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1 / 3】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時婆羅門。復告善財言。我王圓滿如上種種法式清淨威儀。先入道場。禮敬賢聖。上祈福祐。澤潤含生。或祠祭祖宗。思報恩德。教人孝敬。冥益萬方。或出遊巡狩。撫俗省方。御眾班師。功成告謝。水旱災祥。省躬慶祐。祀祭之時。一心專念。恭敬無怠。如對目前。想其儀形。思其教誨。感涕薦奉。罄志無私。國內輔臣。有功有德。賢良節行。在家出家碩德高年人所宗事。設命終已。圖畫形容。隨其行業。建諸塔廟。我王如是日日之中。內盡誠心。外精供事。飲食財寶。上妙珍奇祠敬禮拜。曾無懈廢。如上十種首嚼齒木乃至祠祭。於晝初時前二分畢日初出時。先召良醫。候其安否。晝夜時分。服食量宜。次召曆算。占候陰陽。風雨日辰。星月運數。行度差正。隱現災祥。福慶禳除。靡不誠告。中外款候。可以密聞。於此時中。一以言聽。所為既訖。正坐臨朝。十千大臣。前後圍遶。共理王事。出納王言。聽事畢來。盡晝初時。為後二分。次第二時。進御王膳。奏妙音樂。種種歡娛。以悅王意。於第三時。沐浴遊宴。十億采女。內奏樂音。容止殊麗。周匝環遶。軟意承旨。恒起慈心。清淨園林。處處嚴飾。若聞若見煩惱銷除。盡第四時。於王正殿。敷置眾寶莊嚴論座。於王國內。處處請求有大智慧沙門婆羅門得道果者。演說正法。聽聞其義。合掌恭敬。禮拜問訊。盡恭敬心。盡尊重心。請令安坐。然後諮問。何等善法

。何等惡法。何正何邪。何損何益。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復應數集宿舊智臣高道隱逸。諮承不逮。以達聰明。詢問國政。評其德失。由斯王德漸盛漸圓。國內眾生。展轉安樂。能令世化為解脫因。所以者何。一切菩薩諸所施為。無非佛事。譬如白月初出漸明至十五日。光明圓滿。流照十方。亦如海潮月初漸起至十五日。大起潮波。洄澓萬里。法王政化亦復如是。王德增長。若無國王智臣耆舊。如船無主漩洄覆沒。又如眾生渴乏時。雨求天帝釋。釋天護念。設不降雨。經於十年。是諸眾生。亦不必死。若無國王。一日之中。萬姓荒亂。相殘害盡。以是當知。覆護眾生。王勝帝釋。復次我王。由聞勝法。常自省誡。以化群生。每至臨朝。力勢雄猛。王德增上。威伏彊隣。外設朝儀種種嚴衛。奏妙音樂。肅敬侍王。王與內宮眷屬圍遶。就師子座。身心無畏。如日出雲光顯自在。猶天帝釋。處眾天中。置四大人於殿四角。身被金甲。如四天王。左右侍衛。執諸兵仗。顯示我王巍巍威德。王志含容。心卑萬姓。不聽不視。恒思順行。如海吞流。如山蘊寶。樂音靜息。內外一心。爾時我王遍觀輔相種種威儀珍嚴妙飾。知如幻化。自堅其心。以慈軟音。而說偈言。

