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老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实历史上1900年俄国只有十四万人进攻东北,而且各军携带火炮总计不到五百门。
这个时空的东北要面临二十万俄国军队的进攻,而且火炮就有一千多门这是什么概念。
1904年日俄战争俄军五十多万各军装备火炮不到两千门,而日军四十多万总计装备火炮八百多门所以日军打的很艰难。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旅顺要塞,虽然没有完全完工但坚固的防御使日军损失惨重。
可问题是清军不是日军更没有日军那么多的火炮,再加上库罗帕特金实际上跟沙皇立下了军令状,所以这一战会空前的残酷。
奉天的战壕堡垒防线已经完成三成构筑了十道,但因为水泥都需要进口所以碉堡修的很慢。
吉林和齐齐哈尔只有二十道战壕而且构筑的是城外十公里,所以工程进度很快预计1898年年初就可以完工了。
比起构筑工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清军战力太弱,这里面有很大的原因是粮饷很少就算很少还要被上级拖欠扣发。
吃不饱肚子、没有足够的弹药没有训练也不愿意训练,再加上饷银很少士兵打仗的积极性就没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东北三个将军的军队旗人子弟最多,他们粮饷待遇都不错可他们不愿意训练,每天醉生梦死汉人看他们旗人都这样就更不愿意为满清卖命。
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吃不饱好解决,仿效毅军建立粮草营自己种田、批量养殖牲口。
饷银拖欠扣发这个虽然有点难但刘国梁和三个将军晓以利害讲清楚还是能解决的。
唯独旗人懒散不愿意训练这个很难解决,第一你不能开除他们,因为东北的军队之前可都是旗人子弟为主。
就近几年汉人才逐步进入这些军队,你把那些旗人都开除了就算有足够兵员补充三个将军也不敢这么做。
因为满清朝廷不会答应,东北这三支军队里面的军官基本是旗人子弟他们大多和京城里面的达官贵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拿旗人开刀他们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虽然三个将军权力很大那也架不住满清达官贵族给光绪和慈禧施加压力,一个人两个还能招架的住多了就连慈禧也压不住。
维新变法就是个例子明面上是慈禧权力滔天,实则是满清达官贵族和顽固守旧派的代言人。
当他们利益受损时,他们就会抱起团一致对外,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普遍中存在的。
张大顺等一百多名教官到吉林一个多月了也仅仅就训练了不到五千人,因为有一半的人在开始的十公里越野就被淘汰了,其中八成都是旗人。
张大顺每周都会给刘国梁写信不为别的就希望刘国梁能给长顺施压,好让他能管住这些旗人子弟。
长顺也是为难他只能奏请朝廷后续招募兵员不限于满、汉、蒙,至于目前军队里面六千多旗人也不是全都是酒囊饭袋不思进取。
还有一千多人扛过来第一阶段的十公里越野。
刘国梁给长顺出了个主意将现有的一万兵力分为两个营,将表现优异、愿意学习、作战勇猛的旗人军官分配到通过训练的精锐营里面担任军官。
另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士兵可以给他们两个选择一是做二线部队到粮草营,二是剩余的兵卒组成一个营让那些混吃等死的军官来管理。
每月伙食和饷银就按朝廷规定给这样既可以堵住旗人的嘴也可以专心训练一支精锐。
只要慈禧同意长顺后续兵员招募不分满、汉、蒙,那打造一支强军是完全没问题的。
慈禧看了长顺的电报当她得知旗人不肯接受训练,尤其是多数旗人军官对新式练兵之法抗拒排斥。
她立即回电长顺告诉他吉林新招募兵员一事由他自己做主,长顺开了先头黑龙江和辽宁也随后跟着上奏。
虽然黑龙江和辽宁目前还没有刘国梁派教官,但旗人混吃等死、腐烂不堪在东北这几支军队里面都占比很大一部分比例。
所以当依克唐阿和恩泽听到慈禧允许长顺自行决定不分满、汉、蒙招募兵员那当然是一百个赞同。
二人也学着长顺旗人得罪不起咱把你供起来,把精锐和他们分开这样就能另外训练一支精锐之师。
按照刘国梁的建议辽宁需要五万精锐,吉林和黑龙江各两万五千精锐,再加上张作霖辽东湾的一万五千精锐,挡住俄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1897年3月东北三个将军的军队全部招募完毕,因为要训练淘汰兵员所以长顺额外多招募了八千人。
在扩军之前黑龙江、吉林、辽宁总兵力五万五千人,经过两个月的筛选只有两万人合格可以继续训练。
其中依克唐阿的军队淘汰率最高两万五千人只有一万人是合格的,另外有近五千旗人官兵不能开除要当爷供者,留下三千年轻一点的组建粮草营其余的全都解散回家了。
依克唐阿和恩泽虽然是自己练兵,但没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他俩早就派亲卫官兵加入了吉林第一批军事训练。
每天会有人将张大顺练兵思路送回奉天和齐齐哈尔,三支大军就这样按照刘国梁的练兵思路进行严酷训练。
其实早在刘国梁在奉天的时候依克唐阿和恩泽就提出让他帮助操练新兵,可刘国梁以要修筑工事婉拒了二人。
刘国梁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现在冒头太快很容易被朝廷和列强关注,到时候自己的一举一动可能就要被无数人实时监控。
刘国梁婉拒了依克唐阿和恩泽理由也传达的很明白,二人心领神会便不再强求,随后找长顺商议派遣精锐前去吉林学习,实际就是和吉林第一批士兵一起接受训练。
长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对沙俄一战是三个城市相互协防一个出问题那基本离失败就不远了。
依克唐阿和恩泽各派了一百精锐亲卫,严格意义上说这二百人是依克唐阿和恩泽的家奴。
在清朝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自称奴才的,向皇上自称奴才的可都是身居要职的满清大臣。
向满清达官贵族自称奴才的那都是他们的亲近之人,地位权势都很高正所谓宰相门厅七品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长顺那五百亲卫都已经令张大顺一帮教官头疼的了,结果又来两百旗人。
这七百人开始大多心里不服气,他们总是给张大顺和一百名教官找麻烦,还经常冷言热语的嘲讽他们,张大顺等一众教官没有在意也不理会他们,只要他们在训练的时候不捣乱就没问题。
那些亲卫们虽然私底下瞧不起训练他们的教官,但在真正训练的时候他们也不敢捣乱。
因为他们在进入训练之前三个将军已经给他们打了预防针,有胆敢违抗教官指示不好好训练的一律踢出亲卫营。
张大顺和一百名教官每人训练五百名,他们都是身体力行和学员们一起训练,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原本的七百名亲卫被淘汰了五十多人。
他们被踢出去后都是心服口服,两个多月他们训练了负重五十公斤越野和军姿这两个最基本的科目。
剩余的六百多名亲卫也都收起来他们高傲的头颅,从心里开始敬佩这些训练他们的教官。
1897年5月第一批五千五百人有三千七百人合格,这个标准还算可以不高也不低看来张大顺火候掌握的还不错,毕竟这是他第二次练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