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新教育体系(2)【1 / 2】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是最明白,人才的重要性的。

一个会读书写字,一个会数学、地理、会音乐、会简单武术的人!

在这个时代,已经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了!

而这种人才越多,对朝廷就有用。

保境安民!

治理一方!

抵御外敌!

这些人都可以派上用场。

其会读书写字,表达能力就强。

其会算数地理,逻辑能力和绘图能力就强。

这套体系一确定后,每年能为大明产出几十万人才。

而后,咱再从这些人才里,挑选其中精锐来治国,那就能极高的避免昏官出现。

朱元璋找过一些老教书先生。

他也见到过一些考科举落败的人才。

各个提到儒家经典,那是头头是道,一问询怎么处理事物,面对天灾怎么办,岁收每年怎么收。

如何发现商人非法避税、恶意避税。

这些人才马上就闭嘴了,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种人,真要是去了地方成县令,那必会祸害一方县城的百姓。

朱元璋在思索。

马皇后在吃东西。

朱标却在审视着沈旺。

他发现沈旺有一个别人都无法做到的优点。

那就是整合能力极强!

小学、中学、大学院!

这些东西,其实在朝廷各地都是找得到对应物的。

小学,那就是学舍,由老秀才们来担任教书先生。

中学,那就是各地学府。

大学院,就是各地书院。

宋代就有很多书院,比如白鹿洞书院,效果类似沈旺口中大学院!

但是他们三者之间,其实做的工作和内容,都是重复,相互之间关联就是,低级往高级地方输送学生。

而沈旺却是能够将他们整合起来,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

且形成一套可以自我运转的体系。

朱标想到这,忽然想到盐税、酒税、商税等等,都是沈旺来改革的。

但改革这些,也不是沈旺啪嚓一下,凭空变出来的,而是结合已有事物,再更迭。

朱标打量着沈旺,心中暗自下了论调!

沈旺,天赋不算强,不过中人之姿。

看其和李善长斗法就能看出来。

但其灵动、极强敏锐力和整合力,是整个大明的第一人。

这样的人才,如果有伯乐扶助,自然扶摇直上九万里。

若是没有人撑腰,便犹如汉代东方朔一样,只能无奈终老,是没有威胁性的。

朱标放低了对沈旺的威胁性估计。

朱元璋则更加欣赏沈旺。

他当即点头,说道:“全部银两,三千五百万两!四年内投出,相继在大明各地建设学校!”

明初人口五千多万!

八千多所学校。

不太够!

但已经能解决很多问题了。

正当沈旺高兴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