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
宋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给事中允迪路公使高丽,感神功,奏上,赐「顺济」庙额。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封「崇福夫人」。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封「灵惠夫人」。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加封「灵惠、昭应夫人」。
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以温、台剿寇有功封「灵慈、昭应、崇善、福利夫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以救旱大功褒封,进爵「灵惠妃」。
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加封「助顺」。六年(一二○○),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大功追封一家。开禧改元(一二○五),以淮甸退敌奇功加封「显卫」。嘉定改元(一二○八),以救旱并擒贼神助加封「护国、助顺、嘉应、英烈妃」。
理宗宝佑改元(一二五三),以济兴、泉饥加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三年(一二五五),以神佑加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四年(一二五六),以钱塘堤成有功加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开庆改元(一二五九),以火焚强寇有功进封「显济妃」。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以庇护漕运封「护国、明着天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以海运藉佑加封「显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以庇护漕运加封「辅圣、庇民」。
仁宗延佑元年(一三一四),以漕运遭风得助加封「广济」。
文宗天历二年(一三二九),以怒涛拯溺加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着天妃」,遣官致祭天下各庙。
皇明太祖洪武五年(一三七二),以神功显灵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成祖永乐七年(一四○九),以神屡有护助大功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建庙都城外,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六年(一四三一),以出使诸番得庇,俱遣太监并京官及本府县官员诣湄屿致祭,修整庙宇。
皇清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将军万以征剿厦门得神阴助取捷,并使远遁,具本奏上,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二十三年(一六八四),琉球册使汪以水道危险荷神护佑复命,奏请春秋祀典;又将军侯施以澎湖得捷默叨神助,奏请加封;俱差官賷香帛诏诰到湄褒嘉致祭。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
宋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加封「灵惠妃」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今崇祀岳渎,怀柔百神,礼所不废;至于有功国家、有裨民社者,报当异数。灵慈福利夫人林氏,灵明丕着,惠泽亶敷,累有御灾捍患之勋,今见救旱恤民之德,参赞既弘,爵宠应尊。兹特进封为「灵惠妃」。秩视海岳之崇,典叙春秋之重。尚其服兹徽命,以懋鸿庥于勿替。钦哉!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封「护国明着天妃」诏:制曰:惟昔有国,祀为大事。自有虞望秩而下,海岳之祀,日致崇极。朕恭承天休,奄有四海,粤若稽古,咸秩无文。惟尔有神,保护海道,舟师漕运,恃神为命,威灵赫濯,应验昭彰。自混一以来,未遑封爵,有司奏请,礼亦宜之。今遣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提举蒲师文册尔为「护国明着天妃」。于戏!捍患御灾,功载祀典,辅相之功甚大,追崇之礼宜优,尔其服兹新命,以孚佑我黎民,阴相我国家,则神之享祀有荣,永世无极矣!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加封「显佑」诏:制曰:惠泽调雨旸之序,镇四海而保无虞;祥光映风浪之区,护岁漕而克有济。忠贞卫国,慈惠宁民,先朝已着于纶褒,今日宜申其宠命,益旌徽号,允协佥言。元祀报功,独超天极之贵;水行受职,永赞皇运之昌。祗服徽恩,懋弘宠贶,可嘉封「显佑」。
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加封「辅圣庇民」诏:制曰:利涉洪波,显造化难名之德;尊崇懿号,传神明不朽之荣。锡宠章,亶为殊典。
仁宗延佑元年(一三一四),加封「广济」诏:制曰:爱人利物,仁克着于重溟;崇德报功,礼宜崇乎异数。肆颁纶命,用举隆仪。护国明着天妃林氏,聪明通达,道心善利,当临危履险之际,有转祸为福之方。祥扬迭驭,曾闻瞬息;危樯出入,屡见神光。有感即通,无远弗届。顾东南之漕运,实左右之凭依。不有褒恩。曷彰圣迹?于戏!爵以驭贵,宜宣懿号之加;海不扬波,尚冀太平之助。可加封「护国、庇民、广济、明着天妃」。
文宗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加封「徽烈」诏:制曰:阴阳不测,惟神克尽燮理之道;河山永定,在国尤资转运之功。故祀典所载,莫重于怀柔;圣迹所彰,当加于崇奉。兹览外廷之奏,允惟漕运之艰。不有护持,曷臻浮达?护国明着天妃,天地锺灵,山川炳慧。风转舵摧,屡救吾民之厄,火流水净,常全藩舶之危。至于暵浸之失时,莫不祷祠而请命。其御大灾、悍大患焉若此,则德懋官、功懋赏也宜之。爰极徽称,亶为异数。于戏!褒封二十字,鸿号聿隆,允有无穷之誉;庙食亿万年,龙光孔焕,尚其永孚于休。弘阐灵慈,益章宠贶。可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着天妃」。
天历二年八月己丑朔日(按是年八月应为乙酉朔)祭直沽庙,文曰:国家以漕运为重事,海漕以神力为司命。今岁两运,咸藉匡扶,江海无风涛之虞,朝野有盈宁之庆。帝用钦嘉,谨遣使者奉香,仰答灵贶;惟亿万年神永保之!
