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诗曰:
坐怀不乱古来夸,闭户辞人也不差。
试看檐前无错点,劝君休采路旁花。
话说苏州府长洲县,有一个少年秀才,姓唐,因慕唐寅为人,便起名叫做唐辰,因唐寅号伯虎,他就号季龙,有个要与唐寅相伯仲之意。他生得双眉耸秀,两眼如星,又兼素性爱洁,穿的巾服无半点尘污。走在人中,真如野鹤立在鸡群。况且才高学富,凡做文章,定有惊人之语。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家计虽贫,住的房屋,花木扶疏,大有幽野之致。结交的朋友,多是读书高人,若是富贵牾钪人,便绝迹不与往来。若看他外貌,自然是个风流人物;谁知他持己端方,倒是个有守的正人。除了交际,每日只是闭门读书而已。又因他孤高,与众不同,寻常女子,难以说亲,所以年纪二十,尚未受室。
一日暮秋天气,闻得虎丘菊花盛开,约了一个相知朋友,叫做王鹤,字野云,同往虎丘去看。二人因天气晴明,不寒不-,遂不雇船,便缓步而行。转到半塘,只见一带疏竹高梧,围绕着小小一个院子,院子内分花间柳,隐隐的透出一座高楼,楼中一个老妇人同着一个少年女子榻伏着阁窗,低头向下,不知看些什么。唐辰忽然看见,着了一惊,再定睛细看,只见那女子生得:
白胜梨花红胜桃,黄金弱柳逊纤腰。
若非国色天仙种,安得姿容绝世娇?
唐辰看了,不觉失色称赞道:“好美女子!”王鹤忙止他道:“低声!恐怕有人听见。”唐辰方掩口低头而走。走了几步,王鹤笑说道:“季龙兄平素最谨慎老成,今日何故忽作此态?”唐辰笑道:“连我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第觉光艳触人,寸心已荡,有不容人矫持者。”王鹤道:“此女果然可称绝色也!怪兄不得。但不知这家姓甚?”唐辰道:“偶然动心,自是本来好色之先天,若一问姓名,便恐堕入后天,有犯圣人之戒矣!”王鹤笑道:“且诗问,君子思淑女而展转反侧,为先天乎?为后天乎?”二人相视大笑。不觉步到虎丘,果然菊开大盛。二人赏玩多时,情兴颇畅,因相携上一小楼去沽酒。
不期上得楼来,早先有一个老者坐在上面独饮。你看那老者怎生打扮?只见他:
头戴一顶玄色夹纱巾,湛湛一泓秋水。身穿一领素丝单直裰,飘飘两袖春云。几根须如银见肉,历历可数;
两只耳垂珠贴肉,累累堪夸。口角含吟,不问而知其为能诗之子美;准头带赤,一望亦识其为好酒之刘伶。若非藏名之君子,定是玩世之高人。
那老者正对着酒家插瓶的许多菊花,举杯独酌。忽看见唐辰与王鹤上楼,又见唐辰年少,风流儒雅,皎皎出尘,便放下酒杯,立起身将手一拱,道:“二兄请坐!”唐辰与王鹤忙忙打恭,道:“老先生请!”遂同坐于对面。那老者道:“二兄高姓?想因看花而来么?”唐辰笑道:“我二人因秋色甚佳,闲步至此。又见菊花大盛,偶思小饮;不期惊动长者,殊为得罪!不曾请问得老先生尊姓,晚生焉敢先通。”那老者道:
“我学生姓庄名临,别号敬-,是湖州人,偶寄居于此。”唐辰与王鹤道:“原来是中翰老先生。”庄临道:“不敢!二兄亦乞见教。”王鹤道:“晚生姓王名鹤。”唐辰道:“晚生姓唐名辰。”庄临道:“唐兄莫非就是慕唐伯虎的季龙兄么?”唐辰道:
