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30章 王妃心事【3 / 3】

热血报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信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母亲,是李太后驾崩了。昨天下午李太后在西慈宁宫驾崩。”

王信母亲满脸惊愕地说道:“什么?皇帝才刚刚亲政一天,李太后就驾崩了?这未免也太过突然了吧。” 回想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原来李太后从西慈宁宫屋顶自刎后跌落之时,正是王信眼疾手快地接住了太后那冰冷的尸体。

王信微微低垂着头,声音低沉而缓慢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他描述着那令人胆寒的场景,西慈宁宫屋顶上太后决绝的身影,以及那纵身一跃时的悲怆。

王信母亲静静地听着儿子的讲述,她的脸色随着事情的展开而不断变幻着。当王信讲完后,她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叹息着说道:“走了好啊,走了好啊。这些年提心吊胆的。她这一走,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就在这时,只见管家匆匆忙忙地走了过来,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殿下,户部侍郎严大人前来拜访了。” 王信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疑惑,他暗自思忖着严炯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事,但尽管心中满是疑问,他还是沉稳地吩咐下人将严炯迎进府中。

不多时,严炯进了门,他态度恭敬地拱手行礼,口中高声说道:“吴王殿下。” 王信见状,也立刻回了一礼,随后微笑着说道:“严大人,这边请,我们去堂屋说话。” 一边说着,一边引领着严炯往堂屋走去。待两人坐定后,王信看着严炯,眼中带着些许好奇地问道:“严大人,今日是怎么想到来我这儿了?”

严炯那眼珠快速地转动着,先是在茶杯上停留了片刻,接着又望向了房顶,而后又打量桌子,最后他拱手开口道:“殿下,实不相瞒,是霍大人让我前来的。霍大人领着吏部、刑部的官员前去吊唁,可是那紫禁城门却紧闭着,我们根本就进不去啊。”

王信听了严炯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沉思片刻后说道:“紫禁城城门紧闭?这倒是有些蹊跷。按理说,太后驾崩,吊唁之事不应受阻。”

严炯连连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殿下。我们也觉得十分奇怪,可那守城的士兵态度坚决,无论我们如何说明来意,就是不让我们进入。”

董熟走进堂屋说道:“昨晚圣旨,你们没听懂啊。不去处理政务,增加政绩,反而要去吊唁?现在外命妇和各位大人的夫人去就行,”

王信经董熟这么一提醒,脑海中迅速回想起圣旨中的内容,恍然大悟般说道:“对,确实如此。严大人,你速速回去告知他们,不要再在紫禁城门前继续等待了,让夫人们去进行吊唁事宜即可。”

严炯听到王信的吩咐后,急忙拱手行礼道别。他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王府,一路快马加鞭地赶回紫禁城城门处。当他将吴王的意思传达完之后,那些外命妇和百官的夫人开始有序地前往吊唁。而守城的士兵在确认了情况之后,便将城门放行,让这些女眷们顺利地进入紫禁城去吊唁太后。

董熟静静地回到房间,换上了一身缟素。那洁白的素服仿佛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哀伤之中。她与王信轻声告别后,前往吊唁。

走在路上,董熟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那些一同前去吊唁的女眷们。她仔细地观察着她们的神情,却发现这些女眷脸上虽然都挂着悲伤,但那悲伤之中却似乎带着些许虚假的成分。她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看着她们或挤眉弄眼,或故作哀戚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董熟微微皱起眉头,侧过身来跟在自己身边搀扶着自己的丫鬟小声说道:“这些人啊,可真是厉害,比那些在戏台上唱戏的伶人还要会演呢。”

一路感慨着,董熟终于进了紫禁城。刚踏入宫门,杨伯武便立刻迎了上来。在杨伯武的身后,一群金羽卫正抬着步撵。杨伯武恭敬地说道:“王妃娘娘,请上步撵。这是陛下特意吩咐安排的。”

董熟回绝了杨伯武:“我不需要,这才几步路啊,不坐,李太后对我有恩,我不坐这步撵。”

杨伯武只好作罢,董熟走到了灵堂,灵堂庄严肃穆,四周摆满了白色的菊花,那一片片洁白的花瓣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灵堂的正中央悬挂着李太后的画像,画像中的太后面容慈祥,目光中似乎还带着对这世间的眷恋。黑色的帷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烛光摇曳,使得整个灵堂的氛围更加凝重。

董熟穿着一身素白的丧服,她的脸上带着悲痛的神情。她走到李太后的灵柩前,缓缓地跪下,眼中泪光闪烁。她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着,心中满是对李太后的感激与怀念。

此时,皇帝正静静地站在一旁。他身着龙袍,面色憔悴,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哀伤。他看着董熟的举动,微微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董熟吊唁完李太后,对皇帝说了一句:“陛下节哀,妾身告退了。”皇帝点点头,董熟就离开灵堂。

皇帝在灵堂内又独自站了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不经意间往门外望去,却发现那专门为董熟准备的步撵并不在门外。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涌起一丝不悦。他叫来身旁的一个太监,厉声问道。那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说董熟并没有乘坐陛下安排的步撵。皇帝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他知道董熟怀有身孕,这一路走回去想必会很辛苦。于是他急忙吩咐道,让董熟先在附近的宫殿里休息一下

