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七)【1 / 2】

风云八百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这“少阴司天之政”,如果古代有天气预报员,他可能会这样说:“嘿,朋友们,今年啊,咱们这位‘少阴大大’掌管天气大权,它的运作可比咱们预期的还要快半拍呢!就像你早上闹钟还没响,人就已经精神抖擞地坐在床边了。这地上的气息啊,严肃得跟老师开会似的,一丝不苟;而天上呢,晴空万里,明亮得仿佛连外星人都能看清咱们的地球村。”

“说到这天气变化,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的节奏啊!冬天和夏天手拉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寒冷和炎热还玩起了混搭,热得跟吃了辣椒似的,还得加点干燥当调料。云朵们像是参加马拉松,嗖嗖地往雨神的宫殿里跑,就为了那一场场及时雨的降临。这时候,湿气也趁机出来溜达,整个大自然就像是被精心调配过的spa,滋润得恰到好处。”

“更神奇的是,这时候天上的金星(荧惑)和太白星(金星在古代的叫法之一,其实它们都是金星啦,这里为了趣味性保留古称)仿佛也在为这美好的天气点赞,它们在夜空中闪烁着,像是在说:‘看,我们多和谐!’而咱们大地上的政策啊,也是清明公正,指令明确,就像红绿灯一样,让人一看就懂,该干啥干啥。就连农作物都跟着沾光,红色的稻谷和白色的麦子,那叫一个丰收满满!”

“但是呢,这天气变化太快,就像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水火不相容的寒热之气在天地间你来我往,争斗不休。结果呢,咱们老百姓可遭殃了,咳嗽、气喘就像老朋友一样不请自来,鼻血、便血也来凑热闹,鼻子不通气,喷嚏连连,眼睛红得像兔子,眼角还发炎长疮,这还不算,寒气还能偷偷溜进胃里,让人心痛、腰痛,肚子胀得像个大气球,嗓子眼干得像沙漠,脸上还可能肿得跟包子似的。”

说到治疗嘛,咱们老祖宗可是有一套!首先,咱们来个“穴位按摩大法”。想象你的手臂上有两个超级英雄穴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和“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每天早晚给它们来个“温柔拥抱”,按摩几分钟,就能帮你驱散体内的寒热邪气,让你的身体恢复到“四季如春”的状态。

再来个“药膳小灶”。咱们来个“金银花绿豆汤”,听起来就像是把夏天的清凉和秋天的滋润完美结合在了一起。金银花(30克)清热解毒,绿豆(100克)消暑利尿,再加上适量的冰糖调味,熬煮成一锅清甜可口的汤水。每天来一碗,保证你体内的“小火山”和“小冰箱”都能和谐相处,再也不打架了!

至于脉象嘛,这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咱们也来点接地气的解释。想象一下,你的脉搏就像是一条小溪,正常情况下,它应该是潺潺流动,不快不慢,清澈见底。但如果体内寒热交加,这条小溪就可能变得“汹涌澎湃”或者“结冰封冻”。这时,找个老中医给你把把脉,他们就像是溪边的智者,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温度、清澈度,就能判断出你体内的“天气状况”,然后对症下药,让你恢复健康。

“初之气”,那是大自然一年轮回里头的第一个小确幸,就像是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悄悄告诉你:“嘿,换季啦!”这时候啊,地底下的气息开始偷偷换班,干燥的老兄慢慢收拾行囊,准备撤退,而寒冷小弟则悄悄探出头来,宣告着:“冬天的小尾巴,我接住啦!”

小动物们呢,一看这架势,赶紧又躲回窝里,开启了“冬眠20”模式,仿佛在说:“哎呀,这天气,还是被窝里最安全!”河面也开始结冰,霜花儿时不时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天空悠悠然落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风,也不再是那个温柔的春姑娘了,而是带着点刺骨的凉意,告诉你:“嘿,该添衣了!”