“不敢!”庄临因欢羡道:“果然名下无虚。我就想如斯浊世,岂易得此高品?”因命跟随童子,又取了两付钟-,送酒同饮。
饮酒中间,扳今吊古,谈山说水,彼此投机,竟不像个初会面的。大家放量豪饮,饮到半酣,忽见一只大酒船泊在楼下,船窗适与楼窗相对,船中一女子,时时掀起帘儿,看着唐辰微笑。唐辰也不在心,又饮了一会,遂与王鹤起身辞谢,道:
“晚生俱醉矣,不堪再酌。”庄临道:“既如此,我们同到山前步一步,再回来小寓吃茶罢。”遂叫家人算还酒钱,手携着唐辰步上山来。又在山上盘桓了半晌,方同二人上了小船,摇回半塘门前上岸。王鹤辞谢道:“本该登堂叩谒,恐残步不恭,容改日竭诚再拜何如?”庄临笑道:“我学生与二兄形骸俱已略去,何又作此俗谈?”三人俱笑起来,遂同入堂中。叙礼毕,庄临就吩咐备茶到后楼上来。吃罢,因邀二人入内,道:“今日虎丘之菊,可谓盛矣!小楼之下,亦有数种,请二兄进去一看,不识有当于虎丘之万一否?”唐辰道:“才得登龙,遽尔入幕,无乃过于造次乎?”遂穿入后堂,由曲槛书斋直登后楼。唐辰与王鹤到得楼上,举头一看,只见疏篱碧梧围绕小院,即初来时所见美女子伫立之楼也。二人相顾微笑,暗以为奇。再细观楼上,横悬一匾,题着“醉陶楼”三字。再往楼下一看,皆是菊花,紫白红黄,芬纭满院。庄临笑指道:
“观于海者难为水,小院疏英殊无足览,聊以效野人之献。”唐辰道:“天下岂无菊?古今尽属陶家,花以人灵耳!今有老先生在此,觉满院之菊,皆含陶家风趣,不独虎丘减价,几令天下秋英皆失色矣!徘徊赏玩,恍置身于五柳之前,何幸如之!”庄临大笑道:“承兄过誉,吾何敢当!”不一时,童子送上松茗,一人啜茗观玩。只见院子外一个少年,穿着一身华服,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只管仰着头看楼上。唐辰与王鹤低低说道:“此人想也是看见此女,故作此态。”王鹤道:
“你认得此人么?”唐辰道:“我不认得。”王鹤道:“此人叫做元晏,是个呆公子。”说罢,早又是美酒佳肴,靠着楼窗,看菊小饮。饮了几杯,王鹤因问道:“苕溪大郡,人文渊薮,老先生何慕于苏,而舍彼就此?”庄临见问,便蹙着双眉道:
“此事有难为二兄道者,然承兄下询,又不敢不告。学生止生一子一女,小犬虽博一领青衿,然庸腐之才,仅可以持门户而已。小女虽闺中弱质,而孟光风范,自顾不减,兼之女红之事,颇有微长。学生与老妻最为钟爱,欲得梁鸿事之。而敝郡乡绅子弟,不肖者多,往往强求,费人唇舌,故侨居于此以避之。”王鹤道:“原来为令爱之故,不知老先生到敝地,曾为令爱选有佳偶否?”庄临笑道:“有倒有了,尚不知机缘何如?”王鹤见庄临说话有因,便乘机说道:“老先生既有其人,晚生愿执斧柯何如?”庄临道:“王兄若肯撮合,再无不谐之理。”说罢大家俱各笑笑,默会其意,不好再言。直饮到抵暮,二人方起身辞谢。庄临犹恋恋不舍,临行,又问了居止而别。王鹤一路上与唐辰说道:“观庄老有意于兄,此段姻缘可谓天付矣!”唐辰道:“楼头一见初非有意,店中之遇亦出无心,而不知所遇即所见,真奇事也!”二人进城各别。
