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39章 返回岫岩【1 / 1】

大兵老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实话刘国梁不敢教太过残忍的拼刺,因为毅军现在没有完善的医疗后勤,这剩余一千四百多人现在已经是宋庆的宝贝了,要是再因为练拼刺在折损兵员刘国梁也不好和宋庆交代。

因为没有足够子弹练习射击所以在10月5日整个训练已经基本完成,还有两个大科目射击和挑选特长兵暂时还没法进行,只能等后续再说。

这1400多人现在成为毅军的尖刀兵,接下来其他一万多毅军就不用刘国梁和张作霖在亲自训练了。

因为第一批接受训练的还有其他几部100多军官虽然被淘汰了30多人但还有60多人。所以他们两个可以返回自己的驻地处理自己军中的军务。

10月6日上午张作霖和刘国梁相互辞别返回大孤山和岫岩,刘国梁一路奔驰于10月8日中午到达。

当刘国梁到达时也没通知众人直接到军营去查看,令他欣慰的是军营都是用青砖砌成分列三排每排50个房间。

待他进军营查看时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每个房间都是干净整洁,衣服被子叠的很整齐一眼看去10个正方形摆放整齐。

他故意趁着士兵操练的时候来军营的,他所带的1500人全是旅顺训练的民兵这些人之前都是农民、渔民没有沾染清军士兵的恶习。

刘国梁回到岫岩后没时间再来亲自训练士兵,筹办粮草营。

他将士兵训练交给亲卫张大顺那个在旅顺主动参军的18岁小伙子,张大顺跟在刘国梁身边十个多月了。

从最基础的小兵一步一步成长为刘国梁亲卫队长,靠的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性格坚韧,还有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别人一天学习一个字他可能要学习两到三个,所以刘国梁把士兵训练交给他很放心。

连同王士林和李定国也要一起参加训练,是二人主动申请的,他们跟随刘国梁一年多了知道刘国梁做什么都是以身作则为士兵做表率,所以他们也养成了身先士卒的习惯。

至于粮草营刘国梁已经交给张哲了,张哲是刘国梁在旅顺抓壮丁的时候碰到的。

是王士林无意间发现张哲在不停的给周围人写信,走进去细问才知道张哲是一名书生因为两次科举没中就在旅顺卖字画。

被当壮丁抓去挖战壕闲暇之余他便练练字,众人见他识字都找他给家里写信,王士林知道刘国梁喜欢有学问的就把他带去见刘国梁。

刘国梁发现张哲和晚清书生没什么区别满口之乎者也,但有一点刘国梁很喜欢就是这个张哲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刘国梁确信他是个做后勤的料,细致、认真是做后勤最可贵的地方。

所以刘国梁在后续一个多月让他慢慢帮助刘国梁处理民兵粮草、弹药等事物,没想到这个张哲将后勤做的井井有条,到最后刘国梁都没怎么管后勤了。

张哲可不傻知道官老爷找他帮忙,那他肯定是知道自己仕途有希望了,拼命工作做事更为细致认真。

他家三代贫农,轮到他苦读寒窗十年到最后还是一个落魄秀才,父母不待见他,第二次没中榜他就不敢回老家奉天了,直接跑到旅顺谋生。

所以他下决心死心塌地跟着刘国梁,刘国梁在旅顺的七个多月后勤都是张哲在打理。

当他回来花了三天时间检查完军队所有后勤事务,就下定决心将张哲提拔为后勤部长。

其实不论军队还是后勤都远达不到刘国梁要求,不过他现在是真的没精力也没有金钱来建立理想中的军队。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在岫岩建一座小的兵工厂,不为别的就是第一年能先生产子弹,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三年后沙俄应该会有军事动作,因为在十月份,沙俄以联清抗日名义要求和清廷建立秘密军事同盟。

