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5章 大唐名将郭子仪何以历七朝不倒,还得善终?【1 / 1】

乐天派流浪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涌现了无数忠君爱国的将领,但多数名将如韩信、岳飞、蓝玉等等,并没有得到善终,甚而凄惨离世。唯有中唐时期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八十三岁时进位"太尉",受赐"尚父";八十五岁高寿去世后,又得"忠武"封号,还追赠为太师,配享代宗庙廷。

纵观郭子仪得以全功保身的壮阔人生,他历经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以及唐肃宗李享、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七朝而不倒,始终以国之柱石矗立朝堂,实为古之罕见而又传奇。

郭子仪何以历七朝而不倒,还得到善终,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

一、武功厥伟,乃天生的帅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公元697年出生于士大夫家庭的郭子仪确有真本事,早在武则天当权时期,就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魁,成为武功厥伟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功官居九原太守的郭子仪临危受命,迁任朔方节度使亲率大唐军队主动出击,多次击败安史叛军,还收复叛军占领的河北、河东等地。

唐玄宗逃亡到灵武后,郭子仪又与李光弼合兵一处,迅速赶到灵武勤王。后来克复两京,平定了安史之乱,为大唐中兴立下汗马功劳,也赢得继位的唐肃宗李享欣赏与认可。

由此受封兵部尚书的郭子仪,继续统军发挥天生帅才的大能,在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又领兵击退吐蕃,说服回纥,威服叛将,再复长安。

可以说,戎马一生的郭子仪功勋卓着,史书由此盛赞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二、积极表现自己的忠心

难能可贵的是,郭子仪因军功成为重要的实权人物,却没有导致"功高震主"的危险。

这源于郭子仪始终秉持积极主动表现自己忠心这一闪亮的性格特质,使他赢得李唐王室的信赖,被认为靠谱而备加仰仗。

事实上,从不居功自傲的郭子仪的确无比忠诚,他并有因为自己的辉煌业绩而拥兵自重,表现出"非我莫属"的权臣状态。

哪怕后来功劳越大而身居高位,也不似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更加谨慎低调,对继位的新皇帝都恪守臣子本分,尤其是领兵在外征战时期,还把家人全部安置于京都长安,表明自己忠君爱国毫无二心的忠诚态度。

这也是郭子仪始终得到重用从而屹立不倒的关键因素。

三、高风亮节,情商高,有了不起的政治智慧

郭子仪还难得的是,他高风亮节,情商高,有了不起的政治智慧。

广德二年,唐代宗委任打败吐蕃的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对代宗的偏爱领了心意,但考虑到平叛已定,一人不能兼职太多,会有只顾贪图赏赐的嫌疑,便三次上表恳辞不受,表明"从我开始"端正法纪的决心。

这就是载入史册印证郭子仪高风亮节风范的"恳辞尚书令"。

另外,郭子仪对皇帝身边的近臣,尤其是弄权的宦官,从不歧视,也不甩脸色得罪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努力做到安定团结,表现出宠辱不惊、恢弘大度的政治家风范。

他对专权的宦官鱼朝恩派人盗掘其父亲的坟墓表现出的冷静与睿智,便是最好的佐证。

那时正是郭子仪领兵征战吐蕃时期,他得知此事后,深知鱼朝恩是代宗皇帝身边的近臣,在宫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他与鱼朝恩为此事闹翻,肯定不利于大唐社稷的安定,最好能感动他双方形成合力为妥。

为此,郭子仪便在得胜还朝时,特意传话,我领兵打仗未能禁止士兵挖别人的祖坟,如今我的祖坟被盗掘,看来是遭到了天遣,不是人为。

鱼朝恩见郭子仪如此淡然不想追究此事,便有意设家宴请他入席,再度考量郭子仪的胆识。郭子仪的手下担心鱼朝恩"宴无好宴",打算拥兵前往保护大帅的安全,郭子仪予以阻止,断言鱼朝恩断无可能使坏,仅带了少数随从赴宴。

