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诸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书房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皱眉道:“谁在喊我?”
“是我,您是司马先生吗?”
“对,你找谁?——喔,原来你曾经在天幕上出现过,还和苏轼在一起?对不对?我想起来了。”司马光的嘴角勾起。
“对,那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
【叮!司马光是北宋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苏轼爱恨交加的朋友。现在给大家播放他的一生。
【司马光,又号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人。他自称是西晋安平王司马孚的后裔。宝元元年,他考中进士甲科。曾担任任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等职务。治平三年,编写战国到大秦的史实,共八卷,呈给宋英宗。
【宋英宗看了这本书,下旨叫他搭建写作班子,进行续修。
【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多次抨击王安石变法,指出祖宗之法不可变。【宋神宗锐意变法,改授他为枢密副使,司马光不肯就职。熙宁三年,他到永兴军任职。次年,他到了洛阳,继续编写《资治通鉴》,直到元丰七年才写完。
【这本大书,从写下写作计划,到最终定稿,都是他亲力亲为。宋哲宗登基后,召司马光回朝,委任其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处理国事。
【司马光顽固守旧,排斥新党,下令废止新法。元祐元年,司马光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司马光学富五车,多次撰文反对华而不实的文章,推崇“可用之文”。司马光留下的著作还有《稽古录》《涑水记闻》《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
司马光破防了,大叫,“我废除新法,也是为了国家好啊。你怎么能说我是顽固派呢?”
“我看过历史,宋代的冗兵冗政很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大部分财力,王安石变法,初心是极好的,但基层在实施时,变了味了。新法里面,有些还是可取的,您却全盘否定,这就是您执政的失误了。”王慧乔平静地说。
司马光急得喉咙干痒,“现在知道错了,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现在距离你重回朝堂,还有十几年呢。”
司马光转身对书童说,“你去找找朝廷近几年来,在邸报上发布的新法命令,我要抽时间研究研究,对老百姓有益的,以后绝不能废除。”
“我能看看您的书房吗?”
“里面都堆着稿纸,乱糟糟的,没什么好看的。”司马光的脸红了。
“让我看看嘛。”
于是,司马光令她进去看。
王慧乔走进去一看,只见靠墙堆着几排书架,上面放满了一摞摞的手稿,那些参考书散落一地。
她捡起地上的一张散页,看了看,发现写的是唐僖宗末年的几件事。
“司马先生,您的这些手稿,传到后世,留下来的只有一张纸。”
“一张纸?其它的手稿呢?都被人烧了?”司马光差点跌倒。
突然,外面的天幕上出现了“叮叮”声。
王慧乔急忙走出去,司马光也跟着走出来了。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卷轴,展开后,是一张《资治通鉴》的手稿,
【叮。这份手稿,现存国家博物馆,是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写的一份手稿。
【此手稿长130厘米、宽338厘米,共29行460多字。卷轴外侧的纸片,是清乾隆年间的内府鉴定文字。
【手稿的内容,从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开始,直到同年十二月慕容魔遣子为止。
【此手稿的字迹隽永、间有删改,可看出他严谨写史的态度。
【据说,司马光曾留下了海量的手稿,但当时的纸很贵。司马光为了给国家节省钱,又拿这些手稿移作他用。经过靖康之乱等灾难,目前存世的仅有这张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