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力士沉默了半晌,才道:“自安禄山、史思明后,朝廷的政令,就难以通达大唐四方。有些地方的确只知节度使,而不知天子。”
李隆基眸光一沉,“的确,该重新树立朝廷的威严了。”
不出三天,朝廷下发三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命令投降的所有降将,全部遣返长安。
第二道圣旨,是对所有在安史之乱平叛有功的将军,进行加封,将他们引入朝廷政治中枢,担任京都官员。
第三道圣旨,是撤销平卢、范阳、河东、陇右节度使官衔,重新设立刺史、上佐(如长史、司马)、判司(司功、司仓等六参军)、录事参军等官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官员,必须是朝廷委派的。
李豫细细品读这三道圣旨,不由得感慨,这李隆基虽然老了,但是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脑子似乎清醒了不少。
他比李豫想象中的更要有政治远见。
杜绝藩镇割据最好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取消节度使。
十王宅邸内,李亨坐在椅子上,双眼微闭。
“你说,父皇没有采用孤的意见,是什么意思?”
李泌立在李亨面前,微微拱手,“殿下,此举是釜底抽薪之举,不失为一个好举措。”
李亨缓缓睁开眼,手中拿起毛笔,却无心再练字。
“可是,孤听说了,父皇下的圣旨里,有不少是参考了广平王李豫的。你说,孤身为太子,父皇却不听取孤的意见,是什么意思?他是对孤有多不满意,才会如此?”
李泌摇摇头,“殿下,陛下是站在为天下苍生着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您不必过度揣度圣意。做好您的本职,陛下自然会看到您的努力。”
“孤的努力?”李亨有些生气,他拿起桌上的圣旨,“父皇让孤处理土地改革的纠纷案,孤看着都头疼!这如何处理,一边是国公爷,一边是开国功臣的权贵,都是孤要争取的势力。孤两边都不能得罪!”
李泌沉吟片刻后,笑了笑,“殿下,这天下最不能得罪的是谁,您不是比我还清楚吗?而且,既然您觉得广平王能干,为何不让他再多历练、历练?”
李亨一听,顿时也笑了,“哈哈,是!孤还有一个好儿子!”
翌日。
李豫在校练场上,跟着士兵跑步、练习平板支撑、俯卧撑,一名宦官匆匆赶来,在黑压压的士兵中找他。
找了一圈,还找不到后,急得就像没头的苍蝇。
那宦官不得不抓住一个小兵,询问:“广平王在何处?”
一个小兵指着不远处,正在泥塘里爬滚的泥人说:“王爷就在那里!”
那宦官睁眼一看,不禁瞪大了眼睛,“这真是广平王?”
“那还有假啊?”众将士哈哈大笑。
那宦官一脸半信半疑地快步走近那个正在快速“爬”动的泥人,轻声地喊道:“广平王?”
泥人似乎没听到,依然还在快速爬动。
只见在泥人身上上方,还有一张张网,网上还放了不少尖锐的荆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