到次日,庄临来拜,唐辰就留在家中饮了一日。庄临见唐辰居止幽雅,事事风流,甚是欢喜,又见他少年未娶,更加欢喜。唐辰见庄临为人高逸,十分敬重;又见闺中有美,更加亲厚。二人彼此爱慕,便时常往来。过了些时,王鹤揣知其意,因乘间对庄临道:“老先生久擅冰清之望,唐季龙亦可称玉润荀倩风流,无心契合,此中大有天缘,晚生欲以一缕红丝,为两姓作赤绳之系,不识可否?”庄临笑道:“学生久有此意,今日野云兄道及,可谓深得我心矣!敬从台命。”王鹤大喜,因与唐辰说之,唐辰喜之不胜,恐后有亏,即择日行过定来。自定之后,翁婿往来,更加亲厚不提。正是:
姻缘分定便相亲,每向无因作有因。
处世不须多计较,老天作事胜于人。
却说唐辰与王鹤在楼上看见,在院子边走来走去的那个少年,姓元名晏,表字子过,是个大富公子。为人虽极鄙俗,却每每强作风流。已定下花乡宦家女儿为妻,他还终日东游西荡,看人家妇女。这日也因往虎丘看菊,打从花园边过,看见了楼上美女,便着了迷,只管走来走去。不期到了下午,楼上美女不见,却换了几个男人吃酒,便十分扫兴,只得自到虎丘去闲步了半晌,再回来看楼上时,吃酒人虽散了,却不见美人,再要看看,却又不能,要撇了回来,又恋恋不舍。正徘徊间,忽后门里走出一个老妇人来。他认得是张媒婆,因上前迎问道:“张娘娘,那里来?”张媒婆看见道:“元相公,你为何独自在此?”元晏道:“虎丘看菊回来。”张媒婆道:
“我在这里卖些翠花。天晚了,同进城去。”二人便同路而行。
元晏问道:“这是甚么人家?”张媒婆道:“他是湖州庄家,移居在此。有个小姐,要我替他做媒,只是庄老爷难说话,我替他讲了几头亲事都不允。今日是他小姐要买翠花,我故此送来,多谢他留我吃饭,故出来迟了。”元晏道:“既是他家女儿托你讲亲,你何不总承了我,我重重谢你何如?”张媒婆道:“你现今聘下花小姐,目下日日催娶,你不去干正经事,却说这些戏话。”元晏道:“我实意如此,倒不是戏话。”张媒婆道:“若是实意,你聘下花小姐,那个不知?他难道肯与你做小?”元晏道:“若依你说,这事成不得了,我便是死也!”
张媒婆笑道:“这又奇了,你又不认得他小姐面长相短,为何要死起来?”元晏道:“我起先打从他园外楼下过,我见他小姐一貌如花,榻伏着楼窗,看见我过,便低着头不住的向我含笑,着实有意于我。引得我魂飞天外,若是娶他不得,岂不要想死?”张媒婆笑道:“他小姐果然生得标致,怪不得你想。但他为人正气,言笑不苟,怎肯轻易向人含笑?”元晏道:
“他若不向我笑,我想他做甚么?你既在他家走动,这件事要赖在你身上了。”张媒婆道:“你的事怎赖在我身上?”元晏道:
“我也不白赖在你身上,送你十两白银,烦你假借卖花,见庄小姐,取巧儿说我楼下窥见相思之意。他若不肯应承,我只得死心罢了;他若果然有意,你能设法我再会他一会,我再谢你五十两,决不爽信!”张媒婆道:“这事难,难,难!他一个宦家小姐,叫我怎生开口?”元晏道:“张娘娘,不消说许多难,他小姐已百分心肯,我故此央你,你去只消微微勾挑,他自然领会,我若没有几分把柄,我肯拿银子白白耍你?”
张媒婆道:“若果有意便好,倘若是无心,打也有,骂也有,还要将这好主顾断送了。既是元相公托我,怎好推辞?过些时,只得替你去走一遭。”二人说着,已进城,要分路,元晏道:“张娘娘,明日迟些出门,我绝早还有话来与你说。”二人别了。
到次日,果然元晏拿了十两银子,到张媒婆家来送与他,道:“昨日所说,今日就要去走走,我在家立候好音!”张媒婆接着十两银子,心先软了,妆不出腔来,因说道:“元相公面上,只得去走遭,但不知是祸是福?”元晏道:“包你是福!”
