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46章 燕国历代君主3【1 / 2】

风波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之因此以百金赠送苏代,而听凭他的指使。鹿毛寿对燕王哙说:“不如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人们称道唐尧贤圣,就是因为他要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既有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

现在大王将国家让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大王与唐尧就具有同样的德行。”燕王哙于是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由此更是尊贵。有人说:“夏禹举荐伯益,此后仍以夏启的人做官吏。

待到年老时,认为夏启不能够担当天下重任,而将天下传给伯益。不久夏启与其同党攻打伯益,夺回天下。天下人说夏禹名义上将天下传给伯益,实际上过后便让夏启自行夺取天下。

现在大王说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平的人,这就是名义上交付给子之,而实际上还是太子姬平当权。”燕王哙于是将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子之。

子之南面而坐行使国王之权,燕王哙年老不理政事,国家大事都由子之来裁决。

而燕王哙为什么禅让王位?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燕王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好贤”、“行仁”,对历史上唐尧虞舜禅让的传说非常仰慕,企图通过自己的实践建立一种君位任贤的制度。

《韩非子·说疑》就说:“燕君子哙,邵公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挥戈田猎,又亲操耒以修畎亩。

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

《淮南子·人间训》也说:“燕子哙行仁而亡”。韩非和《淮南子·人间训》的作者意在批评燕王哙一昧“行仁”,不明君王驾驭臣下之术,而被子之夺位,受到天下人的耻笑,

但由此可见燕王哙“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行戈田猎,又亲操耒以修畎亩”,是一位励行节俭,反对奢侈,爱惜民力,提倡耕作劳动而“苦身以忧民”的君主,其“勤身而忧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的“圣王明君”。

如果说燕王哙的苦身修行还仅仅属于他的道德主张范畴的话,那么禅让实践所追求的任贤则是他政治主张的体现。尽管他的苦身修行和禅让任贤的书生气十足。

第二,子之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他迎合了燕王哙让贤推能的心理。史籍有关子之的记载不多,《史记·燕召公世家》只说他任燕王哙之相,“贵重,主断”,但燕王哙既然肯让位于他,表明二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比较接近,也说明燕王哙为子之的才能所倾倒。

起码是他的“贵重,主断”得到了燕王哙的赞许。根据燕王哙让位之后的事实,看来子之是任非其人,才过其实,很可能是权术多于才能。《韩非子·内储说上》称子之任燕相时,曾“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

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他托言“白马”而实则要弄权术。《韩非子·二柄篇》所说“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可谓一针见血。第三,在燕国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劝说燕王哙让位,协助子之夺位的派别。0

苏秦之弟苏代曾作为齐国的使者向燕王哙进言,“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

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遣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子之与苏代是儿女亲家,苏代显然代表了子之一派的利益。另一位人物鹿毛寿也曾向燕王进言:“‘不如以国让相子之。

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苏代和鹿毛寿就是《韩非子》批评的“夺褫之资在子之”的“私门之党也”。

他们的进言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燕王哙的“禅让”。历史评价司马贞《史记索隐》:“燕哙无道,禅位子之。”

燕昭王(出生年月日不详 - 公元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一说名平,误),燕国蓟城(今北京市)人,战国时燕国第39任国君(公元前311年 - 公元前279年)。燕王哙庶子。初流亡在韩国。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引发燕国内乱。

子之三年(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燕王哙和子之被杀。他被赵武灵王派人送归。即位后,卑身厚币招纳贤士,师事郭隗,士人争相趋燕。外用苏秦,内用乐毅,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国家殷富,士卒效命。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遣乐毅率军联合三晋及秦楚之师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齐湣王败死。燕国进入鼎盛时期。继承王位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子之执掌了燕国军政大权,但此举引起了太子平等旧贵族的不服。

在子之为王的第三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合谋攻打子之。齐宣王派使者对太子平说:“寡人听说太子将要整治君臣上下的名义,显明父子相承的地位,我齐国虽然不大,但愿意听候太子你的号令。”

不久齐宣王发兵,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被齐人抓住砍成肉酱(醢其身)。周赧王四年,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将燕王哙送在外国当人质的庶子公子职,从韩国护送回燕国即位,这就是燕昭王。

即位后,筑立黄金台,拜郭隗为师,励精图治,招揽人才,意图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招贤纳士燕昭王拜郭隗为师,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争先恐后的奔赴燕国。

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苏代从雒邑来……真是人才济济。邹衍是阴阳五行家,当时已名闻天下,他在齐国时就受到尊重;周游魏国时,魏惠王亲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赵国时,平原君侧着身子走路来迎接他,并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尘,毕恭毕敬。

燕昭王迎接邹衍时,比魏赵更为恭谨。他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入坐时昭王主动坐在弟子坐上,敬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昭王特意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

兴燕破齐

后人因此便用“拥彗先驱”和“碣石宫”这两个词语来比喻用优厚待遇尊礼贤才。昭王的这些做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投奔燕国的士人更为踊跃。

昭王大开国门,不拘一格地广为接纳,不惟欢迎知名学者,而且把那些有志灭亡齐国的,熟悉齐国险阻要塞和君臣关系的`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尽数收留下来,并给与优厚的待遇,多方积蓄力量,以利兴燕破齐。

聚集于燕都辅助昭王振兴燕国的众多士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要数乐毅。

乐毅是名将乐羊之后,才学出众,深通兵法,曾被荐为赵国官吏,为了躲避赵国内乱,便到了魏国。他听说燕昭王礼贤下士,随生向往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