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70章 祝翁【1 / 1】

范小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人死后怕儿女不孝顺,死而复生带走妻子,聊斋这个故事让人心寒。

《聊斋志异》到底写的是什么?通常人们的印象是写鬼怪妖狐,写读书人的命运,写爱情的伊甸园,实际上,在种种表象之下,都蕴藏着蒲松龄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他的人文关怀。《祝翁》一篇小故事,寥寥三百字就写出了一个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的故事,蒲松龄为什么会对一个老头子的死亡感兴趣,归根结底,是对“老有所养”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50多岁就是老头了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应当还处于壮年,直到60岁甚至65岁,才逐渐步入老年,仅从年龄来算,祝翁还远远称不上翁,但由于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等原因,人均寿命都较短,蒲松龄所处的清朝,平均寿命只有30来岁,50岁称翁是完全够格了。

祝翁死后,家里人沉浸在悲伤中,披麻戴孝,突然就听见老头子大喊大叫,大家一起跑到灵堂,却见老头复活了,所有人都很开心,上前慰问,老头没有理儿女,只是对老伴儿说:“我本来已经死了,转念一想抛下你一个人在世上,温饱极寒都要看儿女的脸色,活着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回来带你一起走。”

家人都觉得祝翁刚刚苏醒过来,可能还在说胡话,没人相信,祝翁又重复了一遍,老太太才回答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但说死就死,恐怕有点难度。”

老头说这不难,你赶紧去把家里的事务处理一下,然后梳妆打扮一番,我等着你。老太太笑而不语,也不动,但架不住老头子的急性子再三催促,也只好按照他说的去做了。待老太太把一切准备妥当,祝翁拍拍床叫她过去睡下。老太太老脸一红说:儿女都在看着,这成何体统。祝翁当时就急了,说:“死在一起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儿女见祝翁生气,就劝老太太顺着祝翁,老太太无可奈何,只好微笑着跟祝翁躺在一起,儿女见状都大笑起来,不一会儿,老太太脸上笑容突然消失,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动静。

这个故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作者编造出来的呢?按照蒲松龄一向的创作风格,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往往会在篇末著名故事的来源:

“康熙二十一年,翁弟妇佣于毕刺史之家,言之甚悉。”你看,时间、地点、讲述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故事虽然十分怪诞不经,但却让人不得不信。那么,人为什么会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想带谁走就带谁走,更奇怪的是,难道祝翁有什么特异功能吗,竟然能在黄泉路上来去自如?不止你我有这样的疑问,蒲松龄自己也对此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异史氏曰中他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在为这件奇事惊叹的同时,蒲松龄也表达了对祝翁这种“特异功能”的向往。人在病危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床头亲密之人,如果能把祝翁的法术加以推广,那曹操在临终之际“分香卖履”之事就不会发生了吧!

在世上所有的文明中,中华文明大概是最早开始关注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并且明确提出了用“孝道”来解决——至早在西周,“孝”就作为伦理观念被提出,在当时,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主要是指尊宗敬祖和传宗接代两方面。

到春秋时期,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派,并将“孝”作为道德的根本,也是君子必须具有的品德;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更重要的是,孟子提出了五不孝,分别是:惰其四肢、博弈好欲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好勇斗狠,他认为这些行为都是不顾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不孝的行为。

随着孝道文化越来越被中国人所重视,诞生了许多以“孝”闻名的楷模,如“二十四孝”的故事,自古就是稚童启蒙的必修课,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称颂。

孝道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事实证明,仅靠伦理说教和动人故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否则我们也不会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那些被子女抛弃,老无所依的可怜老人了——老年人的生存、赡养问题,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

拿《祝翁》的故事来说,文中儿女并无不孝之处,但祝翁复活后,对老伴儿的一席话,无不透露着自己死后,对老伴儿生活的不放心,对儿女赡养母亲的不信任。

如果真像“异史氏曰”中所讲那样,祝翁的话无非是人在弥留之际放不下枕边人也就罢了,我们还可以理解为祝翁多心了,但随后老太太的回答却让人心寒,“如此亦复佳”仅5个字,假如儿女十分孝顺,还健在的母亲为什么会发出这种感叹,放弃生命虽老头而死竟然觉得是件好事。

祝翁的儿女是否不孝,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老两口的对话中稍加推测,但在故事中,蒲松龄对老年生生活状况的思考,是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蒲松龄一直关注着如何养老这一社会问题。

《祝翁》一文,大约作于蒲松龄43岁左右,蒲松龄在创作《聊斋》的时候,有“闻则命笔”的习惯,听说之后就记录下来,这一点从文末提到的时间(康熙二十一年)可以推断出来。

约30年后,蒲松龄已经进入暮年,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在他71岁作的《老翁行》一诗中,就讲了一个八十岁老人被子孙抛弃,家中兄弟像踢皮球一样把老人踢来踢去,轮流管饭还要争大小月,把老人饿得两眼冒金星,晚年生活十分凄凉。

一年后,蒲松龄又以这首诗为基础,创作了俚曲《墙头记》,讲的是一个老张头经商致富,两个儿子长大后要分家,承诺供养父亲,得到家产后却推来让去,每到月底交接时,一个儿子闭门不收,另一个儿子干脆把老张头丢在墙头。

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墙头记》也是用淄川方言创作,后来被改编成山东梆子、吕剧等形式,传承数百年,直到现在山东地区还流行着“送上墙头”这句俗话,用来讽刺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人。

《墙头记》的结尾,是老张头的朋友王银匠实在看不下去了,用计策骗老张头两个儿子,让他们以为老张头还有隐藏的财富,看在钱的面子上,两个儿子才开始赡养父亲,直到父亲去世风光下葬。然后两个儿子去问银匠要父亲的遗产,银匠如实回答,气得两个儿子把银匠告到衙门,却被县太爷连同二人的妻子,各打了一顿板子。

两个不孝子真是财迷心窍,做了这般不孝之人,还敢找县太爷“伸冤”,县太爷的做法,也真是大快人心了!

《祝翁》是件奇事,奇在死而复生、奇在黄泉路上来去从容、更奇在祝翁及老伴儿的死法;《祝翁》又不是一件奇事,因为除了蒲松龄的脑洞清奇的创意外,文中透露着深刻的社会现实。

我们读《祝翁》的过程,并不会感到悲伤,因为整个故事贯穿着笑声,祝翁死而复生大家会笑,祝翁复生后满口“胡话”大家也笑,就连老太太死前也是带着笑容的,可老太太死时“笑容忽敛”,也让读者陷入了思考——欢声笑语的内在,是实打实的悲剧。

祝翁死后还放不下老伴儿,老伴儿也恨不能同死,为什么?仅仅是因为耄耋夫妻几十年的恩爱吗,并不是。主要论点还是落在“一副老皮骨在儿辈手,寒热仰人,亦无复生趣”,儿女是否孝顺,是老人或者最大的精神和现实依靠。

《祝翁》反应了老人在生活和心理上的凄凉痛苦,寒无衣、饥无食,面对这样的生活状况,宁愿选择死亡,这是残酷的人生现实,也是祝翁老两口的明智选择,看透生死了无牵挂,也算是潇洒自在、死得其所了。

可是,这真是祝翁的睿智吗,或者说是蒲松龄借以否则某些人和事?

依靠传统文化建立起来的“孝道”,也许真的不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养老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人老了之后,还能生活得快乐有尊严,不用寒热仰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