条件是让旅顺租借给沙俄作为沙俄远东舰队的军港,以此来抗击日本海军,毕竟大清基本已经没有像样的海军了。

李鸿章和慈禧都很动心,他本就有意借着1896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为名,去俄罗斯和沙俄谈论建立军事同盟的可能。

现在沙俄自己送上门了不动心那是不可能,但李鸿章也有担忧之处要是把旅顺给了沙俄固然能牵制日本海军,但也严重威胁清廷首都北京。

每年渤海湾冰封季节只有冬季,其他时间大型军舰都是可以通行的,要是沙俄图谋不轨,那是可以直接开进渤海湾在天津登陆的。

一旦登陆那紫禁城那个老太后八成是要投降签约的,最后他可能又要成替罪羊。

但要是不同意先不说沙俄是否会翻脸,要是日本再一次入侵从辽东、山东甚至直接把军舰开进渤海湾怎么办。

大清可是没有像北洋那样的海军了,现在黄海、渤海就是日军后花园。要是沙俄趁日军进攻之际入侵黑龙江、吉林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正在李鸿章陷入左右为难之际,刘国梁给李鸿章发了一份电报,告诉李鸿章不能与虎谋皮,自古以来两个国家实力相差悬殊是不可能成为同盟的。

并告诉李鸿章在未来十年沙俄是大清最危险的敌人,因为日本需要消化胜利果实,而且甲午一战日军总共阵亡四万多人,伤员两万多人所以日本需要休养。

刘国梁又进一步说道,在东北日本是不可能与沙俄共存的,所以我大清切不可偏向某一方。

沙俄并不比日本仁慈,自康熙年间以来沙俄不断侵蚀我大清领土,东北和新疆共计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而且残忍杀害我大清子民也不在少数。

所以他建议李鸿章在沙俄和日本之间做到平衡,把沙俄希望与大清建立军事同盟的文件给日本送去,告诉日本我大清与日本是几千年好邻决不会与沙俄为伍。

日本一定会做出军事和外交反应,这样一来可以为大清争取十年发展时间。

李鸿章看完刘国梁电报很欣慰,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将来的成就绝对不在自己之下。

就连自己培养的袁世凯也屡胜一筹。但国家大计怎能儿戏,一旦走错一步那可是要陷入被动。

11月15日李鸿章上书朝廷建议与沙俄结盟,不过建议朝廷将山东威海卫租借给沙俄,作为沙俄远东舰队军港来牵制日本海军。

李鸿章实际早就和慈禧商量好了上书只不过是走走过堂。

李鸿章有他的考虑,第一呢是如果不答应沙俄沙俄以此为借口和日本串通一气一起瓜分东北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至于瓜分完之后双方会不会在翻脸那个时候和大清就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第二呢可以答应沙俄但不能给旅顺,给了旅顺沙俄就可以南北夹击整个东北。

而且最重要的是旅顺离北京太近,沙俄什么时候看大清不爽了就可以派军舰到北京走一圈,那慈禧肯定要问责于他。

所以他思索良久之后想到把威海卫给沙俄,威海卫军港水深港阔那可是北洋海军基地,影响力也比旅顺要大一些,作为和沙俄结盟的条件沙俄自然是没有理由翻脸。

最主要是威海卫距离日本和朝鲜半岛近啊,就隔着一个黄海对日本海军威胁最大,而且威海卫目前还在日本手里让沙俄去和日本去争夺对大清没有坏处。

如果沙俄远东舰队入驻威海卫,那么日本再次入侵清国日本海军就不能像甲午战争一样随意出入黄海和渤海湾。

到时候日军运输物资和兵员只能从陆地一条线进攻,这个时候日军就不敢那么深入进攻。

因为大清和沙俄毕竟是名义上的盟友。

虽然沙俄肯定不会为清廷两肋插刀,但趁机从黑龙江、吉林、海参崴切断日军后路,彻底消灭这个远东最大竞争对手沙俄是肯定乐意的,只要清廷愿意付出足够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