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
“不止人数不够。”李冰说:“真这么干了,那些官员们恐怕将互相牵连的范围扩大得更远。”
华夏,一直都是人情社会。
更何况是在这些同为权贵的家族之人看来。
大秦眼下表面上对平民重视得很,但那是因为大王和国师压着这些权贵;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人为了自家的利益总能找到互相勾结的方法。
你提拔一下我的子弟,我提拔你的子弟,我们心照不宣就好。
所以李冰的办法有用吗?
有。
但只是在表面上有用。
该有的利益集团,还是有。
而说到底,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人——或者说寒门子弟和平民子弟的势力还不够大。
于是院子里,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李冰看着这个年轻人:“怎么,你也没办法了?若是如此回去复命,你恐怕会被上司责罚吧?”
刘邦有些烦恼。
他带着满腔热血走入李郡守家,结果现在就蔫了?
他此刻也有些埋怨起蜀郡这些权贵来。
你说你们为何要这么急切、吃相难看呢?除了家族核心子弟,那些普通的工人名额让给民夫们不行吗?
“在老夫家住下?”李冰问了句。
刘邦摇了摇头,起身告辞。
他需要更多的情报,试图找到规则内的破局之法。
不然他大可以给那些领头的官员安几个罪名然后抓起来杀鸡儆猴。
……
蜀郡矿石加工厂。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矿石加工厂,还不如说是一个技术试验场。
从咸阳而来的十几个科学院研究员,以手把手教徒弟的方式,带着蜀郡上百个顶尖匠人,将他们从科学院里学来的一些知识传播出去。
然后在蜀郡其他地方,又以这些知识新建起了更多的专业工厂。
一处厂房里,一些工匠正在听着一个研究员对盐井的讲解。
蜀郡一直都有与盐相关的产业,历史上李冰任郡守后,他也发展过这方面,将原本没有成体系的盐业整合,算是发展出了蜀郡的第一代盐业。
四百多年后,诸葛亮治蜀,再一次将包括盐井、煮盐法在内的技术提升,算是蜀郡的第二代盐业了。
但如今,第二代提前出世了。
“曾先生,既然精盐法这么好,我们为何不都搞精盐啊?”一个工人有些奇怪:“而是要像现在这样,限制精盐厂数量?”
“这个嘛,我只听说是朝廷要严格管控盐品,另外好像和对六国有关。”
姓曾的研究员摇了摇头:“别的就不晓得咯,我们也别瞎打听,毕竟我们秦国不缺就行了。”
门口。
等待在这里的糜伍静静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言不发。
他自然能想到理由,无非就是在保证秦国内部消耗的同时,限制出口,以此当成对六国的一种攻击之法。
他就这么默默看着里面的场景,眼神里有些羡慕。
曾经他也是体面人。
后来事发了……
但还好,靠着他的本事,他如今也算是这个矿石厂里的‘第一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