合會須臾散  榮貴盡無常

人命如電光  強力皆歸死

死魔虧盛滿  無常壞寶山

勝法恒堅牢  應修不放逸

王說偈已。宣令群臣。各歸常位。理王政事。利益眾生。心無懈廢。仁者當知。如是名為我王內德。善財白言。云何復名王德外化。答言仁者。一切眾生。及器世間。安立護持。皆是眾生自業果報。及諸國主德力任持。劫初成時。此器世間。人皆化生。肢體圓滿。不藉衣食。形相充盈。照耀身光。無有晝夜。宿惑既勝。地味隨生。乃至漸生自然香稻。後立田主。遐邇同歸。覆育均平。為剎帝利。自是至今。王化不絕。有欲之人。無主則亂。國有君主。一切獲安。故名王力能護眾生。仁者當知。人有四姓。一婆羅門種。多修口業。二剎帝利種。多修手業。三吠舍種。多修田業。四戍達羅種。修馳逐業。其餘雜類旃陀羅等。多皆修習惡律儀業。然此四姓。及餘雜類業習不同。居處亦異。從少至老。所務雖殊。皆崇四事。云何為四。一修持藝業。二營辦資財。三共受欲樂。四各求解脫。言藝業者。並從髫齔以至壯年。各於其倫。習學其事。若婆羅門業。修智慧。圖書印記。緯候陰陽。身相吉凶。圍陀典籍。剎帝利種。增修射御。政在養人。功存禁暴。絃歌悅眾征罰不庭。吠舍田業。播種耕耘糧聚倉儲人天國本。戍達羅種。通商有無。興販往來。務滋貨殖。言營財者。業藝既成。咸務自事。各於其黨。競構資生。言受樂者。既豐財利。卜定厥居。婚樂宴遊恣娛聲色。言解脫者。要言二類。一婆羅門剎利王種。髮既斑白。年逾五十。力邁色衰。厭世求道。情深出要。咸謂真修。所習既殊。師承自異。九十六種。各業本宗。或求生天。或計解脫。二者釋種如來弟子。三乘學人。服甘露味。修習慈悲。利益群品。如是種種邪宗正宗。在家出家。精心道檢。皆依王國。而得住持。並因我王演化流布故。諸學者。如世輪繩。藝業所修。如聚泥土。王行正化。如匠埏埴。巧益自他。如成眾器。若無王力。功行不成。法滅無餘。況能利濟。又彼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屬於王。王之福山。崇固難壞。其餘外境。正化不行。國內之人。恣情積惡。令修善者。無以暫安。如是障修及造不善所有罪業。六分之一。還屬彼王。王之罪山。牢峻難壞。是故我王福慧殊勝。時婆羅門。復告善財。仁豈不聞地神語耶。地神常言。我負大地。一切所有。及須彌山。不以為重。亦無厭心。於三種人。我恒厭倦。不欲勝持。何等為三。一心懷叛逆。謀害人王。二念棄恩親。不孝父母。三撥無因果。毀謗三尊。破法輪僧障修善者。如是三人。我極患重。乃至一念不欲任持。復次我王。宣流正化。諸佛護念。何況龍神。以是正心。能制諸惡。如執鉤策。邪法不生。能與世間作無利者。感化調伏。正見修行。亦如牛王。王若行時。一切諸牛悉皆隨從。王亦如是。正化流行。一切有情悉皆隨順。又如鐵鉤能制狂象。王治正化。能伏惡人。究竟令其同歸解脫。

