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28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翎得了信第一时间知会谢家,谢瑶芝知道了也告诉蒋怡……

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有心的人家都将女眷留在府上,当然也有像顾飞燕这些不以为然的……

“姑娘您是不知道,那顾相孙女当真是气死人,说什么皇家围猎是天恩浩荡,还说姑娘您胆小如鼠不敢去,丢了大将军的脸,简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玉露忿忿道。

楚若颜不以为然:“我本也没想拦她,她爱去就去吧。对了,二房那边怎么样了?”

话刚落,周嬷嬷便笑着从外面走进来:“那边可不怎么样,确切来讲,应该是乱极了……今日花轿抬出镇北将军府,半道上就被邹国公世子带人拦住,他当着满大街的人,质问冯家姑娘为何选承武公子,引得众人侧目。”

楚若颜挑了挑眉,倒是不出所料。

那玉露紧张问道:“那冯缨出来答话了?”

“没出来,她倒沉得住气,不过邹国公世子就沉不住了,直接大喇叭一样,将元日宴上自己抱过她的事情嚷嚷出来,闹得是满城风雨。承武公子受不了屈辱,扑上去就和那邹国公世子厮打起来,跟着两家护卫也动了手,好端端一场喜事,结果变成了械斗。”

周嬷嬷说得口干舌燥,朝玉露使了个眼神。

后者立马端上茶水。

周嬷嬷喝了两口润过嗓子,才又道:“这大街上械斗,自然引来五城兵马司,但他们一看动手的是晏家和邹家,里面还牵涉镇北将军府,那也不敢得罪,就去请了顺天府尹!顺天府尹只叫人将他们分开,也不敢问罪,又去请示上峰,就这么兜兜转转的,最后居然求到了姑爷头上。”

楚若颜端茶的手一抖,忍笑道:“他这始作俑者真去了?”

“那哪儿能啊,就吩咐底下人照章办事,将两边都抓起来,这会儿邹国公跟二老爷都赶着去求见姑爷了。不过这么一来,婚事也就耽搁了,听说冯家姑娘的花轿就停在大街上,进晏家二房也不是,退回冯府也不敢,现在还没个着落呢。”

楚若颜终于笑出了声。

晏铮这厮当真是蔫坏,把人整得半死不活,还要他们来求自己。

还好是自己人,这要成了敌人,那简直是噩梦!

最终,这门亲事给耽搁了。

冯缨的花轿在几方协调下,暂时从侧门抬进了晏家二房。

晏承武顶着个猪头脑袋深情款款道:“缨儿你放心,我已同父亲说了,你过了门就是我的人,改日定给你风风光光补办一场大婚!”

冯缨心下恨得滴血,有邹国公那个浑不吝的世子在,她哪里还能有什么风光大婚?

而且即便有,那名声都已经坏透了,有什么用?

可面上还是装出柔情似水的模样:“多谢夫君,缨儿过门后定好好侍奉你和公婆,才不枉你们如此待我。”

听到这话,晏承武感动得眼泪汪汪,旁边本憋了一肚子的晏临和薛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让他们歇下。

转眼就到了围猎这天。

除了太后和贵太妃因身体不佳没能前往,秦王、豫王,皇室中几位成年皇子,还有嘉慧公主、柔敏郡主等人都来了。而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还准许百官各带家眷仆从,所以声势更为浩大,一行近千人辰时出发,足足走了半日才到皇家猎场。

皇帝坐在御辇中,翻看着这次参猎的名单,不时点头:“上林苑用心了,朕原还想着官眷们都来,会不会人数太多,想不到也能安排地如此妥帖。”

上林苑监正赶忙上前:“回皇上话,这都是首辅之功,若非他令礼部、五城兵马司协助下官,仅凭下官及上林苑一干人等,断是安排不了如此周密的!”

皇帝欣慰道:“首辅有功!顾相退后,朕原本属意曹卿,可没想到他做得也如此出色,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

晏铮适时低头:“皇上谬赞,只是这前往名单中的冯老太公一家,微臣以为……”

“诶,首辅,朕刚夸过你,可不能如此狭隘啊!”皇帝故意板起脸道,“朕知道,因为冯家女造谣过你夫人,你对冯家有怨,不过朕已罚过他们,相信他们也已经改过自新,你就莫要揪着前事不放了。”

晏铮心头嗤笑一声,知道皇帝有此一言,那是要抬举冯焕。

没辙啊,父亲死后,大夏能领兵的将军太少。

无人可用,也只能继续用老将。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给了冯家可趁之机。

“既然皇上认为臣心下有怨,那此次围猎之事,臣就不参与了,也免得与冯家再起冲突,令皇上不快。”

他这话一出,皇帝的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裴皇后忙道:“首辅这是何必?皇上只是希望你与冯家冰释前嫌,并未有夺权之意!”

然而晏铮似乎铁了心,沉声说道:“回皇后娘娘,臣与冯家交恶甚深,实不愿来往,还请皇上降罪!”

这说到底只是臣子之间的私怨,怎么可能降罪?

可皇帝当真冷了声:“既然首辅一意孤行,那朕就准你暂解首辅之职,这上林苑围猎的事你不必管了,也正好趁此机会想一想,究竟是私怨重要,还是国事重要!”

晏铮拱手称是,交出首辅印信转身走了。

这一出叫在场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平日里通透睿智的首辅,怎会犯这种疏漏?

毕竟就一句话的事儿,皇上只是要个面上和平,又不是当真要两家修好。

只有楚淮山隐隐察觉到什么,在皇帝扫过来说“那这围猎暂且由楚爱卿负责”时,抢先躬身:“皇上,首辅也是老臣的女婿,他有罪,老臣也难辞其咎,还是请皇上另择贤能吧!”

皇帝也没强求,问:“那谁愿为朕分忧啊?”

还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