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形势看起来不错啊,对吧,”他一边快步带着冯一平朝办公室走,一边安慰他,“你应该比我还清楚,这个时候,这么高级别的视察,无疑明确的表明了相关的态度。”
金翎这时推门进来,“马总,”她看向躺在沙发上的冯一平,“在外面我就觉得你有些不对,你这是怎么了?”她伸手探了下冯一平的额头。
他之所以靠在自己身上,看来也不是恶作剧,而是真的没什么力气的样子。
“你就准备好钱吧,”老马马上说,“我们的想法多的是。”
“是啊,”冯一平点头,“要杜绝高房价,重点不是在上头,而是在下面的各地政府。”
工作机会少,衣食行的成本可能还高,关键是服务更差。
在上世纪末我们启动房改时起,效仿的正是新加坡,当时提出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体系,最低收入家庭可承租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高收入家庭以市场价购租商品住房……
“没事,”冯一平稍微从老马身上收回了一点力,但大半个身子,依然压在他身上,“就是有点累了而已。”
但以如此低的人均占地面积,那边依然为超过80的国民提供了能轻松负担的住宅,而且是价廉质不低。
但尤其是最近几年,哪儿还能看到经适房的踪影?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全部是用来建设商品房好吗?
“就是,”老马附和着,正准备告辞,太阳这么好,办公室里这么亮,完全不用自己这个电灯泡,却听冯一平说道,“哪会有那么乐观。”
对此,他也完全能理解,在国内,有太多体制外的人,他们最想得到的,恰恰就是体制内的认同。
老马此前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疲惫虚弱的冯一平,但类似冯一平这样的状态,他并不陌生,那些顶着复读的压力,再一次没日没夜的准备高考的人,在又一次考试结束后,很多就是这样的状态。
老马笑容满面的从兴高采烈的人群中穿过,兴奋的对冯一平说,“你知道吗一平,不止一个领导对我说,我们正在研发的这些项目,完全达到了国家级高新技术计划的标准。”
他看到,冯一平脸上虽然也有笑容,但眉眼间,全是掩饰不住的疲惫。
人口密度远超过了我们的北上广深,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还不止一项。”他强调道。
因为不会有人因为你研发不出能够直航火星的飞行器,或者是攻克艾滋病,而对你表示失望,或者攻击你。
“我说你……”
“教育、医疗等让不少家庭负担重的方面不说,既然我们所有的土地都全是国有,那么国家便应该天然的负有为我们解决居者有其屋的责任。”冯一平小小的发了一句牢骚。
但想想冯一平最近在这方面投注的精力,以及他的坚持,话都到了嘴边,最后还是溜回肚子里。
房价这么高,真的只是因为地少?大错特错?
“这……”老马马上摇头,“这不可能!”
后来有些人说,什么“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那其实依然是有些自视甚高的牢骚。
他并不是全部赞同冯一平的一些作为,但他非常同意冯一平前一阵子和一些人交流时说的那句话,“……如果连我们这样最有钱的一群人,现在依然只想着如何赚取更高的利润,这无论如何不会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冯一平觉得,这一刻,老马眼中的热力,一定能和他知道自己终于考上了大学的那一刻相媲美。
到后来,随便哪一个地级市,房价不是至少上万?
冯一平坐起来,接过金翎手中的热水,“要想房价未来不成为压在所有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要想让房地产不会让我们整个社会骑虎难下,我们可能要做到像新加坡那样的程度,就是让保障房体系,覆盖超过80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