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二十五集 玄奘西游【2 / 3】

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玄奘西出阳关不久,麴文泰便即听说,立即便派使者去伊吾国等候。玄奘刚到伊吾,便被麴文泰所派使者不由分说,绑架一般接到高昌,玄奘只得顺其所求。

麴文泰见到玄奘,如遇活佛,立即与其结为兄弟,便以“御弟”呼之。因请其必要在高昌国弘法一个月,取经回来后再弘法三个月。

玄奘见其如此虔诚,欣然答应其请。高昌王于是大开道场,请玄奘升帐弘法,帐下列坐三百余人;王公贵族、大臣妃嫔全部参加。

每次开讲之前,高昌王都亲捧香炉,在前迎接引路。玄奘升坐之时,高昌王又亲自伏在地上,以脊背作为脚蹬,请玄奘踩之升座,每天皆是如此。

玄奘弘法结束,准备西行。

麴文泰乃派四个沙弥为其随行,更赠衣服三十套,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绢缎五百匹,马匹三十、挑夫二十五人。又派向导外交官一名,使携带高昌国书,以给突厥汗国叶护可汗,请其命沿途诸部给予方便放行。又给可汗赠送绫罗五百匹,果味两车。又给西边西域二十四国分别写书,是谓通关文牒。玄奘此后西行一路顺利,全靠高昌国王打点。

玄奘很过意不去,亲给麴文泰写书感谢。

麴文泰览书哽咽道:你我是结拜兄弟,我高昌举国之半皆为贤弟所有,有何感谢?

出发之日,天上细雨蒙蒙。唐三藏冒雨启程,麴文泰带举国文武及妃嫔送行。麴文泰抱持玄奘痛哭,玄奘亦哭,王公大臣无不流涕。

高昌王率群臣直送出三十里,临别时泣道:御弟此去,一路保重;前途间关数万里,不知此生能否再得相见!

唐僧慰道:陛下放心,弟三五年后就回。陛下命我在高昌国弘法三年,弟岂敢违约!

然后执手相别,一行人马向西而去,消失在茫茫戈壁。

然而二人皆未想到,此一别兄弟二人便成永诀。当玄奘取得真经,踏上归途之时,高昌国已灭亡三年,世间亦再无皇兄麴文泰。

画外音:唐僧西行取经,实乃前无古人之盛事。因始自长安,终于王舍新城,跋涉五万余里。自离高昌,经屈支(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塔什干)、飒秣建国(撒马尔罕城)、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复由此南下,经缚喝国(阿富汗巴尔赫)、揭职国(阿富汗加兹)、大雪山、梵衍那国(巴米扬)、犍双罗国(巴基斯坦白沙瓦)、乌伏那国(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

镜头转换,迦湿弥罗国内。

玄奘西行至此,便先师从僧胜,学习《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复与毗戌陀僧诃、僧苏伽蜜多罗、婆苏蜜多罗、苏利耶提婆、辰那罗多等讨论佛学。

二年之后,玄奘又到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师从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又到至那仆底国(印度北部,下同),师从毗腻多钵腊婆,学《对法论》、《显宗论》;又到阇烂达罗国,师从旃达罗伐摩,受《众事分毗婆沙》;又到窣禄勤那国,师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又到秣底补罗国,师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又到曲女城,师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

贞观五年,抵达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五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达罗毗荼国、狼揭罗国、钵伐多国,访师参学,前后十年之久。

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经论,然后重返那烂陀寺。

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

两年之后,玄奘仍返回那烂陀寺。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玄奘着《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学说。

在那烂陀寺,唐僧同时参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辩论,又着《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

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王鸠摩罗邀请讲经说法,并着《三身论》。

又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其优渥礼遇。戒日王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十八国王、三千大小乘佛教学者、外道二千人参加。

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者。

于是玄奘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之无遮大会,历时七十五天。

无遮大会之后,玄奘动身回归祖国,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返抵长安。

唐僧回至长安,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唐太宗亲自接见,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二十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完备译场。

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二十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并且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因明论在中国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并请太宗亲作经序。十月,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奉敕入住,任上座法师,悉心从事翻译佛经。

永徽三年,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宗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大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玄奘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

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不肯,终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终于译完这部巨着,多达六百卷。

此后玄奘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译出《咒五首》一卷,遂成绝笔。

同年二月,一代高僧溘然长逝,圆寂于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据史册所载,玄奘法师自归东土,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事业,共事迹多见于慧立等所着《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研究玄奘一派学说重要着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画外音:由玄奘及其弟子辩机所撰《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元吴昌龄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有《西游记》小说,均由其事迹衍生。玄奘先葬白鹿原,后迁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三百余年后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今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九处寺院,分藏供奉。

历史真相: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箧,六百五十七部。玄奘归国后收有弟子数千人,着名者便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更有爱徒辩机,以其高才博识,又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而名噪一时。此后却因与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事发死于非命,而被讥为淫僧。故而辩机便成为一位讳莫如深、功罪难评、聚讼纷纭人物。

镜头闪回,便说唐三藏座下高徒辩机禅师。

字幕,辩机是为法号,俗家姓字不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辩机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当其十五岁时,出家于长安西南隅永阳坊大总持寺,师从着名萨婆多部学者道岳。

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主,辩机则改住长安城西北金城坊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当时同辈所推崇。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辩机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年约二十六岁。

与辩机同时入选为缀文大德者另有八人,分别乃是西京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濬、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靖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九人皆一时上选,而辩机、道宣、靖迈、慧立四人名声特着,除参与译经之外,都另有史传着作行世。

辩机编撰《大唐西域记》,道宣着有《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靖迈着有《古今译经图记》,慧立则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这四人之中,又属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朗。在玄奘译场中译出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佛地经》一卷,《天请问经》一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受旨证文者三十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