十六日甲辰(按十六日应为庚子)祭淮安庙。文曰:转运资于溟海,积贮重乎京师。乘风驾浪,神明是司;裕国足民,朝廷攸赖。臣衔命请淮之庙,恭致御香,以报以祈;惟神鉴格,尚申佑之!
癸丑祭平江庙,文曰:至广者海也;海之大,百川会焉。至正者神也;神之命,百灵听焉。惟国之本资于食,而岁之运浮于海,既历溟渤之中,常有风波之险。今兹运艘,接舳偕来,微神阴相,将奚致焉?谨洁牲醴、备乐舞以答明赐;惟神居歆,永保无斁!
乙卯(按自是日起皆不在八月)祭昆山庙,文曰:姑苏之滨,太仓之口,运道所繇出也。浮江涉海,冲风而击浪也。怒涛狂澜,鲸吸而鳌掷也。万里澎湃,险不可测也。巍巍圣妃,临下有赫也。望洋不惊,风波以息也。春夏所输,咸达于京,实灵贶也。奉命禋祀,报明德也。神之保之,长无极也!
丁巳祭露漕庙,文曰:三江控东南之会,春艎夏舶,云集转输。圣神临之,济险拯危,实国家之所式凭,而官民之所仰赖也。今岁漕运,风澜恬然,护国之功,着于百世。谨奉香展牲,庸申昭谢,尚冀灵爽,垂休无极。
甲子祭杭州庙,文曰:杭为大藩财赋所聚。国计之重,倚于东南。今兹两运,咸利攸往。长江息浪,万樯云集,大海安澜,永资粒食。神之相之,厥勋炳焉。景贶既渥,福禄是绥。巍巍庙庭,牲荐孔硕。用崇明典,与国咸休。
丁卯祭越庙,文曰:于越之域,外负大海,三江东注,运道所经。惟神春佑,赫赫显应。弘开慈惠,济我粮漕,万里一息,静无风涛。徽烈茂昭,天地同功。何以报赐?恭献琼浆。自今伊始,岁其清宴,万世无疆。
壬申祭庆元庙,文曰:浙水东郡,襟江带海。漕道远涉,万里波涛。神妃降鉴,丕着弘功。息偃狂飓,迅扫妖氛。转运咸利,国储充盈。永颂明德,百世扬休。
己丑祭台州庙,文曰:洪惟天妃,自天降临,功侔化育,德配玄穹。瀚海安澜,风帆顺飞,弗惊弗震,是凭是依。惟兹运道,实赖扶持。恭承帝命,报答灵威。佑我邦家,永膺多福。
甲午祭永嘉庙,文曰:国家积贮,海运为重。春秋转输,风波不测。乃凌大海而安澜,涉长江而飞渡。神所以卫之者,厥功宏矣!特遣臣奉香祷祀,惟灵惟圣,其永敷慈惠,以励相我国家。
辛丑祭延平庙,文曰:剑之水兮潺湲,渺长溪兮汪洋。峙灵宫兮在上,镇海岳兮瑶坛,缤纷兮羽旄,絪缊兮天香。海不扬波兮安流,飘祥扬兮引舟,徼大惠兮罔极,济我漕兮无忧。望白云兮天际,乘彩鸾兮悠悠,献琼觞兮式歌且舞,作神主兮永镇千秋。
己巳祭闽宫,文曰:朝廷岁遣使奉香灵慈之庙,以答明赐。今春逮夏,漕舟安流,悉达京师,其护国之功,庇民之德,莫盛于此。是用瞻礼闽宫,吉蠲荐羞,惟神昭格,佑我皇运,以宏天休!。
丁未祭莆田白湖庙,文曰:天开皇元,以海为漕。降神于莆,实司运道。显相王家,弘济兆民。盛烈休光,终古不灭。特遣臣虔修祀事,承兹休命,永锡嘉祉,于万斯年,百禄是宜。
戊申祭湄洲庙,文曰:惟乾坤英淑之气郁积扶舆,以笃生大圣,炳灵于湄洲,为天地广覆载之恩,为国家弘治平之化。特命臣恭诣溟岛,虔修岁祀。秩视海岳,光扬今古。于戏休哉!
