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二百零五章 科学的发展!远航!消息!【2 / 3】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农业》则是教导农民如何种田种菜,以及养鸡养猪养牛,朱允熥又在上面讲述了选种培育的法子。

别小看这些。

种田是一个技术活。

自古以来,官府有就劝课农桑的职责,也会教导百姓如何种田。

但这种教导,并不深入,更多的方法,都是老农民自己在摸索。

老农民也很愿意看别人的方法,故而《农业》专刊同样得到不少人的追捧。

《医学》专刊并不是简单的抄摘医书上的药物知识,而是分享医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病例,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

《地理》专刊主要讲述各地的地质特征,记录水旱灾害等等。

朱允熥也曾想过设立《化学》专刊,但后来还是放弃了。

对如今的大明来说,这有点太超前了,时机并不成熟。

同样的,天文学也是一样。

在这个时候搞天文专刊,很容易将科学搞成玄学。

除了分科的专刊之外,原来的《科学》期刊仍然发行,还是大杂烩的形式。

这也方便探讨新的东西,包括化学与天文学的内容,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关注度最高的专刊,仍然是工程和制造。

关于蒸汽机制造的探讨,大多在这个专刊上面。

随着探讨的深入,蒸汽机的设计图纸,已经有了上千张之多。

经过反复论证之后,实际可行的方案,也修改几个版本。

一台全新的蒸汽机制造,终于提上了日程。

相比朱高炽最开始制造的那台效率极低,毛病一大堆的蒸汽机,新的蒸汽机做了三百多处改进。

连使用的钢材,都因为冶金水平的提高,与之前相比有了天壤之别。

可真正制造出来之后,却发现新的蒸汽机虽然效率大大提高,产生同样的功率,需要的燃料减少了五分之四,却仍然有不少问题。

气缸的密封性还不够,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出现漏气的问题。

其他许多部件也一样,有不少毛病。

新制造出的蒸汽机,在试运行的时候,总是不停地出各种各样的故障。

维修的时间,比正常运转的时间,还要久得多。

朱允熥并不气馁,反而对相关的制造者,以及诸多设计方案和技术细节的改进人员,都给予大力褒奖。

制造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型蒸汽机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大明在工业方面欠缺得太多。

仍处于疯狂补课的阶段。

但蒸汽机的研发和制造,就像是一个挖掘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业富矿,推动了大明各个学科和诸多行业的技术进步。

比如说,在炼钢技术进步提高之后,朱允熥便利用简单的钢铁齿轮和木头,命令工匠们制造出用脚踩的水稻打谷机。

前世的他出生农村,曾经在小时候见过脚踩的打谷机。

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但它又是有十分有效的。

使用脚踩的打谷机,能将稻谷的收割速度提高十倍。

类似的小发明还有很多。

比如说,有人利用钻孔的原理,制造出了一台简单的手工膛床。

这也是研发蒸汽机的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