静静听着,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在此之前,他也从查阅过档案资料。
因为按朱允熥心中定好的计划,与藩王出海同步进行的,便是大明国内的土地制度改革。
藩王离开大明境内,会留下大量的田地,正好可以将其顺势分配给无地的农民,由此拉开大明田地改革的序幕。
然而,真正深入了解大明的田地制度,才发现很多事情,似乎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大明的田地制度没有一点问题。
甚至可以说十分完美。
仅仅是永不为奴,永不加赋,永不卖地等几条,简直就已经将所有的弊端和漏洞都堵上了。
水利、禁垦更是既考虑了田地的开发利用,连环境保护都提前预估到了。
一个封建王朝,有这般完善的制度,还能说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