皇帝:“你是猪脑子啊!吴王妃现在是孕妇,让人家走这么远。赶紧换龙撵,把吴王妃送回吴王府。”

杨伯武应下,赶紧安排,把董熟送回吴王府。董熟回到吴王府,看见王信正在教王首骁写字。

王信神情专注地拿起那支精致的狼毫笔,将笔尖轻轻浸入墨汁之中,待笔尖吸饱了墨,他便在纸上沉稳地写下了 “王首骁” 三个字。写完后,他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着王首骁,开口询问道:“骁儿,你不认识这几个字吗?” 王首骁那灵动的大眼睛眨了眨,声音清脆地回答道:“我认识,这是我的名字。”

王信微微一笑,他把手中的狼毫笔交到王首骁的小手上,然后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骁儿,你要知道,字如其人。这世间的人有各种各样,字也是如此。有的人写出来的字温婉秀丽,有的人写出来的字刚劲有力。那么,骁儿,你想要写出什么样的字呢?”

王首骁那小小的脸庞上露出了一抹坚定的神情,她语出惊人地说道:“我要写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字。”

董熟静静地听着他们父女的对话,随后她迈着优雅而缓慢的步子走了过来。她的目光落在王首骁身上,微微皱起了眉头,轻声说道:“一个小女孩家,怎么能写这样充满杀伐之气的字呢?还是应该学习一些温婉柔和的字体才是。”

王首骁一看到董熟走了进来,便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迅速地躲到了王信的身后。她那圆溜溜的大眼睛中带着些许怯意,声音怯生生地说道:“王妃娘娘,我……” 她的小手紧张地揪着王信的衣角,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王信见状,便温柔地拉过王首骁,他的眼神中满是慈爱。他轻声对王首骁说道:“孩子,她不只是王妃,她也是你的娘亲啊。来,叫个娘亲听听。”

王首骁咬着嘴唇,有些犹豫地看了看董熟,又看了看王信。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乎在努力克服心中的陌生与羞涩。

董熟看着王首骁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她蹲下身子,与王首骁的目光平视,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骁儿,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些突然,但我会像亲生母亲一样疼爱你的。”

王首骁的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轻轻叫了一声:“娘亲。”

董熟的眼中瞬间泛起了泪光,她张开双臂,将王首骁紧紧地抱在怀里,说道:“好孩子,娘亲在呢。”

王信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道:“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董熟抱着王首骁站起身来,她看着王首骁说道:“骁儿,虽然温婉的字更适合女孩子,但如果你真的喜欢那种豪迈的风格,娘亲也会支持你的。”

王首骁从董熟的怀里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惊喜,说道:“真的吗,娘亲?”

董熟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

王首骁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娘亲。我会好好练字,”

在那静谧的屋子里,嫣语微微扬起下巴,她那空灵的嗓音轻轻响起:“尝尽人间苦,熬过夜漫漫~”她的歌声婉转悠扬,仿佛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

一曲终了,那余音还在屋子里袅袅回荡。紧接着,王信母亲那爽朗的笑声悠悠地传了出来。那笑声中满是对嫣语歌声的赞赏与喜爱,仿佛被歌声中的情感深深打动,沉浸在一种独特的愉悦之中。

与此同时,王信那些门客们的欢呼声也轰然响起。那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那热烈的氛围几乎快要把屋顶给掀翻了。他们被嫣语的歌声彻底征服,那发自内心的喝彩声在整个空间里久久回荡。

嫣语唱完这一曲,虚弱的靠在床头上。

此时,诸葛迅速地行动起来,他轻轻地提起水壶,为嫣语倒了一杯清水。那清澈的水在杯子里微微荡漾着,闪烁着点点光芒。

嫣语微微抬起手,接过了杯子,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宛如初春的花朵一般,虽然淡雅却充满了温暖。她轻轻地抿了一口水,那水润过她有些干涩的喉咙,让她感到了一丝舒适。

在另一边,王信母亲正和门客们愉快地谈笑风生。她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然后笑着说道:“你们都看看人家诸葛,人家诸葛的脑子就是好使啊。” 门客们听了,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这时,牛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说道:“哎呀,不是我们不想去倒水,是他动作太快了,一下子就把杯子抢走了。”

嫣语谢过诸葛,诸葛拿着杯子说道:“在下其实也略懂唱曲之道,不知道是否有这个荣幸能与姑娘合奏一曲呢?”

嫣语那美丽的眼眸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一般,温柔地说道:“好呀,那我们唱什么曲呢?”

诸葛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启唇唱道:“朗朗晴空,日照当头。”他的嗓音醇厚而富有磁性,仿佛将那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的景象都融入到了这一句歌词之中。嫣语的眼眸微微一闪,随即接唱道:“静静深夜,月涌江头。”她的声音空灵而婉转,与诸葛的嗓音相互交融,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昼夜交替、时光流转的美妙意境之中。

一曲终了,房间里寂静无声,片刻之后,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才轰然响起。王信母亲激动地说道:“此曲只应天上有啊!”门客们也纷纷赞叹,对诸葛和嫣语的曲子赞不绝口。

董浩缓缓地走到了门口。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投向屋内时,他一下子就看到了嫣语的身影。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阵疑惑,那两道眉毛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忖:怎么会在吴王府看见这个人呢?她出现在这里,其中难道有着什么特别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