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十(经三之三)翦十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
(缘水无常故云不定随物流止即不定相)。
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迦毗罗云黄赤色斫迦罗云轮钵头摩云赤莲华诃萨多未详此皆外道也太阴精月也方诸出水珠也太阴当中以珠向之而求水也月珠虚空三处徴讫○解孤山曰月正中曰昼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高诱注曰方诸阴燧火蛤也熟拭令热以向月则水生也许慎注曰诸珠也方石也译人盖取许慎之说)。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破月生也前五句正牒破月去人间如日之量故云远方月光照处皆合成流何独珠出流则下四句双结非也照处皆流何用珠出设无流者显此水性不从月来○解林木既不吐流明知此水非从月降)。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霄承白月昼。
(破珠生也珠若生水合常有流不待照月何无水生)。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同淊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破空生也空若生水有空皆水谁不受溺以空性遍故水亦周遍人天水陆应不各有淊水没也)。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总结无从也月从天升珠持手内盘由人置水自何来)。
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破和合无因也言水精者是太阴精之所流故缘中尚无非缘岂有○解精犹性也)。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节释如前)。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
(风性无状动静以表)。
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僧伽梨大衣也袈裟云坏色衣动于此风拂于彼二处及空三皆不生应知虚妄○解真际曰此三衣通称也)。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破衣生也前五句彼衣离体破风性不静若生衣中应见飞动今何不然我今下六句举例无风破佛今垂衣不见飞摇独汝袈裟云何风出衣中未必有潜风处令衣不动)。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此下破空生也此正牒破空若生风何须假汝动衣方有)。
空性常住风应常生。
(此下展转难也今二句随空常住难空性无灭风合常有不动衣时何无风出)。
若无风时虚空当灭。
(无风空灭难也若实生风风不起时应是无空)。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灭空无辩难物不动时应知风灭空若灭时以何表辩)。
若有生灭不名虚空。
(生灭非空难虚空无为为无生灭今有生灭不名无为)。
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反结空不生风也风性摇动虚空寂然岂有寂然而生摇动)。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破面生也初二句牒从彼下四句破被拂之人面若生风应合顺吹汝当受拂汝自整衣不干风出云何其风反吹彼面)。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重审也衣面空异动静体殊风从何来吹拂其面)。
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心无从自有。
(破和合无因也动寂不同故云性隔心即是性文变故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