这时候啊,人体的阳气也像是被冻得有点儿“郁闷”了,不那么活跃了。咱们老百姓呢,一个个都变得跟松鼠似的,门窗紧闭,生怕一丝寒风溜进来。结果呢,这身子骨儿啊,就像是老旧的机器,关节开始“咔嚓咔嚓”作响,特别是那腰啊、背啊,好像被谁偷偷按了暂停键,动不动就喊疼。

别急,别急,这还没完呢!接下来啊,夏天的预热模式就要开启了,就像是火锅店里的空调,明明外面还冷飕飕的,里面却已经预热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啊,不光是外面冷,咱们身体里头也可能“上火”,内外夹击之下,各种小疮小疡就找上门来了,就像是皮肤在抗议:“喂,主人,该注意饮食啦,别再让我受这冰火两重天的罪了!”

说到治疗啊,咱们老祖宗可是有不少妙招的。比如啊,对于这关节僵硬、腰背疼痛的问题,咱们可以找找身体上的“小开关”——穴位。现代医学给它们取了更直观的名字,比如“委中穴”,就在膝盖后面那个窝窝里头,按一按,就像是给关节松了松绑,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还有“肾俞穴”,在腰部两侧,多揉揉,就像是给肾脏加了个暖宝宝,寒气都跑得远远的了。

至于方剂嘛,咱们来聊聊经典的“当归四逆汤”。这可不是简单的四五种药材胡乱搭配哦,它可是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这七位“中药小分队”组成的。怎么做呢?想象一下,你把当归(大约12克,就像是一小把金色的豆子)、桂枝(9克,就像是一根根细长的香)、白芍(9克,白白胖胖的,像是小宝宝的拳头)、细辛(3克,一点点就足够,因为它可是有点猛的哦)、炙甘草(6克,甜甜的,像是给苦药加点糖的调味剂)、通草(6克,透明的,像是小溪里的石头)和大枣(8枚,圆滚滚的,像是小太阳)一股脑儿放进锅里,加水煮沸,然后小火慢炖,直到那浓郁的药香弥漫开来,就像是给身体熬制的一份温暖拥抱。

至于脉象嘛,这可是中医的独门秘籍。想象一下,医生的手指就像是小小的探险家,在你的手腕上轻轻跳跃,寻找着那些藏在血液里的秘密。如果这时候你的脉象“沉迟”,就像是冬天的河水,流动得慢悠悠的,还带着点儿凉意,那就说明你的身体需要更多的温暖和活力了。这时候啊,不光是吃药,还得注意饮食,多吃点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汤、姜茶,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个小型暖气,让阳气慢慢回升。

“二之气”,咱们得先想象一番春天的场景,那可是阳气嗖嗖地往外冒,就像是被窝里藏了个小太阳,温暖得让人直想伸懒腰。这时候啊,风伯伯也闲不住了,它呼呼地四处溜达,带着春的气息,走遍大江南北,告诉每一寸土地:“嘿,春天来了,该起床了!”

春天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正”字,正气凛然,万物复苏,花儿草儿都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美貌,仿佛在说:“看谁先穿上绿裙子,戴上花帽子!”然而呢,这美好的季节里,偶尔也会有那么几天,冷空气这个不速之客会偷偷溜进来,给你来个“春寒料峭”,让你不禁打个寒颤,心想:“这家伙,真是不按套路出牌!”

