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忠贞不二的表现。
现在的不同寻常,又冲击着颜真卿的内心深处,感觉到迷茫。
“太宗皇帝说过,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春秋时期管仲也说过忠于社稷,大于忠于君王。我身体留着太宗皇帝的血脉,我忠于社稷,忠于国家,忠于百姓,无愧于心!”
李瑄的话语铿锵有力,他不会动摇。
臣子更应该忠于道义,而非君王。
如果谁阻止他入关,他一定会将其囚禁,哪怕是颜真卿、王昌龄等人。
他要也为自己的父亲、兄弟姐妹、儿子负责。
为天下负责!
这个时候消息泄露,在长安的亲人就危险了。
所以他以扩建官道为由,在所有的道路上布置大量游骑。甚至连通往小勃律、大勃律的路都封锁,以免消息从吐蕃传入大唐。
当然,一些普通的商人和百姓,还不知道李瑄要造反。
短时间内,还在李瑄掌控之中。
“如果安禄山率领燕云铁骑造反,必然联合东北诸胡。唯有大都护能抗衡之。”
就在这时,岑参发话对李瑄表达支持。
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作为最先追随李瑄的僚属之一,他对李瑄崇拜于滔滔江水。
刘单不用李瑄提醒,已经心领神会,知道要去做什么。
更何况岑参认为李瑄如此做是迫不得已。
如果当初圣人全力支持李瑄变法,同意李瑄调遣边军进入中原镇压豪强,绝对不会出现今日之局势。
病入膏亡的朝廷,应该要猛药治疗。
发生一些悲剧是在所难免的。
囚禁监军,招兵买马,大肆屯粮,私造器械。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若李瑄放开西域到河西走廊的通道,多疑的李隆基一定会杀死李瑄。
“清臣,都到这一步了,无法回头。我相信大都护迫不得已,一定能铲除奸佞,匡扶山河,兴复唐室。”
王昌龄也发话了,但他在劝说颜真卿。
他一再遭贬,又接连被李瑄捞出来,大都护对他可谓恩重如山。
走到这一步,他也非常无奈。
他感觉大都护是被一步步被逼到这里,只能兵行险招。
但凭心而论,王昌龄希望大都护如周公一样,使天下归心。
小宗代大宗一旦有开端,今后大唐宗室会争先效仿。
除非大唐不再重用宗室。
经过李瑄一席话,有的僚属被李瑄“忠于社稷”所折服。
更有相信李瑄举事是为国家铲除安禄山,最终立下新君,成为周公。
当然,也有一些僚属心潮澎湃,盼望着李瑄能够谋反成功当皇帝。
李瑄能力足够强大,文韬武略,又掌握劲兵重镇,成功的概率很大。
如果李瑄成为,他们这些僚属,保守也能成为一地长官,显露自己的才能。
“属下愚昧,想知道大都护最终想成为什么。”
颜真卿被有些说动,他低头拱手,尽量使自己不妄加揣测李瑄的目的。
“我第一步节制天下兵马,这样才能对抗安禄山,对抗豪强大族,以及可能趁人之危的吐蕃、回纥。至于其他,我没有多想。大事的变数有许多,要步步为营。”
李瑄向颜真卿回答道。
他不可能在现在给颜真卿答案。
即便是造反,最多也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就像是安禄山一样。
李瑄兵变造反,要打着铲除安禄山的名义。
“大都护目光长远,属下无能,恳请辞去职位。”
没有得到想知道的答案,颜真卿害怕不想看到的一幕会出现。
他的家训,不允许他成为谋朝篡位的人。
“当下正值用人之际,清臣继续处理安西的政务吧!”
李瑄拒绝颜真卿辞职。
颜真卿其实早就发现异常,但他并没有向朝廷检举,说明他内心在挣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