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26章助夫立业,国之贤后【2 / 10】

梦忆沐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宋时空,汴梁城中,两个书生却是臭味相投,大有引为知已的架势。

……

在京师,龚美因生计艰难,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时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一见刘娥,便大为喜爱。

……

“哼,这龚美真是一个小人,生计艰难,竟然就把自已的妻子卖掉了,若是被某家碰到,某家一定要拧下这小人的头颅!”大宋时空中,一个江湖豪侠义愤填膺道。

“龚美?也有一个美字啊!这个龚美与陈世美倒是有的一拼。”大宋时空,开封府衙中,展昭不屑道。

“龚美虽是小人,令人憎恶,但其小人行径却是歪打正着,若非有龚美的小人行径,我大宋焉会有刘后这一位贤后,更被上苍评定为古今十大贤后,虽然只是第十位,但古今出过多少皇后啊!能位列古今十大贤后第六十位,这可是大大的在历朝历代时空中为我大宋涨脸,大显我大宋仁厚之风,如此算,这龚美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啊!”公孙策却是有不同看法,有理有据的分析道。

……

时宋太宗见三皇子憔悴消瘦,就问赵恒乳母,皇子身边有何人?

乳母本就不喜欢刘娥,遂将刘娥入府的情况说给了太宗皇帝。太宗闻听皇子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大怒,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

不久,又为赵恒赐婚,新娘系出名门,为宋朝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

赵恒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又难舍刘娥,遂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不时私会。

……

砰!

大宋时空,宋太祖时代,赵匡胤生气的怒骂道:“这个继我帝位的不肖子孙是谁?这么好的儿媳妇竟然被赶出了王府,幸好我孙子有眼光,哼……如果让朕知道了,朕非打断这个不肖子的狗腿不可。”

“哼,这老赵家的家世也不见得有多好,竟还嫌弃别人出身低微,尽做些欺负孤儿寡母的事情,怪不得连燕云十六州都收不回来,这老赵家不仅骨头软,眼光也差啊!”大明时空,明太祖时代,杀神皇帝朱元璋不屑的嘲讽道。

……

【初入宫廷】

宋太宗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

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但此时后宫已经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众嫔妃,刘娥并无名分。

入宫后,刘娥处之泰然,虽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却极为受宠。

……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才是最好的手段,这个刘蛾不简单啊!不愧是能成为古今十大贤后的人物。”武周时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道。

“哼,果然又是一个小贱人,和戚夫人一个德性,也就是那宋真宗的郭皇后太蠢,要是换做是我,这个刘娥休想出头,更不要想着当上皇帝。”大汉时空,吕太后时代,吕太后愤愤道。

……

宋真宗后宫嫔妃中,后妃杨氏极为有宠,真宗出巡,后妃杨氏亦不离左右,受宠之深,与刘娥几乎不相上下。

但对于宠妃杨氏,终刘娥一生,都与之情同姐妹,从无间隙,在后宫同进退。

宋真宗景德元年,刘娥受封四品美人。之后,刘娥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

【立为皇后】

景德四年,郭皇后驾崩。宋真宗欲立刘娥为后,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皆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表示坚决反对,并且,参知政事赵安仁不但反对刘娥为后,还提出了立出身高贵、前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为后。

宋真宗不悦,王钦若趁机进谗言,说赵安仁请立沈氏是为私,真宗很快将赵安仁远斥,立沈氏为后之议遂不了了之。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原为刘娥侍女的李氏受宋真宗宠幸,为宋真宗生下了当时唯一的皇子。皇子还在襁褓中,刘娥就将真宗的这个皇子取为己子,并且让杨淑妃代为养育。

大中祥符五年,刘娥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成为皇后的刘娥,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

刘娥因处理政事,周谨恭密,也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

“像,太像了,这个刘娥就是一个弱化一点的武则天啊!”大唐时空,唐高宗时代,已经被唐高宗李治夺权,逐出京城,流放外地的长孙无忌等权臣感叹道。

那武则天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获得了陛下的信任,染指国政的啊!

……

【天禧党争】

宋真宗天禧三年,太白昼现,经过术士占卜,得出结论,曰:“女主昌”。

恰逢此时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怕刘娥危及赵氏江山,学吕武之行,乱大宋江山,遂向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

……

“哼,这些废物帝王,果然一个德行,出了什么事,就知道将罪名强加到女人身上,学吕武之行,乱大宋江山?我吕雉一生,为大汉尽心竭力,尊崇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废除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实行无为而治,将满目疮痍的大汉天下稳固了下来,那里乱了大汉江山?可恶!真是可恶。”大汉时空,吕太后时空,吕雉坐不住了,这个学吕武之行,乱大宋江山的话实在是让吕雉气愤难当。

……

宰相寇准得知这个情况,找机会进宫,与真宗密议“太子监国”之事。事情进行的极为隐秘,包括皇后刘娥在内,都不曾知晓此事。寇准出宫后,虽立即让杨亿连夜秘密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

但事情还是败露,摇摆不定的宋真宗以“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为由,把事情全部推给了宰相寇准。

……

“一国之君,行事当有直面一切压力的准备,如此软弱之君,也就是生于后世,若是生于当世,必定逃不过国灭身死的下场。”战国时空,刚刚历经秦国变法大成,一举斩首魏国八万精锐,夺得河西之地,放下重担的秦孝公赢渠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