癸丑祭泉州庙,文曰: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飞升腾玉辇,变现蔼天香。海外风涛静,寰中麟凤翔。民生资保锡,帝室藉劻勷。万载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皇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五年壬子(一三七二)正月,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遣官貤祭,御祭文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崇报神功、郊社旅望而外,非有护国庇民、丰功峻德者弗登春秋之典。明着天妃林氏,毓秀yin精,锺英水德,在历纪既闻御灾捍患之灵,于今时尚懋出险持危之绩,有裨朝野,应享明禋。朕临御以来,未及褒奖,兹特遣官貤诏,封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其服斯徽命,宏佐休光,俾清宴式观作睹之隆,康阜永着赫濯之赐。钦哉!
成祖永乐七年(一四○九)钦差太监郑和往西洋,水途适遇狂扬,祷神求庇,遂得全安归。奏上,奉旨差官致祭,赏其族孙宝钞各五百贯。本年又差内官张悦、贺庆送渤泥国王回,舟中危急,祷神无恙;归奏,奉旨差官致祭。本年又差内官尹璋往榜葛剌国公干,水道多虞,祝祷各有显应,回朝具奏。圣上以神功浩大,重裨国家,遣太监郑和、太常寺卿朱焯驰传诣湄山致祭,加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惟昭孝纯正圣妃林氏,粹和灵惠,毓秀坤元,德配苍穹,功参玄造。江海之大,惟神所司,佑国庇民,夙彰显应。自朕临御以来,屡遣使诸番及馈运粮饷,经涉水道,赖神之灵,保卫匡扶,飞扬翼送,神光导迎,欻忽感通,捷于影响,所以往来之际,悉得安康。神之功德,着在天壤,必有褒崇,以答灵贶。兹特加封「护国、庇民、镳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仍建庙于都城外,赐额曰「弘仁普济天妃之宫」。爰遣人以牲醴庶羞致祭,惟神其鉴之!
永乐十三年(一四一五),钦差内官甘泉送榜葛剌国王,海中危急,祷祝获安,诣庙致祭。
永乐十三年,钦差内官侯显往榜葛剌国,往来危惧,祈祷屡助显应,奉旨诣庙致祭。十一月,又委内官张源到庙御祭一坛。
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钦差内官王贵通、莫信、周福率领千户彭佑、百户韩翊、并道士诣庙,修设开洋清醮。
永乐十六年(一四一八),又差内官张谦到庙御祭,着本府官员陪祭。
宣宗宣德五年(一四三○),钦差太监杨洪等出使诸外国,神功加佑,风波无虞,特遣官祭告。制曰:惟妙灵昭应天妃林氏,嵩岳孕灵,巽坤合体,嘘风吸雨,统江淮河海之宗,佑国庇民,济天地东南之险。适承水德,乃亮玄工,海不扬波,维尔嘉绩。朕式钦焉!兹特虔修牲醴,遣官祭告,神其鉴临,尚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