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贾谊生于洛阳,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弟子张苍。能诗善文,闻名于世。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着,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听闻河南治理有方,擢升吴公为廷尉,位列朝班。吴公重义,因势举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入朝,当面策试,甚喜其才,委以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一岁,在朝廷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命论,贾谊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一致赞许。
汉文帝非常欣赏,因而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极喜针砭时弊,初任太中大夫,就开始为朝廷献策。文帝元年,贾谊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一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代替秦制。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因此没有采纳。
文帝二年,针对当时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长现象,贾谊又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以为贾谊才能突出,欲拔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群起反对,进言诽谤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文帝为安抚旧臣,逐渐疏远贾谊,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写下《吊屈原赋》,抒发怨愤之情。
汉文帝疏远贾谊同时,得一男宠,名唤邓通,蜀郡南安人氏。
邓通之父名叫邓贤,家道殷实,连生三女,终得一子。当儿子降生之时,因见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官道方通,车马辐辏,故为婴儿起名邓通。
邓通幼年读经习文,弱冠时读书并无起色,专会弄水撑船。
西汉初年,读书人家有中产者,自备车马服装资费,可到京师做郎官,等候朝廷使用。邓贤颇有资财,于是置办车马服饰,送邓通前往京师长安,寻求光宗耀祖之路。
邓通因其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为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忽一日,文帝做梦升天,百计难登;却有黄头郎自后推之,终至天上。文帝回头看时,见那黄头郎穿件横腰单衫,衣带系结在背。
梦醒之后,文帝至未央宫西边苍池中渐台,看到邓通衣带从后面穿结,正如梦中所见。及至召问姓名,姓邓名通,音近“登通”。文帝由是宠之,前后赏赐累计亿万钱。
又有一日,骊山老母许负扮作相面妇人,进入长安,每相奇准,轰动朝野。
文帝闻之,命其入宫,令为邓通相面。
许负细观邓通面相,摇头说道:此人命蹇,当会穷困饿死。
文帝不悦道:其穷通在我,何人能使其贫困哉?
许负不复再言,告辞而出。文帝便将邓通家乡大小铜山都赏赐之,许其铸钱。
邓贤年已古稀,感念皇上恩德,便带女婿入山,雇佣工匠,采铜铸钱。因严格遵照儿子邓通嘱咐,每个铜钱俱都精工细作,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取巧谋利,号曰邓通钱。
因邓通钱光泽鲜亮,分量充足,厚薄钧匀,质地精纯,故此通行天下。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
邓通既蒙文帝宠爱,自行铸钱,由此富可敌国,更对皇帝感激涕零。
忽有一日,文帝患痈,痛不可当,医疗无效。邓通为报君恩,常为其吸吮患处。
文帝深为感慨,便问邓通:天下最爱寡人者,乃是谁人?
邓通答道:天下至爱不过父子,至爱陛下者,当是太子。
文帝闻此,点头称是。及至太子进宫问疾,文帝要其吸吮患处,太子虽然奉命,却面露难色。汉文帝由是认为邓通对自己之爱,超过亲生之子。
太子出宫之后,闻说邓通经常为父皇吮痈,心中惭愧,却也因此怨恨。
孝文帝除将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许吴王刘濞,自开豫章铜山之矿铸钱。因此邓氏钱和吴钱遍布天下,朝廷制钱反而难以通行。贾谊见此,忍耐不住,乃在长沙上《谏铸钱疏》。指出允许私人铸钱,必致币制混乱,伤及朝廷财税,建议禁止邓通采铜铸钱,文帝不听。
画外音:汉文帝驾崩之后,景帝继位,没收邓通全部家产,充入国库;并处罚金数以万计,使其逐年偿还府库,负债累累。邓通由此贫病交加,终于饿死街头。神相许负毕竟言中,非是难逃劫数,还是一个贪字害了自身。邓通闲话,说过便罢。
镜头转换,按下邓通,复说贾谊。
贾谊被发配荆南,以为长沙王太傅,只因远处阴湿之地,日月着实难熬。
好不容易挨至第三年,忽一日在室中读书,见有一只猫头鹰飞入房间,停于座位。
那猫头鹰其形像鹃,又称为鵩,世人视为不祥之鸟。贾谊见鵩鸟进宅,自谓寿命不长,伤感不已,乃作《鵩鸟赋》,以抒怀才不遇情怀。
《鵩鸟赋》传入长安,被人呈献天子案头。汉文帝由此想念贾谊,征召入京,并于未央宫宣室接见。宣室者,专门祭神典礼之处也。
文帝见到贾谊,先问政见,再问祭祀,转而询问鬼神。君臣二人促膝长谈,贾谊知无不言,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兴味盎然,不觉移席至前,与贾谊几乎前额相抵。
谈论已毕,天色已明。
文帝叹道:朕三年不见贾生,自以为必有过之,以今日看来,犹相差甚远也。
于是命将贾谊调离长沙,使为幼子梁怀王刘揖太傅,出任大梁。
内侍不解,于是问道:陛下既谓贾生是为天下奇才,因何不使留于朝中,予以重用?
文帝:其间关要,非你小人可知。贾谊此时尚很年轻,棱角分明,若使参政,必致过激,易犯众怒,此其一也。
内侍:尚有其二乎?
文帝:今朝野之中,勋臣宿将及分封诸王相互对峙,盘根错节,矛盾本深。而贾谊力主削藩,若使其参与执政,则必与天下为敌,使朕陷入被动,此其二也。
内侍:尚有其三乎?
文帝:贾谊与邓通乃为死敌,朕今正以邓通抵制旧臣以及诸王,岂可使其二人互斗?最重要者,梁怀王乃是我至爱之子,今使贾谊辅之,用心良苦,你小人何知!
内侍:陛下明见万里,小人管窥蠡测,不能知其万一也。
贾谊既为梁怀王太傅,便即离京,随从梁王就国上任。此后虽在梁国封地,但仍体察朝中政事,居安思危。因正在年轻气盛,且恃丰华绝代,才能不世之出,尤其热血澎湃,不能自已。却不理解皇帝既对自己青睐有加,却为何将自己置于朝廷之外,便又满怀孤愤,故此多次上疏陈述政事。
文帝见他文辞之间锋芒毕露,知其未解自己深意,因而多次留中不发,亦不回复。
前元八年,淮南王刘长死,乃封其四子为列侯。贾谊闻而大急,乃上《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其文恣肆汪洋,提出同姓诸王并不比异姓王可靠,且如此封国,最后都要背叛朝廷。解决办法就是分割诸侯王国,从而集权于朝廷。
文帝览之,十分欣赏。然而当时正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经济,不欲立即实施,由是再次作罢。因对诸侯王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导致景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