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野牡丹,土名■〈艹什〉花,叶与牡丹无异。二、三月,花开作丛,累累如铃铎;素瓣紫晕,檀心如碗大,极芳烈。其叶嚼之,以为口香;种出太平山。又有野海棠、仙人掌、帚桃、野兰(即中国青蘘)。
文萱花,一名欢冬花;花如萱花,特小。叶有青白相间纹。
山苏花,一名莚猿花;无花、无干,出土长不及尺。叶如蕉而小,坚厚有纹。
雷山花,土名吉茄;叶如铁梗海棠,花如牵牛花差小,鸦翠色。四、五月开,至十一月结子如豆;苞如榴房,藏子数十粒,可种。
吉姑罗,一名火凤;人家墙上多植之以辟火。干似霸王鞭草,叶似慎火草;花似黄菊。亦有红者,名福禄木。
果有藕、蔗、西瓜、青瓜、木瓜、橘(数品)、香橙、金柑、佛手、荔枝、龙眼、葡萄、樱桃、杨梅、覆盆子(形如杨梅)、栗、柿、核桃、枇杷、梅(小如龙眼)。异产有蕉实等。
蕉实,芭蕉所结实,名甘露。花紫红色,大如瓢,日开一瓣。结实如手,五、六指并垂;采久之,肤理似藕之最嫩者,可熟之如薯而甘。
阿咀呢,叶长,旁有刺;久成林连蔓,坚利可为藩墙。叶可造蓆,根可造索。开花者为男木,花白若莲藕合尖,左右迸叠十余朵,直上五桠;蕊露如杖,长数寸:芳烈如橘花。女木无花,结实大如瓜,膺纹起钉皆六棱,可食。云即波罗蜜别种;粤东亦有之,名凤梨。
槠子,一名芝;子如橡栗而小。山中处处有之,一名椎子。
竹有苦竹、猫竹、虎斑竹、凤竹、竿竹、帚竹、乌竹、大竿竹、矢竹、竻竹。异产有观音竹。
观音竹,着地丛生,叶长尺许,宽三、四寸;紫色。
兽有牛、马、羊、豕、犬、猫、鹿、猿、山猪;无虎、兔、獐(「明一统志」言其土产有熊、罴、豺、狼;今考皆无之)。
畜有鸡、鸭、鹅。异畜有太和鸡,比常鸡特小,短足、长尾;种出七岛。
禽有雀、乌、鸽、鹭、鸥、凫、鸨、班鸠、绿鸠(十二月来)、野凫、鹑、鴗(俗呼神鸟)、田鸟、雉、鶄鴒、杜鹃、鸳鸯、燕(七月来,不巢人屋)、鹰(九月中东北风,从外岛飘来)、鴈(偶有之,不恒至(、鹤(或一有;亦希见之)。异鸟有古哈鲁等。
古哈鲁,金黄毛羽,长觜缩尾;四月鸣。
麻石,翅羽绿色,白眉;九月来。又伊石求子,似麻石。
鸟凤,一名王母鸟;四月来。
恨煞,毛羽似鹰而差小;四月来。
容蕊,翅灰褐色,白头;八月来。
石求读,毛羽似雀;十月来,春乃鸣。
莫读史,绿毛;十月来。
虫有鼠、蝙蝠、蝎虎(能作声如雀;冬、夏皆然)、蜥蜴(生水池中;红腹,背有金光。又有四足小青蛇,常见之。国中蛇最毒,九月中,每出伤人;人立毙。前「使录」云:『其蛇不伤人』;未然)、蚊、蝇(皆冬生)、蚁(与中国同,但腹亮如晶;毙之,有点水)。
麟族有鲛、鲤、鲋、鳗、鳅、虾、金鱼、银缕鱼。异产有毛鱼、鍼鱼、燕鱼等。其绿色、红色、绿鳞、红章五彩相间,或圆、或长者,不可胜数;土人就其色、其形呼之,皆无名。海鱼生切片,夜中黑处视之,皆明透,有绿火光色,如热河夜光木。
毛鱼,细小,外视似腐,咀嚼有味;闽人皆重之为珍品。七月朔后五日、八月朔前后五日,于海中排阵出;他月则否。
鍼鱼,头戴鍼形,亦名鱵。
韡鱼,头长如韡。
燕鱼,如燕,有翼能飞;古名鳐,俗呼飞鱼。
介族有龟、鼋、鳖。异者有玳瑁等。
玳瑁,甲如龟鳖,首尾形少尖,头带淡红色。
海马,马首、鱼身,无鳞,肉如豕;颇难得。得者,先以进王。
石■〈鱼巨〉,首圆,下生八手,无脚;土人皆以入馔。
蟳,肉最佳味;如蟹而大,性温。
蟹,大小种族各异。有小蟹,五色两螯,左大右小;小以取食,大以外御。惟大螯朱红色,名曰照火。小蟹居螺壳中,名寄生。
海胆,背生刺如蝟,蠕蠕能运徐行;味如虾、蟳。
螺族尤异,五色璀璨,形状诡出。■〈虫车〉螯,大如盘,国人以为盎,为户枢、为釜皆是。异者有壁虎鱼等。
壁虎鱼,螺壳上生五、六爪,形如壁虎;名壁虎鱼。
桅螺,壳尖出如桅,生刺满之;名桅鱼。
贝有数种,一种外白色,内米绀色;一种玳瑁斑,内紫白色。
龙头虾,名鰝;大者一、二尺,形绝似龙,时以供馔。蛤蚶之族,不可胜纪。
佳苏鱼,削黑鳗鱼肉,干之为腊,长五、六寸,梭形;出久高者良。食法,以温水洗一过,包芭蕉叶中入火略煨;再洗净,以利刃切之。三、四切皆勿令断,第五、六切始断。每一片形如兰花,渍以清酱,更可口。