说到人嘛,这时候心情大多挺舒畅的,就像是被春天的阳光晒得懒洋洋的猫,懒洋洋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但要是身体有点小状况,那就得注意了。比如说,“淋”这个病,可不是指你走在街上被雨淋了,而是指小便不畅快,像是水龙头坏了,滴滴答答的,让人心烦意乱。还有啊,“目瞑”,就是眼睛感觉像是被一层雾遮住了,看啥都不清晰,朦胧美可不是这时候咱们追求的。“目赤”呢,更简单,就是眼睛红彤彤的,像是兔子眼,一看就知道是熬夜打游戏或者加班到深夜的“战果”。

最逗的是“气郁于上而热”,这说的是心里那股子气儿,像是被堵在了嗓子眼儿,上不去也下不来,憋得人脸红脖子粗的,还容易上火,嘴里冒泡,鼻子里喷气,活像个小火山要爆发。

这时候啊,中医的智慧就派上用场了。咱们先说穴位吧,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灭火器”穴位。比如“太冲穴”,就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往脚腕方向摸,按上去酸酸涨涨的,多揉揉,能把心里的那股子火给泄出去。还有“合谷穴”,在手背上,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那块肉嘟嘟的地方,按它就像是在给身体做了一次小小的“情绪按摩”。

说到方剂,咱们来聊聊“龙胆泻肝汤”。这方子啊,就像是给身体里的“小火炉”准备的灭火器,专门对付那些因为气郁化火导致的各种不舒服。材料嘛,有龙胆草6克(别被这名字吓到,它可是清肝火的高手)、黄芩9克(就像个黄色的小卫士,帮你守住身体的防线)、栀子9克(想象一下,它是那个能照亮你心里黑暗的明灯,帮你把热气赶走)、泽泻12克(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清洁工,帮你把多余的垃圾排出去)、木通6克(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水管工,帮你疏通堵塞的管道)、当归3克(补血小能手,免得你灭火的同时伤了元气)、生地黄9克(滋阴润燥,像是给身体涂上一层保护膜)、柴胡6克(疏肝解郁,让你的心情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生甘草6克(调和药性,就像是个和事佬,让大家都和睦相处)。

把这些药材放在一起,加水没过药材,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就像是在炖一锅美味的养生汤,炖个半小时左右,把药渣过滤掉,剩下的汤水就是你的“灭火器”了。记得要趁热喝哦,凉了效果可就不那么好了。

再来说说脉象吧,这时候要是去看医生,人家可能会告诉你:“哎呀,你这脉象啊,弦而有力,就像是琴弦一样紧绷绷的。”弦脉啊,就是说明你身体里那股子气儿没处发泄,都在那儿憋着呢。这时候啊,你可得听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吃药,该休息休息,别硬撑,不然啊,身体可是会跟你“罢工”的哦!

这“三之气”,咱们得先穿越回古代中医的智慧海洋里遛个弯儿。这“三之气”啊,就像是自然界的季度大考官,它来巡视的时候,天空中就像是铺开了一场盛大的政务发布会——天政布了!这不,大名鼎鼎的“大火行”就开始它热辣辣的表演了,就像是太阳公公打开了无限量热力包,万物呢,就像是接到了生长加速符,嗖嗖地就开始繁衍生息,鲜花野草、小动物们都欢腾起来,一片生机勃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庶类蕃鲜”,那叫一个热闹!

但话又说回来,好事儿总爱跟点儿小插曲,这不,“寒气时至”,就像是天气预报里没报准的突然降温,让人措手不及。咱们人的身体啊,就像是被这忽冷忽热的天气给搞蒙圈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小状况。比如说,“气厥心痛”,就像是心里住了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给你来个心脏突袭,让你哎哟连天;“寒热更作”,则是身体成了季节的代言人,一会儿热得像火山爆发,一会儿又冷得像南极探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再加上咳嗽、气喘,就像是肺里装了两个小喇叭,时不时就给你来段即兴演奏;还有那“目赤”,眼睛红得像兔子,出门都得躲着人,生怕被误会是熬夜打游戏的高手呢!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问,那咱中医有没有啥妙招应对这些季节性的小淘气呢?当然有啦!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可不是盖的。首先,咱们可以按摩几个“特效穴”,就像给身体请了几位私人按摩师。比如说,“内关穴”,就在你手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之间,按一按,心痛、气喘立马能缓解不少,感觉就像给心脏安装了一个稳定器;“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上,大拇指侧动脉搏动处,揉揉它,对于咳嗽、气喘那可是立竿见影,让你的肺部瞬间通畅无阻,就像是给呼吸系统开了个绿灯;“睛明穴”,就在眼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轻轻一按,眼睛疲劳、发红都能得到有效缓解,让你的眼睛重新焕发光彩,亮瞎周围人的双眼!

