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陆象先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耳。夏忠靖曰: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若先事张皇,则中无主矣。中有主,乃能息心处事。
薛文清曰:闻事不喜不惊者,可当大事。处大事不宜大厉声色,付之当然可也。
王文成曰:凡处事,宜视小如大,又须视大如小,视小如大,见小心;视大如小,见作用。视小如大,乃无卤莽之患;视大如小,乃无畏葸之情。
切莫为力量所不能为之事,亦是治生一诀。吕叔简曰:应万变,索万理,惟沉静者能之。是故水止则能照,衡定则能称至理。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一物不留心,便有二物不得其所。留心于前,乃不至忙乱于后。
君子应事接物,赢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便好。若应酬时劳扰,不应酬时牵扯,极是吃累底。
当急遽冗杂时,只不动火,则神有余而不劳,事从容而就理。一动火,种种不济可箴可佩。
事见到无不可时,便斩截做去,不要留恋。儿女子之情,不足以语办大事者也。
义所当为,力所能为,心所欲为,亲友挽得回,妻孥劝得止,只是无志。非独无志,亦见不明也。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只一个耐烦心。天下何事不得了,天下何人不能处?干天下之事者,智深勇沉,神闲气足,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成。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此即周公不合思得则待旦之意。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虽兵贵神迹,也须从此二字做去。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得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消得三个。必自反。
只拿定一个是字做,便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底道理。拿一个是字大难,必须见得真,然后拿得定。
高宗宪曰:天下事常败于邪见之小人,无见之庸人,又败于偏见之君子。君子见一偏,直与小人、庸人等耳。欲去偏见,非精心察理不能。
陈明卿曰:一念不及物,便是腐肠;一日不做事,便是顽汉。
陆桴亭曰:昔人有言:天下甚事,不因忙后错了。世仪道:天下甚事,不因怒后错了。气一动时,不可不即时检点。如何检点,宜息心,宜平心。
捄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语最警,惜失姓名,姑附于此。
赠言录曰: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理势为断,凡事必使有可加,酒饮微醺花半开。此言足法。
张杨园曰:一家中琐事无如米盐,习处无如妻子,悉以道心处,无非道矣以上叶玉屏先生原辑本。
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战国策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淮南子曰:能欲多而事欲鲜。
刘先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冯道曰: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
公孙鞅曰: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朱子曰:天下事坏于懒与私。
凡事须小心寅畏,仔细体察,思量到人所思量不到处,防备到人所防备不到处,方得无事。
于天下之事有可否,则断以至公,而勿牵于内顾偏听之私;于天下之议有从违,则开以诚心,而勿误于阳开阴合之计。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会作事人,必先度事势有必可作之理,方去作,不然则谨守常法。
凡事不可着个且字,鲜有不害事。
袁君载曰:凡人谋事,或几成而败,既败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静思此理,可以宽怀。
人之处事,能常悔往事之非,常悔前言之失,常悔往年之未有知识,其德之进,所为日加益而不自知也。
刘元城曰:称停二字,最吾辈处事所宜致力。
张无垢曰:快意事孰不喜为?往往事过不能无悔者,盖于他人有甚不快存焉,岂得不动于心?君子所以隐忍详复,不敢轻易也。
许鲁斋曰:士人怀智挟诈,而欲事之善,岂有此理?必尽去人伪,忠厚纯一,然后可善其事。死生祸福,则一归之天命而已。
汲汲焉无欲速也,循循焉无敢惰也。非止学问如此,日用事物之间,皆当如此,乃能有成。
前人谓:得便宜事莫得再作,得便宜处不得再去,休说莫得再,只先一次,已自错了。既已多取了他人底,便是欠下他底,随后却要还他。世间人都有合得的分限。每临事,且勿令人见喜。既令人见喜,必是偏于一处,随后便有弊。既不令人喜,亦不令人怒,便是得中。
薛文清曰:事才入手,便当思其发脱。所为能发能收也。吕叔简云: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凡所为当下即求合理,勿曰今日姑如此,明日攺之。一事苟,其余无不苟矣。
邵文庄曰:凡利人济物,事独为之,不如使人共为之。然事由心出,则行之力,须是以心感心,岂能以心使心?
黄陶庵曰:人必在小事上札定脚,做大事始无失。今人只思做一两节好事,目前当为者,漫不检点,则并此一两节亦做不成矣。
吕叔简曰:事无巨细,都有古人留下法程。诵读时便想曰:此可为我某事之法,可药我某事之病。如此,则临事时触之即应,不待思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