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2章 给大家发钱了【1 / 1】

24以观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给大家发钱了

加收了三响后,大明帝国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百姓们纷纷抱怨税收过高,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越来越多的穷人不堪重负,无奈之下选择加入造反起义的队伍,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这一切,最终成为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发展壮大的契机,并成为了覆灭大明王朝的导火线。

崇祯皇帝在理清思路之后,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容。他深知要想解决当前面临的危机,首先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只有掌握了军队,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无论是抵御女真族的入侵,还是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甚至是与内部的东林党势力相抗衡,都需要有坚实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因此,崇祯下定决心要大力整顿军备、扩充兵力,以确保大明帝国的安危和稳定。

回到自己的办公区,崇祯一眼望去,只见桌子上摆满了堆积如山的奏折。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原神身。

那时候的崇祯皇帝,真可谓是勤奋至极啊!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却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之久。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恐怕就算是铁打的人也难以承受吧?可即便如此拼命努力,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还不是落得个歪脖子上吊死的悲惨下场。

想到这里,崇祯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负面情绪抛出脑海,然后伸手拿起一份奏折,仔细阅读起来。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崇祯顿时眉头紧皱,心中暗骂道:“又是来要钱的!”

这份奏折详细列举了各种开销和需求,无非就是希望朝廷能够拨出更多的款项来支持他们的工作或项目。然而,此时的明朝财政已经十分紧张,根本无法满足所有的要求。面对这一难题,崇祯感到无比头疼。

妈的,这帮兵痞,拿了朕的钱,满清也没有抵抗住,最后还投降了。崇祯回忆着自己所知道的历史。

其他详细的历史崇祯也不记得了,光看奏折,上面写的除了要钱要物的,就是天下太平,一点用没有。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欠的各地的饷银发了,稳住军心,再把各地的三饷给停了,稳住民心。

崇祯心里思考着。

“大伴,再去搬两个石头过来。”

“遵旨,皇爷,你要保重龙体啊”。说完王承恩就去吩咐人搬运石头。

很快,两个石头就搬了进来。

“都出去。&34;崇祯吩咐道。。

王承恩带头走了出去,像刚才一样在大门口站着,守护着大门,防止任何人靠近。

崇祯再次走进石头,感觉到离石头有一米距离的时候,自己就能够兑换了,而且能够兑换的量也不大,多次实验之后,发现只要物品距离不超过一米,那么就可以进行兑换。每次兑换都重量不超过一吨,超过一吨的就要多次分别兑换。

“这个限制很大呀,兑换还要自己亲自去。”

“系统,以后都得我亲自去吗?可以有其他办法也能兑换吗?”

“宿主,所有的兑换都必须在你本人能感知到的距离内,但是以后的兑换的距离和每次的兑换的重量都会提升。”

“什么时候提升?提升多少?”

“宿主很抱歉,我不知道。”

崇祯把这两个石头也兑换了,能量点变成了100。

兑换完后崇祯里看起了兑换页面的物品,里面没有生命的东西都比较便宜,但是只要有生命的特别有智慧的人,那样就不一样了。

机器人便宜点,1万能量的。

生化人就贵一点点,他们的表情更丰富,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最低需要2万才能兑换1个人。

看来还是要多搞能量点,幸好石头水空气都能够兑换,只是兑换的效率不同而已。而且兑换粮食最划算,最便宜的粮食只要一能量点一斤。一块石头就能兑换二三十斤左右粮食。这可比兑换成银子以后再去买粮食,轻松多了。

“大伴,召集大臣殿内议事。”

王承恩不敢怠慢,安排太监立即召集大臣,大臣听到指令后,一个个不得不把刚刚才换下的朝服又穿上来,幸好大家刚离开没有多久,还不远,很快就坐着马车进来了。

你说他们散朝后为什么就回家了,不去衙门办事,这多正常啊。王朝末期,俸禄都没有了,谁还这么勤奋啊。

“这是怎么回事?首辅大人。刚刚才散朝呢?”国丈周奎好奇的问了一句话,

内阁首辅温体仁一脸茫然的摇摇头。“国丈,老臣我也是一头雾水。”

其他大臣纷纷来到了宫殿,宫殿上崇祯早就坐着了,现在的心情和刚才不一样的,有了系统的支持,从整个人充满了自信。打量着前来的大臣。内阁首辅是温体仁,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几天接触,也记住他名字了。刚才利用50能量点兑换的明史简约。查询了一下温体仁的记载。

温体仁这个历史上被记载为奸臣,实际上他并不是什么奸臣,只是因为得罪了东林党,被人诽谤,而且他也反对加派三响,所以被东林党人多次攻讦,最后被记载为奸臣。

“诸位爱卿,听说朝廷欠你们俸禄好多年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大臣已经在嘀咕了,“我就没猜错,陛下肯定是没钱了,又要让我们募捐。”

“真晦气,我们哪有钱啊,我们一生清廉,连饭都吃不起了。”不管真清廉还是假清廉,大家都议论起来了。

“问你们话呢,是聋了还是哑了?”自从有了万物兑换系统后,崇祯自信心高涨很多。

大臣们担心崇祯要找他们募捐,毕竟崇祯在位10年都已经募捐了三次了。那到时捐多少好呢,捐少了那不太合适,捐多了好像自己也是在贪污受贿一样。

而且忠诚良将,心里就更憋屈了,不仅好几年没领到俸禄,而且每次募捐也得有几百两,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

以前的崇祯可不管这些,就会记恨谁捐得少。

听到大臣们议论纷纷。崇祯黑着脸,看着下面大臣唯唯诺诺,就是不回话,怕说错话的样子,崇祯心里更烦躁了,“朕决定将所欠的俸禄饷银,三个月内全部逐步发放下去。 ”

全部都要发放,一个个眼珠子瞪得很大。

“陛下,你是发财了。”

“陛下,现在现在欠的俸禄和饷银折合白银1,400万两,是不是等到今年税收下来之后再发放一部分下去,剩下的部分明年再发?”内阁首辅温体仁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朝廷实在是没钱了。

“朕说了,3个月以内把欠的俸禄和饷银一并发放,就这么决定了,不用从国库出,用朕的内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