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泽丽寨竹筒饭被靛蓝色的汁液浸泡之后再蒸煮,变成了淡淡的粉紫色,颗颗晶莹剔透,闷在竹筒里蒸,竹木的清香,熏香十足的野鸡肉丝,甜香的菌菇,清辣的嫩姜还有葱花画龙点睛般的香气,与粉紫色米饭融合出令人味蕾沉醉的竹筒焖饭。
这种竹筒焖饭十分耐放,多次蒸煮之后,味道不仅不会变差,反而米饭香味更醇香厚重。
吃过阿依小山送给她的阿佘族竹筒焖饭,明霞对着三双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大眼睛,回想一下味道,忍不住第二天就向阿依小山讨教了。
这种焖饭不多吃几顿,实在是人生憾事。
还好,竹筒焖饭的做法与苦梨膏,炮制皮毛这些独门技艺不同,不是不传外人的秘密,明霞先去阿依小山那儿学了一遍,不过没学好,又去阿依小山的母亲那儿看她做了一遍,才能料理出几分味道。
阿依小山母亲制作的竹筒饭是泽丽寨出了名的好吃,明霞初学当然做不出她的水准,但配料都在,方法也没差,所以最后的成品也好吃极了。
不过,技术不行,明霞找到了一个方法弥补她与阿依小山母亲的差距。
明霞这份竹筒蒸饭与泽丽寨的主体食材是一样的,但又比他们的做法加了两样小东西。
米粒虾和呦呦鱼。
明霞记得,她刚成为明小丫的时候,吃到第一顿令人愉快的饭,是因为二花抓来的这两种小河鲜。
能把口感不佳的地瓜米糊糊提鲜成可口的糊糊,这两种很难抓到的小河鲜,可比以后鸡精味精强多了。
令周国红赞不绝口的海产鲜货,与这两种小东西相比,是真得还差了一大截。
明霞能把米粒虾和呦呦鱼加到竹筒饭里一起蒸煮,主要也不是她自己的功劳。
这两种深山里的河鲜,连铁屋村那群整日在大山里摸爬滚打的小子们都很难抓住,更别说明霞这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人。
最后是大花出手。
大花捞鱼的技术不及二花,但她也有自己的办法,她用最薄的布料做了一个捞网,碰到米粒虾和呦呦鱼,就学着二花的姿势,猛地捞一网。
一网运气好的时候,能捞五六只,最差也能捞个一两只。大花捞鱼,就是一网子的买卖,一网下去,其他鱼就跑了,不过日积月累,囤了不少。
明霞给周国红他们带来的这份竹筒饭,就是加入了晒干的米粒虾和呦呦鱼,味道绝不一般。
解开把竹筒牢牢捆绑起来貌细麻绳,明霞把两个昨天已经蒸熟的竹筒饭放进铁锅的竹架上加热。
明霞站在灶台边,估算了大约十分钟时间,已经熟了的竹筒饭就可以端出来了。
在明霞的竹筒饭端出来之前,周国红已经把先前蒸好的地瓜红薯饭盛好端出来。
此时地瓜刚收成,新鲜的红薯农贸市场比较容易买到,所以周国红用切丝的新鲜红薯加入米饭中,比用晒干的地瓜米口感好太多了。
安磊和夏哲最迟回来,一回来直接到了饭点。
明霞的竹筒饭还没出锅的时候,周国红先给每个孩子端了一小碗的红薯干饭,再一人分了一只大白蟹,让她们先上桌动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