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豫让张孝忠把这2万叛军,重新分类。
擅长骑射、弓箭的归为一类;擅长工事、制作各种攻城器械的归为一类;武艺高强、有特殊技能的归为一类。
分好类之后,把他们再次并入相应的唐军兵种当中。
现代有海陆空三军,李豫也想在现代,打造属于自己的“海陆空”军队。
所以,趁现在,他就要好好地利用这次的安史之乱,好好培养这些将士。
史思明、史朝义父子俩的头颅,被装在了两个木盒子里。
至于史朝清,早就被史朝义杀死了,至于尸体埋在哪里,李豫也不知道。
这不重要,史思明死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史思明父子的死亡,本来要经过8年战乱才结束的安史之乱,也终于结束。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李豫带着史思明父子的头颅,高高兴兴地往朔方走。
喜报传到了长安城的兴庆宫,李隆基浑浊的眼,流下了热泪。
“广平王信上说,他顺道和太子一起回长安。”
高力士把信展开,细细地和李隆基说。
李隆基本来因为喜悦而扬在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僵硬。
“太子呵呵,终于舍得回来了。之前,安禄山的大军要兵临城下,他倒是跑得比兔子还快!现在豫儿平判了叛军,他倒是舍得回来了。”
李隆基的目光,凉凉地看向朔方的方向。
过了许久,他转头对高力士,“听说,郭子仪和太子走得很近”
高力士微微抬起了头,看向李隆基,“陛下,老奴不清楚。”
“太子今年多少岁了?”李隆基看向不远处铜镜中已经白发苍苍的自己,“他当太子差不多 17年了吧。”
高力士微微颔首,“从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的确有17年头了。”
“17年了,太子今年差不多46岁了吧。”李隆基终于想起李亨的年龄了。
李隆基在46岁这个年纪已经当了快18年的皇帝了。
他十分有理由相信,李亨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登基为帝。
当初安禄山大军快要兵临长安时,李隆基动过要把军政大权交给李亨的念头。但是,被杨贵妃、杨国忠等人阻拦了。
现在叛乱平息,李隆基对于权利的渴望,也重新燃起。
“陛下,不管太子多大,他始终是太子,您始终是他的父亲。”高力士看到李隆基满面愁容,出声安慰。
闻言,李隆基哈哈一笑,眸中的担忧逐渐被狠戾取代。
“对,就算太子46岁了,依然是太子。”而他李隆基依然是皇帝!
当李亨看到李豫的兵马浩浩荡荡地出现在视野时,他眼中升起了炽热的火焰。
李豫快马加鞭,在距离还有一段距离时,翻身下马,快步行到李亨面前,单膝下跪:“儿臣不辱使命,剿灭了叛军。”
转过身,程大勇十分有眼力见地把装有史思明、史朝义的脑袋,端了过来,双手呈给李亨。
李亨让郭子仪接过,验明正身就是史思明父子。
“好样的,豫儿!你是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李亨高兴地说。
李豫垂头道:“这一切,都是父亲所赐。没有父亲的支持,儿子办不到这些。”
说这些话时,李豫觉得甚是虚伪。
但是,奈何李亨是太子呢?战争是打完了,可是接下来更残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李豫把平叛安史思明的功劳,都给了李亨。李亨笑纳,他此次回去,的确需要军功来维持太子的颜面。
寒暄一番后,跪到膝盖发酸的李豫终于可以起身。他四处望了望,发现没有看到李倓。
“父亲,为何不见李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