再来说说方剂吧,咱们中医的方剂,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绝活儿。比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听起来就像是古代四大名将的组合,实则是治疗这种寒热往来、咳嗽气喘的良方。咱们来看看这方子怎么配:麻黄12克(就像是战场上的先锋,驱寒散寒),杏仁9克(就像是大自然的润滑剂,止咳化痰),生甘草6克(调和药性,就像是团队里的和事佬),石膏24克(清热泻火,就像是给身体安装的灭火器)。把这些药材放一起,加水煮一煮,喝下去,保证你从头到脚都舒坦,仿佛经历了一场身体的温泉之旅!

说到脉象,这可得细细道来,中医把脉,那可是门艺术。当你感到心痛、寒热交替时,脉象往往会出现“弦脉”,就像是绷紧的琴弦,轻轻一拨,就能感受到那股紧张劲儿,这通常是体内气机不畅的表现。而当你咳喘不止时,“滑脉”可能就悄悄找上门了,就像是手指在河水中滑过,感觉滑溜溜的,这往往是体内有痰湿的表现。这时,中医大夫就像是侦探,通过脉象就能大致判断出你身体的状况,然后对症下药,精准打击!

说到这“四之气”,咱们得先想象一番夏日的热闹场景。可不是嘛,那时候,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湿度大到感觉能拧出水来,这“溽暑至”啊,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桑拿房,让人直呼“受不了”!而且,这大雨还时不时地来凑个热闹,“大雨时行”,跟玩滑梯似的,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留下一地湿漉漉和人们的一脸无奈。

这天气一折腾,咱们的身体可就遭殃了。为啥呢?因为啊,这“寒热互至”就像是在玩冰火两重天的游戏,一会儿热得你恨不得剥皮,一会儿冷得你直打哆嗦。结果呢,老百姓们就开始纷纷中招,得了“寒热病”,一会儿烧得跟火炉似的,一会儿又冷得跟冰窖一样。这还不算完,喉咙也跟着起哄,变得又干又涩,咱们现代话说就是“嗌干”,感觉就像是喉咙里塞了一把沙子,吞口水都费劲。

再来说说这“黄瘅”,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慌。其实就是皮肤发黄,像是被秋天的落叶染了色,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从《西游记》里走出来的黄袍怪,只不过这回是黄皮肤怪罢了。还有啊,鼻子也开始不安分了,不是流鼻涕(“鼽”),就是流鼻血(“衂”),简直就像是开了闸的水龙头,止都止不住。更别提这“饮发”了,就是体内湿气太重,感觉像是身体里藏了个小水塘,随时都要泛滥成灾。

这时候啊,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就派上用场了。要是搁在现代,咱们得先去找找穴位,给自己来个“自我疗愈大法”。比如说,揉揉“廉泉穴”(就在下巴下方,喉结上方,想象一下你正在吞口水时,喉头上下移动的那个地方),这个穴位就像是喉咙的私人按摩师,能帮你缓解喉咙干燥的不适感。再来说说“足三里”(在小腿外侧,膝盖骨下约四指宽的地方),这可是个养生大穴,按一按,能帮你健脾祛湿,让你的身体不再像是泡在水里的海绵。

当然了,光按摩穴位可不够,咱们还得来点实际的——吃中药!这时候,就得提到一个经典的方子,咱们暂且称之为“清热祛湿汤”。这个方子啊,可是集合了多种草本精华,专为这种天气下的身体不适量身定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