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一【5 / 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6]妆哈:指勾阑里的演出。

[7]迎神赛社:迎神是旧时一种祈福免灾的活动,赛社则是我国古代的遗俗之一,源于周代十二月的蜡祭。

[8]央人货:害人精。

[9]直裰:宋朝时古人的服饰款式之一。

[10]临绝末:到末了。

[11]爨罢将幺拨:爨,也叫爨弄,是宋、金杂剧里一种简短的表演,这里指开场的小演唱,也叫“艳段”。么,即为幺末,指杂剧。

[12]皮棒槌:又叫磕瓜,是副末打诨时用的,槌头用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会痛。

[13]刬地大笑呵呵:平白地大笑了一场。刬地,平白地。

[14]驴颓:公驴生殖器。

【鉴赏】这套套数由七支曲子和一个尾声组成,带有戏谑意味地描写了一个庄户人家第一次在城里勾栏看戏的情景。

第一首曲子讲述了庄稼汉进城的原因:风调雨顺,官府也征税不多,有了好收成就觉得是神灵庇佑,于是便进城买香火还愿。经过街市时,看见了榜文。这些都为庄稼汉入勾栏看戏埋下引子。〔六煞〕写庄稼汉听到把门的大声吆喝:“来迟了的没处坐”,又预报了当天的剧目是:“院本《调风月》”和“幺末《刘耍和》”,并对剧情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这些使他好奇了,于是他花钱进了勾栏。〔五〕写庄稼汉咬牙花了二百钱进勾栏看戏,只见几个女艺人坐在台上,观众层层围坐在台下。“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指出了当时剧场的形状酷似钟楼,“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表现了剧场的生意兴旺。〔四〕 〔三〕描绘了演出开始前的场景以及演员的表演。用庄稼汉的口吻来讲述台上的人物及表演。〔二〕 〔一〕讲的是《调风月》的剧情,描绘了具体的演出情形:张太公和小二哥进城,看见一个漂亮的少妇站在帘下,张太公想娶她,于是叫小二哥去说媒,要什么他都答应。结果小二哥趁此戏弄他,让他看得见,摸不着,只能干着急。太公恼怒,用皮棒槌打小二哥,结果棒槌裂成两半达到了全剧的高潮,也突出了“庄家不识构阑”这一主题。庄稼汉吓坏了,以为太公将小二哥的天灵盖敲碎,以为要惹上官司,没想到看戏的人却因为有趣而哈哈大笑。〔尾〕写庄稼汉内急,本来准备憋着多看一会儿,结果跟着台上人一笑却不得已离场,临走还骂了句粗话,将庄户人泼辣的性格特点活脱脱表现了出来。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

挣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1]?唬杀[2]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注释】

[1]难道风流种:难道,很难用言语表达。

[2]唬杀:吓唬。

【鉴赏】这是一首咏物曲子。首句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挣”字表现出了蝴蝶的力气之大,为下文做了伏笔。“两翅架东风”表现了蝴蝶之大,采花速度之快。“一采一个空”,两个“一”字相比照,描写了大蝴蝶的迅速敏捷。“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两句,用拟人的手法道出了蜜蜂的心态。大蝴蝶采花的速度如此之快,吓唬住了常年辛勤采蜜的蜜蜂。这样还不够,蝴蝶还恋着卖花人的担子,把他扇过了桥东。如此大的力气,读者难以想象蝴蝶之大。

这首曲子想象奇特,气魄雄伟,综合运用了想象、夸张、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语言诙谐风趣、生动幽默,想象奇特,气魄雄伟。全曲不论是写大蝴蝶的来历,采花的本领,还是它的神力,都极尽夸张之能事,形象生动。

〔仙吕〕一半儿

题情(四首)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1],小颗颗[2]芙蓉花额儿[3]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4],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5]一半儿歪。

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6]。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7]。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8]一半儿烧。

别来宽褪缕金衣[9],粉悴烟憔[10]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注释】

[1]鸦翎:乌鸦尾巴上的羽毛。

[2]小颗颗:水灵灵。

[3]花额儿:像花一样的额头。

[4]待不梳妆怕娘左猜:待,准备。左猜,怀疑。

[5]鬅松:即蓬松。

[6]岩岩:消瘦貌。

[7]姿姿:仔细地看。

[8]丝挦:扯成丝,撕成片。

[9]别来宽褪缕金衣:宽褪,因身体消瘦,衣服变得宽大不合体。缕金衣,指用金色丝线缝制的衣服。

[10]粉悴烟憔:指容颜憔悴。

【鉴赏】这四首曲子描写了一个闺中女子从早上到晚上的心情,通过四个生活片段,将她收到远方情人书信后的心理刻画得细腻逼真,淋漓尽致。第一首写女子相思的情态:因思念远方的心上人,女子心神不安,起床后都不想梳洗打扮了,因为怕母亲追问才勉强插上金钗,可发髻还是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通过这个小小的动作,揭示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女子对于爱情的矛盾心理。第二首刻画了少女接到心上人书信时的心态:她激动地含着泪水,急切地想知道信中的内容,但是又害怕拆开,心里非常矛盾。由于相思成疾,终日无精打采,她心中的愁苦越来越深,身子也越来越消瘦。第三首描写了女子在灯下看信的急切心情。她在灯下仔细地看着,信很短,还因字迹太潦草看不清,女子越看心里越着急,等看完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心上人是随便写几个字来敷衍她的,于是她气愤地将来信撕碎烧毁了。这寥寥几行字,就将女子焦灼、失望以及气愤的种种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第四首描绘了入夜后女子的痛心。女子因思念而日渐消瘦,内心的酸楚无人诉说,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流泪。

这四首曲子的最后一句都用了曲牌名“一半儿”,将感情推向高潮,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双调〕拨不断

大鱼

胜神鳌[1],卷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2]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3]?

【注释】

[1]神鳌: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乌龟。

[2]锦背:指美丽的脊背。

[3]太公怎钓:这里抒发元代知识分子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

【鉴赏】这首曲子想象独特,夸张大胆,描写了一只硕大神奇力大无比的鱼。神话里能背负起蓬莱仙岛的力大无穷的神鳌就令人惊叹了,然而作者说这只大鱼要胜于神鳌,力大无穷的神鳌尚需要轮番背负蓬莱岛,而大鱼背负起来却如此轻松,这令我们难以想象。这种震撼紧紧抓住了读者的胃口。接下来的描写更加神奇,大鱼像巨龙一样,在夕阳的照耀下露出美丽的脊背。这从侧面表现出大鱼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雄壮之美。它在广袤的海洋里尚不能自由地翻身,可见其大。结尾一句“太公怎钓”说就连善钓的姜太公对这条大鱼也没办法。统观全曲,作者对这条大鱼是极尽夸张之能事的。作者极力夸大这条大鱼有着深层的寓意,这条大鱼象征了当时身在社会底层、遭受歧视的知识分子,他们满腹经纶,但生不逢时,无用武之地,于是便对现实充满不满。作者写这条大鱼的胸怀与抱负,表现了当时底层知识分子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苦闷。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

临川八景(莲塘雨声)

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头上闲云片时过,泛清波[1]。兰舟饱载风流货[2],诸般小可[3]。齐声高和,唱彻采莲歌[4]。

【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