復次我王建國體人。恒在三事。一念除五怖。二慎擇三臣。三精修御膳。所以者何。樹君養人。事先除怖。臣德允備足以弼諧。御膳精羞。愛身及物。教人忠孝親長尊嚴。善財白言。云何五怖。此國獨無。答言。仁者。一王德簡儉。財賦均平。無國王貪奪怖。二王族貞賢。不貪為寶。無近臣侵抑怖。三宰官循職。惠恕充懷。無酷吏傷殘怖。四人皆義讓。國無欺枉。無盜賊偷劫怖。五隣境雍和。承風向化。無外境寇難怖。餘國五怖。人必不安。是故我王聖化無外。善財白言。云何三臣王所慎擇。答言。仁者。如日天王。高居日殿。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四天下人。不覩形色。但蒙光照。瞻仰日輪。咸知所在。我王聖德。如彼日輪。大明御宇無幽不燭。開物成務。辯別除昏。十千大臣。一億猛將。皆王照使。為國之光。慎擇三臣。統茲百辟。何等為三。一者輔臣。二者將帥。三者使臣。言輔臣者。弼諧王化。代王理政。上佐王德。下恤王人。進賢任能。清心奉職。如日照曜。類辯群分。二將帥者。主兵大臣。必在忠淳。深仁厚義。德行兼茂。勇略無虧。為護眾生。除惡務本。如日照曜。滌闇除昏。初自七月至十月終。嚴鼓戒兵。順天肅勵。乘便逐宜。安營相地。如是主將。受命臨戎。攻守以時。戰無不利。仁復應知。我國五城。云何為五。一者山城。憑高據嶮。斷岸周圍。二者水城。塹以江河。沿流四遶。三者沙城。曠磧懸遠。外無水草。四者土城。堅壁高壘。內實兵儲。五者人城。主聖臣賢。深謀遠略。如是五城。量宜相敵。人城最勝。我國所尊。故我大王。住不思議神通妙化。三使臣者。所謂行人。受使四方。往復王命。如日照使流光原濕幽谷無私。所以者何。王德精微。王居深密。萬方不覩。四海莫知。皆由使臣宣布王澤。殊方款塞。八表欽承。未安者安。已安不退。是故我王。與諸耆舊宰輔大臣。精選良能。慎擇其事。要言王使十德乃堪。一資忠奉信。二愛敬君親。三強記博聞。四識量宏達。五才辯縱橫。六精閑內外。七謙卑仁讓。八剛正無瑕。九儀範出群。十通王密意。具茲十德。受命宣威。凡所經遊。清身潔獨。不惛酒色。不寢眾居。醉後眠中。慮泄樞密。奉使隣國必達王言。不以利遷。不以威變。行藏進退。靡不合時。風俗土宜。任物成化。於王權變。了達無疑。務顯得能。以慰殊俗。由此三臣成王德化。變惡顯善。威被萬方。如日流光。照物除暗。遠近皆明故。我國中稟王聖化。多諸善眾。動靜合宜。或所遊止。不狎惡人。所謂撥無因果。棄背君親。性少慈悲。好見他過。庸賤卑猥。不畏罪違。多欲多瞋。無慚無愧。心頑性怯。忌勝嫉能。如是等人。皆不親近。亦不乘御。[怡-台+龍]悷不調。諸惡象馬亦不馴養。無益禽獸亦不經遊。深山大澤。空聚塚間。曠野山嶮。惡獸非人之所住處。亦不正視酒肆屠坊婬穢之處。若或遭遇勝吉祥事。右旋禮敬。為護福故。曾不履踐佛法眾僧父母師長大人之影及所行迹。於可尊崇有德人所。恭敬禮拜。心無輕慢。見諸佛塔靈廟僧坊仙聖所居勝人住處。自勸勸他。遵崇修葺。令其成就。以是天龍咸生歡喜。風雨以時。五穀豐登。兆庶安樂。王之左右。所使忠良。侫媚兇殘。不能親近。如栴檀林。栴檀圍遶。不雜伊蘭。如無熱池。香流德水。無諸醎味。王遠惡人。亦復如是。非如甘果猛獸所藏。善財復言。何等之人。堪典御膳。答言仁者。典御膳人。應具十德。何者為十。一種姓清淨。二三業調柔。三忠孝備足。四信讓謙和。五知王食性。六妙閑食禁。七善調體味。八知王食時。九體食甘毒。亦善解除。十知所應食晝夜月時。具此十德。可典王厨。量所使人。及治食處。清淨香潔。監守無違。

