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036章 苏轼&王安石:一对相爱相杀的文坛大V【1 / 2】

战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廌落榜后,他70岁的乳母大哭说:“吾儿遇苏内翰(苏轼)知举不及第,它日尚奚望?”遂闭门睡,至夕不出。发壁视之,自缢死矣。

【此后,李廌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还是毛都没捞着一根。

【此后,李廌干脆与考试“分手”。

【他在河南长葛县定居。

【元祐四年,苏轼听说李廌的生活很困难,就把御赐的骏马,转赠给他。

【当时的马匹很稀缺,民间买卖马匹,必须出示合法来源证明。

【苏轼知道李廌很可能会卖掉骏马,专门写了《赠李方叔赐马券》,说:“元祐元年,予初入玉堂,孟恩赐玉鼻骍。今年出首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苏书。”

【有了这纸证明,李廌卖马,就会很容易了。

【苏轼在常州离世后,李廌以悲愤的笔调,写道:“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李廌才华横溢,“当喧溷仓卒间如不经意,睥睨而起,落笔如飞驰”(《宋史·李廌传》)。

【可惜他的生活太清苦,因营养不良,在大观三年去世了,年仅51岁。其代表作为《师友谈记》等。】

————

李廌放下锄头,抬起头,对着天幕说,“你说我在大观三年去世?哈哈哈,今年就是大观二年了。可惜我考不上进士,只能在乡下建设新农村。但也无妨,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幸运,是认识了苏轼先生。只可惜我是一个普通人,没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在科举上浪费时间,我要跟蕲州的毕昇,去学活字印刷术,当一个大国的工匠!”

……

【叮!王安石与苏轼,相爱相杀。

【他们的政治见解不同,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握手言欢,各自宽恕。

【王安石比苏轼年长16岁。

【苏轼站在保守派阵营,王安石是坚定的改革派。

【王安石想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制度,上书请求开办学校,并废除诗、赋等科目,只考经、义、论、策。

【苏轼立即反对,说贡举之法不能改。

【宋神宗让苏轼修改《中书条例》,王安石不答应,推荐吕惠卿取代苏东坡。

【宋神宗想让苏轼编写先帝的《起居注》,王安石暗中使绊子,对皇帝说:苏轼不是“可奖之人”。

【宋神宗说苏轼德艺双馨,司马光等人认可这一评价。王安石却说东坡是“邪险之人”。

【元丰七年,王安石已经办了病退。

【苏轼到江宁看望王安石。

【二人相谈甚欢。

【王安石劝他留下来,与自己为邻。

【苏轼却说: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他想起王安石过去的嘴脸,就伤心,岂敢住在他的隔壁?

【苏轼离开后,王安石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民国顶流作家周树人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两位文坛大v,彼此欣赏,没有私怨杂念。

【他们进行变法也好,反对变法也罢,其初心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