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忆沐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盘点完五位昏君后。
接下来就是三位宋朝的明君。
这让大家伙们都十分期待起来了。
在这五个昏君的行为之下,众多皇帝们很想知道,宋朝的明君是怎么样的?
带着这番想法。
众人又把目光放在了画卷之上。
而画卷的视频也一帧一帧的播放起来。
【宋朝三位明君,一:宋太祖赵匡胤。】
【在位:十六年。】
【入榜原因1:建立宋朝。】
【入榜原因2: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势。】
【入榜原因3: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使得天下基本统一】
【宋朝三位明君,二:宋太宗赵匡义。】
【在位:21年。】
【入榜原因1:灭北汉,彻底统一天下。】
【入榜原因2:统一天下后,大力发展农业,扩大科举制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极大加强了朝廷集权事宜,主政期间,颁布的全面政策为宋朝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贡献!】
【宋朝三位明君,三:宋仁宗赵祯!】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在东京福宁殿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全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又作濬)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永昭陵。】
【在位:42年。】
【入榜原因1:打造仁宗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宋超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
【入榜原因2: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天下太平,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入榜原因3:励志变革:赵祯不安于守成的现状,针对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以及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也有志开展革新。他多次以“天下事责大臣”,意图有所作为。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人称“四谏”),锐意进取。九月,在赵祯的责令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项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赵祯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入榜原因3:仁宗执政期间,人才辈出,范仲淹,欧阳修,包拯,等等千古传名之辈!】
【入榜原因4:此间帝王,将仁政爱民四个字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使后世之帝王无不赞叹不绝,后世之人曰:仁宗在位,历年最久……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三位宋朝的明君出现后。
所有人的目光第一时间就放在了宋仁宗身上。
原因很简单。
首先,赵匡胤作为开国皇帝,能成为明君是很合理的。
纵观整个时间长河,每一个开国的帝王都是有作为,有能力的君王。
所以看到赵匡胤在明君之位上,大家都觉得不奇怪。
其次赵匡义,同样,一般皇帝后面的第二个皇帝也不会差。
很少有差的。
当然,排除嬴政继承者胡亥,不过他是篡位的,事实上秦始皇要的是扶苏当帝王。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
也轮不到胡亥登基。
甚至说,当时要是扶苏继位的话,大秦不可能二世而亡!
闲话不多说。
赵匡胤,赵匡义两位帝王登上明君是丝毫不奇怪也不令人惊讶的。
唯独宋仁宗的名字,让诸多皇帝们不由好奇且关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