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复卦第二十四【2 / 3】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象传》说:震雷藏于地中,象征复归。先代君王效法此种精神,在冬至那一天封闭关卡,不使商贾旅客通行,君王也不巡视四方。

【解说】

复卦上坤为地,下震为雷,是雷在地中的象,称为地雷复。震雷潜伏在地下,是阳气潜伏的状态,但到了冬至这一天,太阳开始从回归线回归,也就是“一阳来复”。复卦代表冬至,当日黑夜最长,白日最短。再往后,白日渐渐变长,黑夜慢慢变短。至日一为冬至,一为夏至(阳极一阴生),一潜,一伏,故古时这两天皆公休,安静休养生息,不宜妄动。

【原文】

初九,不远复1,无祗2悔,[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侯果曰:祗,大也。]元3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4身也。

【注释】

1复:返回。

2祗:大。

3元:大。

4修:修养。

【译文】

初九,行之不远就要返回,不会有灾患悔恨,至为吉祥。

《象传》说:行之不远就要返回,这是修身迁善改过的方法。

【解说】

“不远复”就是尽快地复得,初爻知过速改,即是失而迅速复得,才不至于悔。元者善之长,初阳元气再生,故“吉”。阳微故宜修养以待,不宜远行躁动。

春秋时期,晋灵公残暴成性,滥杀无辜。他经常还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此来取乐。有一次,厨子做的熊掌没有熟,灵公就下令杀死了他,把他的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扔掉。经过朝廷时赵盾和士季偶然经过,发现了厨子的手,于是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得知事情原委后,为这件事感到忧虑。赵盾准备去进谏,士季说:“如果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如果没有采纳,您还可以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并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一眼,说道:“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正准备改正它。”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嘴上认错,实际上根本听不进去。后来赵盾多次进谏,灵公竟派人暗杀赵盾。最后赵值族人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

晋灵公作恶多端,经人劝诫也没有“不远复”,最终被杀,实在是罪有应得。

【原文】

六二,休1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2仁也。

【注释】

1休:休息。

2下:作动词,让。

【译文】

六二,美满地复归,吉祥。

《象传》说:美满地复归,吉祥,说明让贤于有德君子。

【解说】

休意为止息。休复,休息以待来复,这是说初元之纯阳之气与六二纯阴之气相提携、相济助而成长。初九之“元吉”是复归于元,六二爻为休养生息以恢复。六二本来乘刚于初九,但初九力弱,没有逼迫六二,加之六二中正,对下面的初九极为仁义,虚位以待(以下仁也),所以有“休复之吉”。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正与此爻义相合。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但是他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跑出去玩。他四处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地磨着铁杵。李白觉得很奇怪,就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么粗一根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深受教育,从此刻苦学习,后来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原文】

六三,频1复,[李镜池《周易通义》:“频,借为颦,皱眉头。”]厉2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注释】

1频:频繁。

2厉:严重,危险。

【译文】

六三,频繁地复归,虽有危险却无灾咎。

《象传》说:频繁地复归的危险,从改邪归善之意来看没有灾咎。

【解说】

频复是频频躁动,又频频休息;频频犯错,又频频改过。六三以柔居刚位失位,上承下乘皆阴,又无应与,无朋无友,无依无靠,故“频复”而有“厉”,但知其危厉而复归息养,则可“无咎”。小过不断,大过不犯,总比死不改错好。所以《小象》说“义无咎”。就道义上来说上有可原谅之处。此爻为反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