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首曲子虚实结合,时空交错,将过去与现在交叉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凄凉中透露出一种浪漫氛围。
〔越调〕小桃红
八首之八
采莲湖上棹船[1]回,风约[2]湘裙翠[3],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4]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注释】
[1]棹船:即划船。棹,船桨。
[2]约:相约。
[3]湘裙翠:指代少妇。
[4]芙蓉开尽:是说荷花凋谢,已到秋季。
【鉴赏】这也是一首写少妇思夫的曲子。曲子开头便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主人公去了采莲湖,是去采莲还是约会呢?下一句“风约湘裙翠”则暗示出主人公可能是出于排遣寂寞或忧愁而去采莲湖的。曲中的“风约”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诗情画意的想象。“一曲琵琶数行泪”,道出了女子对夫君的牵挂思念。直到“芙蓉开尽”,夫君还是一点音信也没有,心里的这番哀愁该如何排解?女子短暂的青春年华,怎么能禁得起这样漫长的等待呢?最后一句“晚凉多少”既是说自己,也表现了对远方丈夫的关心。如果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无论“晚凉多少”,心里还是暖的。“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夜色清冷,也暗指心境的孤独凄凉。“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写主人公看到鸳鸯、白鹭都成双成对,睹物思人,自己内心的思念愈是强烈。
这首曲子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清新,感情细腻真挚,隽永含蓄,耐人寻味。
〔越调〕采莲女
三首之一
采莲湖上采莲娇,新月凌波[1]小,记得相逢对花酌[2]。那妖娆,人一笑千金少[3]。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注释】
[1]新月凌波:新月,形容女子眉毛之弯。凌波,形容女子的脚。
[2]酌:喝酒。
[3]:围绕,纠缠。
【鉴赏】这首曲子主要塑造了一个容貌俊美的采莲女的形象。曲子开头,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细致的观察,动静结合,整体勾勒出采莲女的形象,写出了采莲女的绰约风姿。接着,作者回想当年与美人初次相逢时对花酌饮的美好情景,不禁发出了“那妖娆,人一笑千金少”的赞叹。作者用具体的“千金”来衡量女子的倾国倾城,将女子的美貌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羞花……魂消”进一步表现女子令人销魂的美貌。作者用“花”、“月”、“鱼”、“雁”这四种大自然中的美丽景物作比,对女子的容貌进行刻画,进一步表现出采莲女的美丽、娇艳。
作者将采莲女置于湖上采莲的大背景之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清丽脱俗、秀美灵动的采莲女形象。
〔越调〕采莲女
三首之二
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1]似,若比莲花更强似。那些儿,多情解怕风流事。淡妆浓抹,轻颦[2]微笑,端的[3]胜西施。
【注释】
[1]洛浦神仙:比喻采莲女的美貌。
[2]轻颦:微微皱眉。
[3]端的:表示惊叹的语气。
【鉴赏】这首曲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个容貌俊美的采莲女的形象。“采莲……强似”,刻画了采莲女美丽的容颜。她体态轻盈柔美、容颜鲜亮光彩,轻摇着船儿,轻唱着歌儿,从湖中心翩然而至,其美如洛神一般。“那些儿……胜西施”,则又写她姿态优美,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贤淑。采莲女的美,用语言难以形容,她的风情万种和名震天下的美女西施相比还更胜几分。
这首曲子语言明快自然、清丽婉约,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将采莲女的华容刻画得淋漓尽致。
〔越调〕采莲女
三首之三
采莲湖上采莲人,闷倚兰舟[1]问,此去长安路相近。恨刘晨[2],自从别后无音信。人间好处,诗筹酒令,不管翠眉颦。
【注释】
[1]兰舟:这里指采莲船。
[2]刘晨:传说东汉初刘晨等人在天台山遇仙女。
【鉴赏】这首曲子从采莲女的角度入手,表达了对心上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第一句“采莲……相近”,点明了地点和人物。在莲花朵朵,莲叶田田的湖面上,采莲女“闷倚兰舟”,一个“闷”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女主人公怅惘无奈的心绪,而一个“倚”字,更加烘托出女子惆怅郁闷,无心做事的心态。接着,“恨刘晨,自从别后无音信”解释了采莲女心中惆怅是因为思念远在长安的心上人。自从他离开之后,杳无音信,爱恋与思念因漫长的等待而变成了深深的愁苦与怨恨。这里引用刘晨的典故表现了采莲女的担心:害怕心上人流连外面的花花世界,贪图享乐而一去不复返。“人间……眉颦”,接着上句具体描写采莲女的担心。
这首曲子运用口语写成,通俗易懂。同时也采用了白描勾勒的手法,真实细腻地刻画了采莲女的心理活动。曲的前半部分着重抒发女主人公的惆怅寂寞之情,后半部分则写感情由爱转恨的起伏变化,真切自然。
〔仙吕〕翠裙腰
莺穿细柳翻金翅,迁上最高枝,海棠零乱飘阶址。堕胭脂,共谁同唱送春词。
〔金盏儿〕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画,粉羞施,憔悴死。无尽闲愁将甚比?恰如梅子雨丝丝[1]。
〔绿窗愁〕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未委归期约几时,先拆破鸳鸯字[2]。原来则是卖弄他风流浪子。夸翰墨,显文词,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
〔赚尾〕总虚脾,无实事,乔[3]问候的言辞怎使。复别了花笺重作念,偏自家少负你相思,唱道再展放重读,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沉吟了数次,骂你个负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书都扯做纸条儿。
【注释】
[1]恰如梅子雨丝丝:这里比喻女子那难以捉摸的情绪。
[2]鸳鸯字:指情书。
[3]乔:假扮。
【鉴赏】这首套数描写一个痴情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盼望以及收到信件之后的愤恨与愁怨之情。第一首曲子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莺歌燕舞的画卷:黄莺在细柳间翩翩起舞,海棠花在寒风中洒落一地,布满台阶。落红满地,可是有谁来同情怜惜呢?作者以落红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曲凄婉哀怨的感情基调。第二首曲子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女子的闲愁:女子因饱受相思之苦而形容憔悴,无心梳妆画眉。第三首曲子深刻地刻画出了女子由收到信时的欢喜雀跃到看完信后愤恨怨怒的心理变化。女子一心痴情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但当她苦苦等来心上人的书信时,结果却使她大失所望。自己苦苦守望的心上人只是在信中卖弄文采,夸夸其谈,一点也没有提到有关归期的信息。尾曲描绘了女子虽然怨恨却又思念的复杂心情:虽然心中怨恨,但终究还是重新打开信件,反复思量,终于看明白了那人的薄情寡义。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
八首之一
干荷叶[1],色苍苍[2],老柄[3]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