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45章 论功行赏【2 / 3】

kk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即尔等之志乎?

岂足以敌关外鞑虏,亦或出海拓疆?”

一连串反问,令刘文耀笑颜渐失,化作苦瓜脸。

崇祯之意,非在苛责,而在警醒。

骄兵必败,古训昭昭。

且鲁王军战力孱弱,夜袭取胜,不足挂齿。

遂谆谆告诫:“胜不骄,败不馁。敌寇众多,若小胜即骄,何能远行?弱小无知非生存之碍,傲慢方是。此言不独适用于尔等,亦适用于军国。”

言罢,令众将起。

崇祯之言,令群英惭愧,亦令阁臣深思。陛下昔日多言改革大计,而今更兼育人之道,温体仁心中甚慰。

刘文耀亦知错,欲检讨而词穷,垂头丧气。

崇祯见状,笑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战功不可没,论功行赏。”

言毕,周遇吉等武将皆眼露精光,知有封赏。

周遇吉晋爵武成伯,赐蟒袍;魏兴封轻车都尉,赐飞鱼服。

余者亦各有赏赐。

至于刘文炳、张世明等,崇祯特提为京营千总,任其自选兵种,并赐斗牛服。

寄望殷殷,然亦诫之戒骄戒躁,再立新功。

夜幕下的突袭,悄然铸就了一位伯爵的辉煌,熊文灿与范景文心照不宣,酸楚之情溢于言表。

大明三百载,异姓封爵犹如繁星点点,唯洪武、成祖时璀璨夺目,此后军功封爵者,寥若晨星,连周遇吉亦感意外之喜。

崇祯帝无视文臣微词,阁臣满座,皆以文勋自傲,温体仁更是三公之尊,然帝心自有权衡,不欲文武失衡,武将亦应荣光加身。

文臣尚沉浸于“重文轻武”旧梦,殊不知时移世易。

夜袭之功,虽不足以独撑晋爵之基,然周遇吉之于京营,实乃中流砥柱,无他则京营难成强师。

崇祯深知,十万京营乃其皇城之盾,无坚不摧方能安枕无忧。

此刻,更有一群勋贵小将,刘家、张家、沐家子弟,年少气盛,共二十三子,最长者张世泽二十六,幼者沐天润仅十六,皆因夜袭之事激动难抑。

彼等虽为崇祯亲卫外编,却怀揣建功之志,历经磨砺,渴望一飞冲天。

先前训斥如冷水浇头,众小将心灰意冷,未料崇祯帝忽降甘霖,擢升千总之职,刘文耀等惊喜交加,犹如先苦后甜之枣,滋味非凡。

对于这些小将而言,千总之位虽非高位,却是仕途之始,万丈高楼平地起,谁言不可问鼎将军?

更兼自选兵种之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文耀尤为特殊,家道中落,无爵可依,唯有拼搏方能出人头地,正应了那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然,喜悦之中突现波澜,崇祯帝冷言宣布:“张世泽,不在此列。”

一时之间,欢声笑语戛然而止。

张世泽,英国公世子,众小将之兄,平日里仗义疏财,深得人心。

此番变故,令人愕然。

崇祯帝无视众议,令张世泽离营,言辞冷漠。

刘文炳欲慰之,却无言以对,唯以手抚其肩。

张世泽之弟张世明、张世武,尤其是后者,性情直率,欲为兄争辩,却被张世泽制止。

帝之决断,非无因由。

此番夜袭,崇祯帝密探四布,京营内外,尽在掌握。

张世泽之战绩,虽非无能,却失之仁厚,战场上未斩一人,皆因不忍补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