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王来见罗贯中,兵士只是围住了酒楼外面,不让外人再进入,并没有驱赶早已提前进入的人。
故而,他们都一直在旁边看着。
之前听到吴王相邀,许多人还羡慕罗贯中运气好,竟被吴王看重。
以后一飞冲天,指日可待。
却不料,突然峰回路转。
难道吴王仰慕罗贯中是假,来杀他是真的?
朱允熥微微笑道:“你的老师施耐庵,曾是张士诚的军师,本王说得可对?”
跪在地上的罗贯中,猛然抬头。
想不到,吴王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寻常的张士诚旧部,只要没有勾结倭寇,为害百姓,朝廷还能网开一面。
毕竟,张士诚也曾是割据一方的霸主。
手底下兵士众多,许多人只是在元末时走投无路,才被裹胁着加入。
大明初立,对这些人当然不会太过深究。
然而,若是张士诚麾下的核心人物,就截然不同了。
那是必定要追究到底的!
不仅是罗贯中,就连酒楼内的众人,也都忐忑不安起来。
他们当中不少是相邀而来,或慕名而至。
如果罗贯中是反贼,那他们算不算同犯呢?
吴王亲至,便是来杀人抓人吗?
在众人既惊又惧的眼神中,朱允熥伸手扶起罗贯中。
“你为本王办事,本王自会护你周全。”
“区区张士诚旧部而已,别人保不了你,也不敢保你。”
“但本王一句话,便能保你全家老小安全无虞!”
罗贯中顿时呆住了。
“殿下为何如此待草民?”
半晌之后,他出言问道。
“本王喜欢看你写的传奇故事。”朱允熥笑道:“特别是你写的三国演义。”
“啊!”罗贯中再度怔住。
此时的他,虽然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早已流传的三国故事传说,创作出了三国演义的绝大部分内容,可并没有刊印发行。
世上知道这本书的人,应是寥寥无几。
想不到吴王竟然看过。
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
正待出言相问,就在这时,外面有侍卫来报。
“方孝孺求见!”
朱允熥愣了愣。
方孝孺不惜追到聚贤楼来见自己,应该是急着想洗清身上的“冤屈”了。
略一沉思,朱允熥挥手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方孝孺从外面走了进来。
“参见吴王殿下!”
方孝孺恭身行礼:“听闻吴王殿下在聚贤楼与文人雅士饮酒,纵谈古今天下事,此举不失为千古美谈。”
“方某不才,厚颜前来赴会。”
他再怎么耿直,这种情况下,还是知道要稍微变通一二的。
方孝孺不愿意变的,只是纂改圣人之言。
这涉及他心中所认的“死理”,他做人的底线!
朱允熥笑道:“方先生来得正好,本王正欲邀请罗先生去本王创办的《大明日报》效力,他许是嫌弃本王学问低,不愿屈就。”
“方先生是有大学问的人,你出面帮本王劝劝,罗先生也许就答应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