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以观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城郊外难民到处都是,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跑来的难民有二三十万。
京师养不起这么多人,只能在路边设置一些粥铺,每日一次施粥,给他们一点点活路。
现在崇祯的个招兵政策,让一些青壮年难民纷纷涌向德胜门外的募兵点。
但是在城郊还有十几万的难民,他们都是老弱病残,不符合募兵政策。
此时,募兵现场,除了主持募兵工作的范景文外,一些跟着崇祯看热闹的大臣,温体仁,东林党魁首钱溢谦,黄道周,杨世昌等等都来了。
“这么多人,以前募兵哪有这么多人?都是拉壮丁的。”黄道周不禁发出感慨。
“这待遇这么好,我都想去参军了。”钱溢谦表情很复杂,这待遇太好了自己贵为内阁大臣,很多时候吃的都是糙米,现在竟然给士兵一天三顿大白米饭,还有鸡蛋肉菜管够,心里充满了妒忌。
在场的大臣都不怀疑崇祯的许诺,毕竟,崇祯的兑换神通已经得到验证,他们深信不疑。
“好好好,我得让我儿子去参军。”
“同去,同去。”
“我儿子就不是读书的料,同去。”
在场大臣纷纷说道。
各地的间谍在人群中打量着百姓。
怎么了?老百姓参军热情竟然这么高。再一想到参军的待遇。后悔自己间谍的身份,好想自己也去。
崇祯看到人山人海募兵现场,心里非常高兴,打算去城外难民营看一看。
以前只从史书上看过描述,现场没看过。
在场大臣看着陛下出去了。
“跟上跟上。看看陛下去哪里,我们都跟上。”
温体仁,东林党魁首钱溢谦,黄道周,杨世昌等等带头跟上,来到难民营。
崇祯看在难民营里面的粥棚,老百姓吃的赈灾的粮,清澈见底。大米实在很少,只能让他们饿不死。
崇祯里看着难民们的麻木的眼神,瘦弱的身体,心里非常震撼。史书看到和现场看到了根本就是两回事。
“大伴,温体仁来了吗?”
“禀陛下,温大人在后面。”
“把他叫过来。”
温体仁一路小跑着到前面,“陛下。”
“朝廷给的赈灾银子,你们用到哪去了?”
温体仁回道:“朝廷给的银子,一层层发放下去,到老百姓手中的十不存一。”
十不存一。
崇祯心理预料到了会被漂没一些,但十不存一,漂没得太狠了吧,这个朝廷也太烂了。
这样的大明,这样的官吏还有挽救的必要吗?
崇祯心里愤怒了:“从现在开始,赵辉,你带着你们皇家商会的人,就以这些难民营为试点。在现场开设银行和供销社。”
“遵旨。”赵辉回应了下,立即率着自己的属下,在难民营中围了一块空旷的地方,做一下准备。
不一会儿两块空旷的地方被围了起来。
这是?难民们看着这些身材高大、穿着华丽的人围出来一块空地,纷纷议论。
“这是干什么?”
“他们这是什么人啊。”
“难道是他抢地盘的?”
赵辉这时候拿出了一个高科技高音喇叭,说了起来:“大明的子民们,从现在开始,所有在场的难民全部去登记造册,凡是六十岁以上、16岁以下的人,登记之后每个月可以领取五百元大明币。这五百元大明币,这个可以到旁边的供销社去买五百斤大米。老弱病残的,也有专人照顾。在16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伤病人员,也会免费照顾,还没退给予十元大明币。”
话音刚落,人群一阵骚动。
什么是大明币?别说老百姓了。就是来的大臣都不知道。
大家看着围起来两块空地,上面什么都没有。
此时,崇祯向那个围起来空地一挥手,两块地方出现了两个建筑。一个像现代银行一样,门口写着大明皇家商会银行。
另外一个写着大明皇家商会供销社。从里面,陆陆续续走出办事人员。
人群一阵骚动,这是神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