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有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哥儿,老公爹那碗俺专门给挑了不少肉,你也多吃些。”
那妇人也从自己碗里拨了些粥给赵狗儿。
她年在三十来岁,长得虽不是多么出众,却别有一番良家韵味。
上身穿着件褐布兰花纹样衣衫,虽有些破旧,但浆洗得非常干净,腰间系着个蓝布围裙,显得十分干练。
双腮白腻透红,如同抹上一层胭脂。一头乌黑长发被一个碎花布条整齐系着,将她那张鹅蛋脸庞映衬得更加圆润。
此妇人叫做张氏,旁边两个孩童便是她的孩子,大些的唤大丫,小的那个叫二胖。
她与赵狗儿却不是原配夫妻,九月末为了躲避清军,张氏与公婆丈夫从昌平往京城逃难。
不想公婆丈夫在路上都被溃兵杀了,她独自领着两个孩童来到京城。
崇祯设棚赈灾时便立下规矩,只有每户中的妇孺才能领粥。
她便与赵狗儿捧土为香、天地作媒,结成了半路夫妻。
赵狗儿笑着接过,他与张氏虽不是明媒正娶,却是患难相识,此等恩缘更是难得。而且张氏无论是对他还是对老父亲,都是尊敬有加。
他暗暗发誓,等鞑子兵走了,一定要让张氏过上好日子。
李庆也带着两三个亲信选了个阴凉地坐下吃饭,他虽已升为百户,却还改不了之前的浪荡性子,一点官架子都没有。
只是不顾形象地席地而坐,连喝了几大碗粥。
与那几个锦衣卫百户老油子相比,他更喜欢和这些灾民打交道。
没那么多的阿谀奉承,乐得一个轻松自在。
小商小贩对于商机的把握总是最灵敏的,外九门有如此多的灾民聚集,也吸引了许多商贩来此摆摊。
大多都推着木轮摊车,卖些蜜饯、时兴保暖鞋帽等。还有一些茶摊,卖些大碗甜茶。
倒也不贵,一枚天启通宝或者崇祯通宝便能喝三大碗,讲究量大管饱。
对此,崇祯也不反对,只要登记造册,固定摆摊,走时将摊位打扫干净即可。
毕竟有这些小商小贩也增添了许多人间烟火气,能够缓解这些灾民因清军入寇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安。
就和后世屏幕前各位的老婆们网上购物一个道理,生气了难过了买点东西,心情便好了大半。
一卖薄荷缠糖、酥酪乳糖的小摊前早已围满了孩童,一个个伸着小手攥着铜钱换糖吃。
大丫与二胖也在其中,不过他们却没钱买糖,只是眼巴巴地在那望着。
旁边一挂着长条幌子的茶摊上坐着三人,虽穿着粗布衣帽,但举手投足间分明透着一股贵气,正是崇祯、孙承宗、王承恩。
三人出宫视察赈灾情况,跟着灾民从粥棚来到这地窝子,一路所闻所见都是满意。
王承恩给二人端来两碗热茶,自己则在崇祯身后立着。
孙承宗见崇祯喝了,这才撩起胡须轻抿了口茶,对崇祯恭声问道:“五爷,学生有一事不明。”
微服出访时不得随意暴露身份,崇祯与其兄长朱由校都是熹宗朱常洛所生,崇祯排行第五,因此便让孙承宗他们在外喊自己“五爷”。
崇祯微微一笑,道:“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刚才学生见来粥棚领粥的都是些妇孺,却不见一个男子,不知此有何深意?”
“五,五爷?!”
二人正说时,李庆却走了过来。他一见到崇祯,惊喜地大喊一声,纳头便拜。
崇祯咳嗽一声,让他起来,笑道:
“你这猴崽子,升了百户也不请我们喝一杯?”
“哎呀,那是当然。能请五爷喝茶,是小的祖宗十八代修来的福分。店家,快把你们这最好的茶端上来。”
李庆扮了个鬼脸,站在王承恩下首,招呼店家上茶。
“来了,您瞧好吧庆爷!”
那店家见李庆对崇祯几人如此尊重,心中自然明白这三人非富即贵,忙热情地端了几碗上好果茶和时鲜蜜饯上来。
崇祯吃了块蜜饯,看了看身边恭敬站着的王承恩二人,道:
“现在不是在宫中,没那么多礼数,你们也一并坐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