鱼朝恩见郭子仪这样有胆有识且包容相待,大为感动,对他不再产生敌意,后来再也没使什么幺蛾子为难郭子仪。这就是有名的典故"诚感鱼朝恩"。

郭子仪对同事也是如此。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大将李光弼有一次失手,没有尽到协助友军的责任,致使郭子仪失利,未能及时剿灭叛军。

郭子仪没有怪罪李光弼,反而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言是自己指挥不到位导致的。李光弼见郭子仪以大局为重,还这样的宽待别人,也就为之臣服。在此后的战役平定中,李光弼从此积极配合郭子仪。

郭子仪对貌丑、起先官职低微的邢部员外郎卢杞,没有像讽刺他的同僚们那样,有意无意排挤他拿他说事。

那时的郭子仪已官居一品,反而对卢杞以礼相待。有一次,病中的郭子仪得知卢杞要登府拜访,赶忙整肃衣冠,令姬妾退出会客厅不准窥视,独自倚案高规格接待,不仅没有半点轻视,还鼓励卢杞勤奋上进。接待结束后,郭子仪又起身相送,令家丁礼送出府。

卢杞见朝堂重臣郭子仪待他这样尊重,受宠若惊,大为感动。后来卢杞得唐德宗李适重用擢升为宰相,对之前嘲笑他的同僚大肆报复,就是颜真卿这样的名臣也被陷害,唯独对郭子仪给予优待。

就因为卢杞感念当初郭子仪的这份厚遇之恩,暮年的郭子仪也就在卢杞为相的三年时间内,平平安安度过,郭家也躲过了灭门之灾。

四、善于化险为夷,造就了大唐,也保全了郭家

"安史之乱"最初爆发时,临危受命的郭子仪同大将李光弼一举平定河北,正准备进军范阳,肃宗皇帝在灵武登基的消息传来,为了向新皇帝宣示效忠之心,不给李辅国、程元振之流中伤忠臣机会,郭子仪没有单纯走军事路线,向岳飞那样"十二道金牌"召回时才挥泪返回,而是马上果断做出决定:

立即停止进军,与李光弼迅速赶到灵武,听从肃宗皇帝号令。

郭子仪由此得到肃宗李享首肯。

后来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继位的唐代宗因"政治联姻"的需要,便将爱女升平公主许配给郭暖,也就是郭子仪的第六子。

哪知升平公主自诩"金枝玉叶",最初对郭家瞪鼻子上脸,对驸马爱理不理,就是对公公郭子仪也不尊重。

郭子仪七十大寿时,升平公主根本不听驸马之言,勉强出场时也不愿尽儿媳的礼仪规矩,气得郭暖口不择言,说升平公主不过是天子的女儿罢了,有啥了不起的,他的父亲还不想当皇帝呢。还在喝酒喝醉后,怒打了升平公主,这就是有名的"醉打金枝"典故的源起。

郭暖这一"醉打金枝",可是一场满门抄斩的弥天大祸。

郭子仪迅速将儿子郭暖捆绑起来,亲自送往唐代宗那里请罪,听凭唐代宗发落。唐代宗见郭子仪如此诚惶诚恐的态度,气也消了,反宽慰郭子仪:亲家之间不必当真,哪有儿女不吵吵闹闹的。

郭子仪见代宗皇帝没有为难他,领回儿子后,又给了升平公主体面的台阶下,将儿子郭暖杖责了数十下,以示惩戒向升平公主赔礼认错。

升平公主见公公郭子仪这么宽待她,对大唐又是那样的忠心耿耿,也就下跪求情,从此与郭暖言归于好。

综上而言:武功厥伟又不"功高震主",还宠辱不惊,始终忠心耿耿,表现出高风亮节、恢弘大度的政治家风范,且善于化险为夷,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郭子仪,自然能够历七朝而不倒,还得以善终,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