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轻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无极上台领奖,一波感谢致辞。
随后,柏林电影节落幕。
次日一早,众人转场,再一次来到了洛杉矶。
他们要参加,次日晚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相比于金球奖的四项提名,《霸王别姬》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了足足九项提名!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以及最佳国际影片……
很牛逼的提名!
牛逼归牛逼,但是正好一些相对冷静的人所说的那样。
如今的奥斯卡,太需要一部电影,来提高他们的收视率了。
而《霸王别姬》的出现,恰逢其会。
其一,《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完美地符合了奥斯卡一如既往的古板保守的评选规则,因为它的艺术性。
其二,《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来自东方。
这两个字,意味着收视率,以及曝光度。
不信的话,如果不是有特别喜爱的演员被提名,究竟还有多少人,会在意奥斯卡的各个奖项,最后花落谁家?
去年,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颁奖典礼。
那场毫无悬念的颁奖典礼,根本很难再勾起观众的兴致。
社交圈中,探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朋友寥寥无几。
有相识的影迷朋友在朋友圈高呼:“身边只有两个群讨论奥斯卡,这个行业是不是要完蛋了。”
甚至在国内外的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最高的,也是明星的一些场外花边新闻,比如小李子又换新女友了,比如谁谁出柜了,而非奖项本身。
根据外媒数据,上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一如之前低迷,在开播后收视率一路走低至960万人次新低。
而且斯卡奖的热度实在是低得可怜。
在三个多小时颁出的23项奖项中,几乎每一座小金人的去向都是那么的合理,影迷们不再高喊“爆冷”。
普通观众甚至连入围影片与演员都认不全!
在奥斯卡的海外关注度、收视率连续几年开倒车,这一最负盛名的国际电影奖项,也在迅速逃离华国观众的视线。
而华国观众的流失,首先源自奥斯卡奖本身的没落。
据一组数据,在奥斯卡的历史中,收视率峰值出现在1998年。
凭借斩获了那一年最佳影片奖的《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第七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收视率高达5524万观众人次。
之后,便是一路走低。
毫无疑问,奥斯卡的鼎盛与衰败,都与当年入围、获奖影片的影响力息息相关。
归根结底,奥斯卡奖本身以及奥斯卡电影已经不再让观众津津乐道。
节目播出模式与评选规则上,奥斯卡一如既往的古板保守,而那入围标准讳莫如深的奥斯卡候选名单在观众眼中也变得愈发无趣。
当引爆全球电影市场的商业大片始终无法敲开学院的大门。
每年入围的项目都是那样“公平”、“传统”,这样的奥斯卡奖,自然很难再上演爆冷和意外,只剩下了四平八稳。
尤其是去年的最佳影片,《健听女孩》,它不仅是一部来自apple+的标准流媒体电影,甚至不是一部原创剧本影片。
在选题和内容层面,这部影片都是高明且正确的。
但如果说究竟有多少观众真正关注过这部影片,恐怕只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今的老到掉牙的奥斯卡,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已经很难再成为一档有悬念的“节目”。
归根结底。
如今的奥斯卡,有点越来越向欧洲三大电影节靠近的趋势。
商业性的匮乏!
曾经的很多奥斯卡最佳影片,是艺术性与商业性兼备的国际大片。
随着评选规则的更迭,如今的奥斯卡与商业市场更为割裂,很多脱颖而出的项目都具备了更强的作者属性,而非票房吸引力。
因此于对面的观众,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因公平和正确失去了它的可看性。
对于华国观众,内容方向与市场的背离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引进数量的下滑,以及普通观众的抛弃。
年过九旬的奥斯卡,早已风光不再。
于是,《霸王别姬》的出现,尤其是在金球奖上的表现——具体体现在收视率上,让奥斯卡的老爷们欣喜若狂。
于是,《霸王别姬》获得了八项提名。
果不其然,第二天,红毯仪式上,人们就已经发现,收视率已经大大地超过去年,甚至前几年!
《霸王别姬》剧组全部出场时,更是让收视率像坐火箭一样飞升。
“法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