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加布里用皮囊装了一袋子鲜血,然后也不管猎豹的尸体,直接往湖边的一个岩洞跑了过去。
……
岩洞里面。
杨云帆举着火把,望着洞内已经有一些看不清楚的壁画,心中回荡不已。
“甲骨卜辞,青铜铭文!”
“竟然,真的是华夏上古先民,战巫一族的文字……”
“难道是殷商遗民,他们在3000年前,就远渡重洋,来到了非洲?”
杨云帆无法想像,难道三千年前的殷商遗民,他们早就发现了非洲?
或者,正如山海经里面记载的那样……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提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西北海,应为西南海,南海即印度洋,印度洋的西部为西南海。
大荒,指非洲之角,就是“大荒之一隅”。
“有山而不合”,即东非大裂谷;“不周负子”读为“莫桑比给”,当时应包括东非大部。
“寒暑之水”,即大裂谷中的河流、湖泊。
水西有湿山,应指苏丹;水东有幕山,即莫桑比给;“禹攻共工国山”,即埃塞埃比亚,又称之山。此共工,即炎帝共工康回。埃塞俄比亚为咖啡产地;咖啡之名称,即来源于康回。帝喾时,黎打败共工,共工即退守埃塞俄比亚;大禹治水后,远征共工,在此除之。
以前,读《山海经》,杨云帆总觉得书里关于山川的记录,颇为怪异,不像写的华夏。
他以为那不过是普通的神话小说,也没有当真。
不过老头子一直跟他说,《山海经》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而且,作者乃是上古时期的一代奇人,让他有空多看看,长长见识。
他一开始还不以为然。
然而,现在,当他看到这里的岩洞壁画,似乎意识到了《山海经》的故事,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