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政初见端倪,李适之回长安【2 / 5】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寺五监的职权与六部多有重叠,且多为皇室服务。这次官制改革中,李瑄发现严重问题。

即便九寺五监和六部存在分工和制约,但李瑄认为某些寺完全可以并入诸部。

以农部代替原本的司农寺,为农业更加重视的同时,增设推广棉花等农作物的司,官吏不应该只在长安翻阅卷宗。

另外,在黄土高原重新植树,开垦荒地、规划水果区域,培育农作物、牲畜的管理等等,都应由农部承担。

文部,分印刷、造纸、编书、记录等等,最主要的是关于乡学、县学、郡学的建设,这是长久的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国家与历史向上发展,离不开学业的普及,当完成“垂髫之倪,皆知礼让”的事情,盛世才真正开始。

以后科举会交由文部。

礼部会兼并鸿胪寺、太常寺等,使其更符合“礼”。

商部,为商业所设,官办坊市、手工业等,将作为统计,也负责对外的经商贸易,还将铸钱机构少府监合并,负责铸钱。

另外,商部专门设司,在郡县开设钱庄。

国家严格禁止商人私设钱庄,以后钱庄皆为官办,一锱一铢必须登记造册。

新增三部,更会增添尚书省的权力,以表示国家对学、农、商的重视。

其他如工部会兼并将作监,提高工匠的地位,出策令对改革兵器、农具,发明手工品的工匠,以及对天文地理数学有探究的人封以爵位。

依靠工匠发明的贡献,最高可爵至国公,荣耀天下。

这种动力,会驱使工匠们精益求精,深入钻研。

而不是把工匠视为贱籍,遏制天马行空的思想…

把太府并入户部,使户部除了管理户籍外,还是全权掌权财政的部门。

除此之外,朝廷增设慈幼局,管全国慈幼堂,以及长安正在培养医师的济生堂,要系统化地进行医疗布局。

增设统一管理全国粮仓,以及常平粮仓的粮食局。

后面随着变革实施,会继续裁除旧部门,增加新部门。

如果按照原来的路一直走下去,一百年,一千年,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或许够了,但李瑄会勇于改变,步步为营。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浮于事不仅仅是使职差遣,还有六部与九寺之间的博弈。

“秦王,此改制力度太大,短时间难以完成。”

李岘完完整整看完文书后,向李瑄说道。

之前裴遵庆更改官制,只是罢黜使职,还权六部。

现在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改官制,挑战已经流行一百多年的三省六部。

刚开始李岘想要否定李瑄大改官制,但随着李瑄的仔细阐述,他突然觉得李瑄说得有道理。

他从字里行间,看出李瑄定义的盛世,与他所想象的盛世不一样。

甚至连开元年间的盛况都不能比较。

李岘不知道李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但娓娓道来的话,让李岘有一种信服感。

他对李瑄的敬佩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一种跃跃欲试要尝试的感觉。

就像李瑄之前所说的一样,人要创造历史,而非陷入历史的循环。

“我们还在壮年,有足够的时间去筹备,官制深入改革,势在必行。右仆射根据文书,秘密拟定可行方案,等局势彻底稳固,再召开会议。”

李瑄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诞生概念,慢慢筹备。

在平定安禄山、史思明之前,李瑄暂时不会实施这样的政策。

等精雕细刻,有完全的策略后,再开始施政。

“下官明晓。”

李岘在说话间,将文书收入怀中。

“当前国家实施郡县制度,虽对中央权力加强,但弊端从生。现由朝廷垂直管理郡县,直接任免郡县长吏,但国家郡县太多,考核、任命等事宜无法面面俱到,影响大局发展。我计划在地方划分二十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任命长吏,行中书省事,称为‘行省’…”

“行省下方为郡,郡下为县。形成中央、行省、郡县的基调。行高官吏可以任命官职,有财政权力,但不具备兵权。”

“如此,可以彻底掩埋节镇制度,方便军制改革…”

李瑄又向李岘提出行省制度,同样交给李岘一份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