说罢,就去了。
张媒婆将银子收好,心下暗想道:“此事想必有些因,故此人着魔。”捱到午后,又寻了些奇巧珠翠,走到庄家来。此时庄奶奶正午睡,遂走到庄小姐房里来。原来庄临的女儿,母亲生他时,曾梦玉燕投怀,遂取名叫做玉燕。庄玉燕看见张媒婆来,因叫他坐下。张媒婆先说道:“昨日的翠花不甚好,我今日特寻几朵奇巧的来与小姐。”因开笼子,取了出来,道:
“小姐,你看好么?”庄玉燕道:“果然比昨日的好些,只是又劳你送来。”张媒婆道:“我一为送翠花来,二为你昨日说楼下菊花好,因老爷有客吃酒,不曾看得,今日小姐可领我去看看。”庄玉燕道:“这个使得。”遂叫丫鬟拿茶到后楼上来,吃罢,二人到得楼上。张媒婆看见许多菊花,便满口称赞道:
“果然好花!怪不得人要想来看。”庄玉燕道:“花虽好,只是老爷性癖,不甚肯容人看。”张媒婆道:“只便宜了小姐,早早晚晚受享!”庄玉燕道:“我平常也不甚上楼,每年只到菊花开时,未免要来看看。”张媒婆道:“菊花虽被小姐看得好,只怕小姐又被墙外游人看得好哩!”庄玉燕道:“也说得是,我们下楼去罢!我明日再也不上来了。”张媒婆笑道:“我说戏耍子,小姐为何就认起真来?”庄玉燕道:“不是认真,张娘娘虽然是戏话,想起来实是有理。我女孩儿家,倘被轻薄人看见,背后说长说短,岂不可耻?”一面说,一面就立起身来。
张媒婆又笑道:“小姐怎这等性急?此时园外又没人过,等我再看一看,就同你下楼去罢。”庄玉燕虽依他不下楼,却走离了楼窗口,直走到墙外看不见的所在站着。张媒婆道:“小姐原来这等真诚!小姐倒未必有人看见。我且问小姐,城中一个有名的风流元公子,昨日曾打从园外楼下过,不知小姐可曾看见?”庄玉燕正色道:“张娘娘,这就说得没理了!我一个闺中女子,甚么元公子、方公子,忽然问起我来?”张媒婆道:“我是闲话儿问问。”庄玉燕道:“张娘娘虽是闲话,倘被侍儿听见,传到老爷耳朵里,大家不便。”张媒婆听了,吐舌道:“小姐面前,原来说不得戏话的,这等是我老身不是了!”
庄玉燕道:“不是我敢唐突张娘娘,我老爷与奶奶家教,从来如此!”张媒婆见说不入,便不敢开口,只得又说些混话,就同下楼来。又留吃了些点心茶,就辞了出来。一路上想道:
“我才透得一句,早被他数说了许多,若再说些不尴尬话儿,定然要打骂了!这等烈性女子,如何讲得私情?我几乎被他误了。”又想道:“事既不成,怎好受他银子?欲退还他,却又舍不得,莫若只含糊两日,再作区处。”因走到元晏家来回复。元晏接着,忙问道:“事情妥了么?”张媒婆道:“也说不得妥,也说不得不妥。”元晏道:“这是为何?”张媒婆道:
“今日他家请内眷赏菊,没工夫说话,只得回来,隔一日再去,方有的信。”元晏道:“怎如此不巧?张娘娘千万留心,我望信甚急!”张媒婆道:“元相公不消着急,消停一日,我自然上心,不消吩咐。”遂辞了回来。
却说张媒婆才走到自家门前,只见一个家人立着等他。见他回来,因说道:“张娘娘回来了,我家太太寻你去说话。”张媒婆道:“沈阿叔呀,可晓得花太太寻我做甚?”家人道:“我们不知,只说叫你就去。”张媒婆道:“既如此说,只得同你走来。”原来这花太太的女儿,叫做花素英,就是定与元晏为妻的。张媒婆走到,见花太太道:“不知有何事呼唤老身?”花太太道:“素英小姐,我前日带他到虎丘看菊花,在船上不知被帘子抓,又不知头梳松了,将一枝珠花不见了,如今失了对。要寻你替他成配一对,你可到房中去见他。”张媒婆道:
“可惜!可惜!不知是甚么样儿,等我去看看。”遂走起身,到后楼来,见了素英小姐道:“小姐,怎就将一枝珠花失落了?”
