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久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刚到闻知阁,桑无争便叫来毕尘替自己整理桌案。
“你所托之事,昨日我已告知殿下。为免节外生枝,我只道是程厚自己来求我。所以你得想法子尽快给他递个口信,我想殿下最迟明日就该寻他问话了。”
毕尘又惊又喜地看了桑无争一眼,旋即恢复低眉顺目的模样。
“公主让小的打听的事,小的也打听到了,还请公主过目。”小声说完,毕尘在桌案上悄悄留下一张折好的纸条。
桑无争不动声色将纸条收入袖中。
等到毕尘替她摆好文房四宝退下去,桑无争才将纸条展开,夹在书册中观看——
毕尘由与他师父相熟的年迈女官处打听到,永朝绵延至今,看守祖陵之人几乎都是犯错的宗室男子。女性中,仅高宗时曾有一位公主因国内遭遇持续大旱,自请以守护祖陵的方式祈雨。
起初四年,旱情未见改善,但公主幽居祖陵的第五年,北方发生地震,将永朝北疆的成片山脉震塌了一座峰头,第六年原本被山脉阻挡在外的激流由坍塌的山脉缺口处泄下,灌注了千里沃土。
高宗大喜,为这流入永朝疆域内的大河赐名“天河”,那位公主亦从此改了封号,并在天河流域内破格拥有一块封地。
虽然天河公主过世后,封地被朝廷收回,但其子孙后代仍受荫庇,正是延续至今的河东伯一脉。
兴许是顾忌桑无争的出身,毕尘在纸条上仅隐晦的提了一下天河公主乃是高宗的一位才人所生,其下嫁的驸马不但官衔不高,还早死。
可以说天河公主后半生的显赫,都是因为她发下“旱情不减,不离祖陵”的宏愿,孤注一掷的赌博赢来的。
桑无争掩上书册。
天河是永朝的母亲河,源头在何处,流经多少区域,都有明确的记载,但史书却从未记录过还有一位传奇的女子与之相关。
若不特意去查证“天河公主”这封号的来由,常人顶多只会认为她因为受高宗喜爱,所以才得了与母亲河相同的封号。
唏嘘只是一瞬,桑无争的思绪重新回到“祈福”这件事上来。
虽说世间总有玄之又玄,无法言明的奇事发生,但她实在难以相信天河的出现是因为上苍被天河公主的虔诚祈祷打动。
同为低位嫔妃所出,桑无争试着将自己代入天河公主当年的处境。
亲娘不受宠,自身也不受皇帝重视,年纪轻轻还死了丈夫,在京中度日应是很难受的。若不想往后余生都在孤寂枯燥的守寡中度过,恐怕也会找个理由离开京都。
看守祖陵就是一个极好的理由。
光是提出就满足了孝道,更何况还有为天下祈雨的大义在?
至于“旱情不减,不离祖陵”的说法,反正都是守寡,在京都守和在祖陵守并无太大区别,守多少年都是一样。
且有了孝道和大义在,皇帝就算只是为了让万民知道皇家也在为缓解天灾出力,也绝不会亏待了关键时刻站出来的人。
桑无争相信天河公主最初的打算和自己的猜测应当相差无几。
而后来天河破山而降……地震定然是巧合。水流冲破山脉缺口,却未必就不能人为引导。
只需勘探好地形,再在山脉薄弱处动些手脚。
不过要完成这些,主导者定然得熟悉山川地理,会观测天时,而且还要有能够调动众多人手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