海松,生海水中;大者二、三尺,根蟠海底石上,久之与石为一矣。国人亦名曰礒松,似言松本木类,附生石上,如义甲、义髻之义;此字甚切。按字书,礒,石貌;别是一意。其枝叶纤细,与侧柏无少异;鲜焰如火,疑似柏枝。叶成朱色,有腥气,不可近玩。其根木色,轮囷屈曲如老树;根以刀刻之,拒不可入,俨然石也。生马齿山者较他处尤良,红色不即褪落。又有一种,无枝叶,拳石殷红;上作蜂■〈宀巢〉细眼,攒蹙遍满,如鸡冠花头:皆生海底。惟马齿山渔人能泅水深没取之;中山渔户能入水者,亦不能及也。
石芝,生沿海海底石罅中。天使馆西北海上有小石山,名石笋崖,土人亦称为波上;此崖之下,石芝所聚。前使「旧录」云:『有根、有叶、大者如盆、小者如盎;其他如菌、如菊、如荷叶者,不可胜数。灵壁、羊肚,俱不足道。亦惟马齿山人能深没取之。盐水久渍而成腥气,尤不可近;出水久之,腥气渐退。然脆折亦难致远,故不贵重云』。
凡石大小,皆极嵌空;大者如楼、如屋,玲珑明透,古藤萦结葱郁。即拳石,亦有奇致。山崖海边,遍地多有。但质甚松利,易脆折。惟磨刀石甚坚而腻,以为砺,胜中国者;故世以充贡。
琉球字母四十七,名「伊鲁花」,有真、草二体。其真体,ィ(人读如依)、ロ(类读如鲁)、ハ(波读如花)、ニ(仁读如义)、ホ(保读如夫)、ヘ(飞读如挥)、ト(登读如都)、チ(知读如痴)、リ(里读如利)、ヌ(奴)、ル(留读如禄)、ヲ(远读如乌)、ヮ(和读如哇)、カ(加读如喀)、ョ(有读如夭)、タ(太读如达)、レ(礼读如力)、ソ(卒读如苏)、ツ(律读如即)、ネ(你)、ナ(奈读如那)、ラ(罗读如喇)、ム(无读如某)、ゥ(宇读如务)、ヰ(而读如依)、ノ(乃读如奴)、ォ(于读如乌)、ケ(可读如姑)、ャ(也读如耶)、マ(未读如马)、ヶ(计读如其)、フ(不读如夫)、コ(科读如库)、ェ(江读如而)、テ(天读如梯)、ア(安读如牙)、サ(世读如沙)、キ(其读如基)、ュ(由读如夭)、メ(女读如毒)、ミ(弁读如米)、シ(之读如志)、ヱ(忌读如意)、ヒ(北读如蜚)、モ(毛)、セ(世)、ス(□读如使)、ン(妈)。自舜天为王时,始制。或云:即日本字母;或云:中国人就省笔易晓者教之为切音色记,本非字也。古今字繁而音简,今中国切音字母旧有三十六,后渐为二十八。自喉、齶、齿、唇张翕轻重疾徐清浊之间,随举一韵,皆有二十八母。天下古今有字、无字之音,包括尽矣。今实略仿此意,有一字可作二、三字读者,有二、三字可作一字读者;或借以反切、或取以连书。如「春色」二字,琉人呼春为花、鲁二音,则合书「」二字即为「春」字也;色为「伊、鲁」二音,则合书「」二字即为「色」也。若有音无字,则合书二字反切行之。如村名泊与泊舟之「泊」并读作「土马伊」,则一字三音矣;村名喜屋武读作「腔」字,则又三字一音矣。国语多类此。国人语言,亦多以五、六字读作一、二字者甚多。得中国书,多用钩、挑旁记,逐句倒读;实字居上、虚字倒下逆读。语言亦然。本国文移中,亦参用中国一、二字,上下皆国字也。四十七字之末,有一字作二点音「妈」;此另是一字,以联属诸音为记者:共四十八字云。
元陶宗仪云:『琉球国职贡中华所上表,用本为简,高八寸许、厚三分、阔五分,饰以髹、扣以锡、贯以革;而横行刻字于其上,其字体科斗书』。又云:『日本国中自有国字,字母四十有七;能通识之,便可解其音义。其联辏成字处,髣佛蒙古字法。以彼中字体写中国诗文虽不可读,而笔势纵横、龙蛇飞动,俨有颠、素之遗』。今琉球国表疏文,皆用中国书;陶所云「横行刻字、科斗书」,或其未通中国以前字体如此,今不可考。但今琉球国字母亦四十有七,其以国书写中国诗文,笔势果与颠、素无异。盖其国僧皆游学日本,归教其本国子弟习书。汪录所云「皆草书,无隶字」;今见果然。其为日本国书无疑也。
琉球土人居下乡者,不自称琉球国,自呼其地曰「屋其惹」;盖其旧土名也。
●槎上存稿赵文楷
奉命册封琉球国王,留别都中诸友
沧溟东去是琉球,飞楫来迎使者舟;万里鲸波劳远梦,五回龙节下炎洲(本朝册封中山,至此五次)。直教薄海沾皇泽,敢谓乘风惬壮游!辨岳山头回首望(辨岳,琉球山名),紫云天半护神州。
交到忘形信有缘,可堪此夕怅离筵!炎风朔雪怀人日,犵鸟蛮花异国天。利涉尽堪援往事,生还难必是何年(前使各有险阻,皆得无恙,然踰年始返)!从今独醉中山酒,一度相思一惘然!
至福州荷蒙恩命,以西僧班禅所进右旋白螺安奉舟中,用资利涉;祗领感
恩恭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