婆羅門言。仁復應知。我常思念。天上人間。若聞若見。凡諸勝類。一切功德。觀我聖王。靡不咸具。是義云何。

仁者當知。師子獸王一德最勝。謂無二心。如殺大象盡其勢力。殺餘小獸盡力亦然。我王亦爾。不畏大事。不輕小事。盡悲智力。究竟無遺。

仁者當知。諸水鳥王皆具二德。一審諦其心。如取魚時。入水翹立。一心覘視。嶷然不動。二靜觀水族。所欲皆從。我王亦爾。高居俯視。聽政萬方。寂然不動。感通無礙。言不虛發。一切自成。

婆羅門言。仁復應知。我王三德。聖化流行。如金輪世調善馬王。有三功德。何等為三。一心性和柔。力能致遠。二不畏寒暑。涉險能安。三調怨易事。常無不足。我王亦爾。一言必柔實。以法利人。教化眾生。畢竟成就。二克勤庶政。心無險易。能捨珍財。調給一切。三大智勇健。調諸怨敵。賦稅量宜。恒知止足。具此三德。扇以和風。他國畏威。自境懷惠。

婆羅門言。仁復應知。我王四德。聖化流行。如摩伽國妙音雞王有四功德。何等為四。一立信司晨。二守義均食。三對敵賈勇。四不隨牝雞。我王亦爾。一賞罰應時。二萬方均濟。三義伏彊禦。四內言不聽。具茲四德。化洽無圻。

婆羅門言。仁復應知。我王五德。聖化流行。如欲天上善時鵝王有五功德。何等為五。一染合有時。二呼鳴無畏。三量宜求食。四心無放逸。五不受諸鳥諂侫言辭。我王亦爾。一清心寡欲。不縱內宮。二發言審諦。外無違命。三取與不差。務充衣食。四調心道檢。離過精勤。五成就正心。不親諂佞。具茲五德。惠及八荒。

婆羅門言。仁復應知。我王六德。聖化流行。如摩伽國勝德犬王有六功德。何等為六。一隨得而食。二少得知足。三趣安便睡。四草動易覺。五貧富一心。六勇防盜賊。我王亦爾。一萬方貢獻。任土無違。二儉時少奉。恒懷慚愧。三所作吉祥。易得安眠。四正見在懷。動念便覺。五重德尊親。愍哀貧賤。六思存庶品。念護無時。威勇自在。無諸寇難。具茲六德。億兆同心。以是思惟。觸類成德。仰歎我王名稱高遠。善攝眾生。精勤匪懈。如是增數二十一種殊勝功德。我王能行。一切怨敵自然散滅。所有外寇不能入國。仁復應知。若有闕此二十一德。但有三德。亦善治化。一能散珍財。賙給一切。二寧捨身命。無虛誑言。三具大勇猛。能制怨敵。設無此三。但有一德。亦能政化。謂有大福德。如是仁王。最為第一。譬如八萬四千法門終歸勝義。王亦如是。種種奇謀。終歸福德。王若有福。王之國土。休泰和平。無為無事。眾生富樂。化及萬方。近益身心。遠同解脫。由王慈福仁惠所成。廣說我王妙行無盡。

時婆羅門。為善財童子。如是稱讚甘露火王內外功德。令欣敬已。欲重宣此義。以偈讚曰。

眾生於世界  三毒風所吹

將墜惡趣中  非王不能制

含生著五欲  貪暴由是生

王依正法持  令趣真常道

傾奪於財色  由無王法持

譬如河池魚  大小相吞食

王法持自他  現未常安樂

正化廣流布  咸為解脫因

人以王為命  王以法為身

世道既和平  佛法由茲始

政暴人思亂  刑疎於不行

恩威不爽時  萬國常休泰

多生事多佛  福德勝為王

悲深惠益深  億兆同康樂

我王生盛族  威光同日輪

忘己濟群生  率土無貧乏

知身本不淨  無常之所侵

調心大丈夫  守正非餘事

蒸人如旱草  惠化洽油雲

慈心降德音  澤潤諸含識

王者順人心  愛恤人穌息

威行肅貪暴  賞罰稱其宜

或有妙形聲  含毒人非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