素英道:“不知怎生就失落了。”张媒婆道:“是怎样儿,可拿来我看看,不知可好配?”素英便叫丫鬟:“去拿点心茶来,与张娘娘吃。”丫鬟去了,素英见身旁无人,因低低对张媒婆说道:“我花不曾不见,因有一件事要央你,假说不见珠花,方好来寻你。”张媒婆道:“不知小姐有甚事央我?”素英道:
“我昨日在虎丘看菊,船泊在一个酒楼对面,只见酒楼上一少年秀才,在那里看菊花饮酒,甚是风流。他看见我十分留意,我问船上人,有认得他是唐季龙,有名秀才。张媒娘,你是我心腹人,我不瞒你,我见他甚是挂意。今央你替我寻见唐秀才,说昨日虎丘相见的就是我,约他在那里会一会,我自重重谢你!”张媒婆道:“小姐说的就是唐季龙相公么?果然好个人儿,怪不得小姐动情!”花素英道:“你原来认得他?”
张媒婆道:“我怎么认不得他?他人儿虽是少年风流,但只是生性有些难说话。我替他讲了几头亲事,他嫌不好道歹,再不肯便应承。我如今正有庄家一头亲事,要与他说,小姐的事既吩咐我,我自留心去说。但小姐须要细密,若吹风儿到元相公耳朵里,他就恼我个死哩!”素英道:“这头亲事,爹爹原替我配错了!我闻得他不学好,整日在外面不是嫖,就是缠人家妇女,你提他怎么?”因在妆盒里取了二两银子,递与张婆道:“这银子你拿去买果子吃,央你的事,须替我在心!”
张媒婆接了银子,道:“小姐待我不薄,我自然替小姐上心,不消小姐再三吩咐。”遂辞谢出来。心中暗笑道:“他夫妻两个,男的央我去偷婆娘,女的央我去养汉,以我看来,正是人配就的一对好夫妻,毫厘不错,他反说配错了。”又想道:
“元公子男求女,原是个难题目,自然不成;花小姐女求男,这个题目还容易做。两桩买卖做成一桩,趁他些银子也好。”
主意定了,过得一两日,真个走到唐辰家里来。
这日唐辰正留庄临在家,小饮了半日,方才别去。忽张媒婆走来,看见唐辰,因说道:“唐相公好春色!”唐辰酣酣的答道:“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何缘得入来?张媒娘说的亲事,再没有一头好的,今日就有好的,也不须开口了。”张媒婆笑道:“唐相公这等拣精拣肥的主顾,就有正经的好大亲事,我也没这些气力与你缠了。今有送上门,又巧又好的小亲事,与你做个媒,你肯重重谢我么?”唐辰笑道:“这又是张娘娘的奇谈了,亲事便是亲事,有甚么大亲事、小亲事?”张娘婆笑道:“唐相公好文章不知做了千千万万,怎这样一个题目便解不来?”唐辰道:“实是懵懵解不来。”张媒婆道:“我便解与唐相公听,只要唐相公嘴稳些!”唐辰道:“我学生从来守口如瓶,倒不劳吩咐。”张媒婆道:“这等便好!娶来一世做夫妻,便是大亲事;一时间遇着,你贪我爱,便就是小亲事。”
唐辰道:“这等说来,是奸滢之事了。你也不知我唐季龙是个正人君子,岂为此禽兽之行?”张媒婆笑道:“唐相公不要假撇清,你的来踪去迹我已知道了。”唐辰笑道:“我唐季龙从不曾钻袕相窥,又不曾投梭折齿,有甚来踪去迹?”张媒婆道:
“唐相公不要嘴强,你虎丘看菊饮酒的事发了,还要假惺惺瞒我。”唐辰听了,只认做庄家议亲之事,便大声说道:“我与庄老爷看菊饮酒,是诗文一脉,就是他女儿要将许配与我,况有王相公为媒,自是明公正气之事,又不瞒人,何为事发?”
张媒婆道:“这头亲事,我正想着要说与唐相公,不知你们也讲动了,就讲成,这媒人原要我做,此乃是大亲事了。不是他,唐相公再去想。”唐辰道:“虎丘看菊,惟此而已,再无别事。”张媒婆道:“唐相公,你在酒楼上吃酒时节,可有一只大酒船泊在你楼下?”唐辰想想道:“是有一只酒船泊在楼下。”张媒婆道:“船中帘下,一个美貌女子,你可曾看见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