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一百六十三章 温暾水,不够劲,狂人日记(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2 / 4】

羽轻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心异相对随意,他跟迅哥儿是好友,虽然后来又交恶,断绝了关系。

于何伟更是随意,坐在迟余对面,吃着零嘴。

迟余吸一口烟,整张脸的烟雾中:“看来看去,就觉得这社会啊,烂透了,根本无药可救。”

“豫才兄,小弟以为,上天既然创造了人,就应该给他们一条活路。药还是有的,只不过需要有人去找才行。”张童声音温和地说道。

“药在何处?寻药之人又是谁?”迟余僵硬地反问。

“我!我们!”

于何伟伸手划拉着,郑重说道:“这药呢,就是豫才兄你的大作呀。”

迟余稍稍沉默,随后说道:“《新青年》,我看了。”

说着,一根烟抽完了,起身来到水壶那边,拎起水壶,拿烧煤的钳子捅了捅,评价道:“温暾水,不够劲。”

张童和于何伟对视一眼。

一针见血!

于何伟说道:“请豫才兄赐教。”

迟余捅着煤,吹了一下起在脸上的煤灰,道:“其一,你们倡导白话文,自己却用文言文和半文言文写作,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些,是他和导演商量后,增加的一些可以让人物活起来的小动作。

确实很真实。

“迟余现在完全就是迅哥儿了,动作,说话,闭上眼,仿佛他就是迅哥儿一样。”监视器后,张永新低声感慨一句。

在旁边,来探戏的苏艾菲,脸上是自豪。

她发现,镜头里面的迟余,甚至让她感觉到陌生,陌生到,有些疑惑,这个人,还是迟余吗?

她随后吩咐助理方圆:“你去看看,我买的西瓜有没有到,跟管剧组的说一声,就说是迟余请大家吃的。”

“好。”方圆蹑手蹑脚地走了。

镜头里,补树书屋。

迟余继续说道:“其二,提倡和普及白话文,根本是要有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我以为,用白话文写小说,是普及白话文最好的形式。而恰恰,你们没有这方面的作品。”

众人听着,或皱眉,或沉思,或若有所思。

现在的《新青年》,像《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贞操问题》《人的文学》《体育之研究》等,基本上是一些“论文式”的文章。

论文嘛,看的人总是少数。

但是小说,自从诞生以来,虽然地位不高,比如《三国》《水浒》《西游》《红楼》,以及《金瓶》,还有那些话剧等,往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很广。

要启蒙,那就要让更大多数的人,去阅读,去理解。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你们口口声声要讨伐孔教三纲,但讲的全是些大道理,认识也不深刻,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触及到人们的灵魂!”

这也是目前《新青年》的问题,口号喊的响,却还只是口号。

没有深入人心的形象,无法从根本上,触发大众的情绪。

就比如后来的《白毛女》,正是因为完美地塑造了白毛女、杨白劳和黄世仁等形象,才让更多的群众,真正地切身体会旧社会的迫害……

“豫才,受教。”

迟余话说到这里,于何伟站了起来,一脸诚恳地弯腰:“刚刚一番话,入木三分,句句切中《新青年》的要害。”

其他人,张童和金心异点头,显然他们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只是这几个人,都是研究型人才,写论文厉害,但是对于小说创作,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且这个时候,确实会写小说的,没有几个。

他们找上迅哥儿,大概也是因为,早些年,他译过两册《域外小说集》,以及还用文言文写过小说《怀旧》。

“既然已经查明了病因,那就赶紧动手术吧。莫再作壁上观了,莫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大刀阔斧吧,豫才!”于何伟马上说道。

迟余觉得自己大概刚刚的分析,给自己挖了个坑。

有些沉默,放下煤钳,坐上水壶,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我试试。”

“好!”

金心异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就等你这句话呢!豫才,你只要一出手,绝对是一面旗帜!”

张童也是激动地站了起来:“豫才兄,相见恨晚。”

“哈哈哈!豫才!”

于何伟走过来,给了迟余一个拥抱:“不虚此行,静候佳音!那我们走了。”

说完,三人就往外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