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他还需要取得辽东官员的支持,至少不能在他打仗时拖后腿。
辽东军中上下,对于霍维华的大凌河堡方案被通过、孙承宗的重修大凌河城被否决,其实是非常不满的。
虽然他们不见得愿意和建虏打大仗,但是对霍维华这个外人的过来,却是普遍抵触。
只是孙承宗知道厉害,心里面很清楚皇帝对关宁军的本地化很忌讳。所以压制了这种声音,也压下了对阉党的反感,对霍维华的到来表示欢迎,让霍维华从军中挑选精兵良将。
但是霍维华有多机敏,他很快就发现孙承宗对自己表面上欢迎,其实却很冷淡。
麾下将士更是言语间多有讽刺,鄙视东宁兵的战力——
毕竟在他们看来,陕西的秦兵都比不上辽兵,东宁兵这些从陕西卫所淘汰出去的,自然更不如了。
有些将领更是大喇喇地表示霍维华可以靠边站,他们能率领士兵,修成大凌河堡。
霍维华把起复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凌河战事上,如何愿意被夺走主导权。
所以他很快就决定,不能从这些人中选将士。
而且他也有退路,因为皇帝曾派人提示过,可以让辽东督师麾下的标营副将李性忠,从标营挑选一千人。
这是辽东督师孙承宗的直属兵力,在军中自然能称得上精锐。
李性忠更是李成梁的后裔,在辽东军中还有一些号召力。
不过这个人也是皇帝派来看住辽东督师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调出去。
同时因为李性忠的出身,他在将来评定功劳时,会因为祖上的功绩有优势。
所以霍维华心里,不愿选这个人。
但是从标营选人的想法,也出现在霍维华心里。
他在观察了辽东督师的标营后,又去看辽东护军使的标营,也就是以前的辽东巡抚中军,现在是何可纲统领,以参将管副将事。
何可纲这个将领,霍维华是知道的。之前袁崇焕就对他很重视,作为中军将领。
而且这个人也没有卷入通虏案,可以说值得信任。
霍维华和他聊了一些军中事务后,发现这个人确实很有能力,而且仁而有勇、廉而能勤,在士卒中很有威信。
也难怪袁崇焕被调走后,他又获得了毕自肃重用,仍旧负责麾下中军。
霍维华和袁崇焕的关系还可以,在从兵部尚书位置上脱身前,还曾请求把朝廷赐予的荫袭让给袁崇焕。他与何可纲拉了关系后,又在私下里询问道:
“何将军如此大才,只在护军使麾下管标营,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本官奉皇命修建大凌河堡,若是立下功劳,将来复任尚书也有可能。”
“何将军可愿随本官,一同建功立业?”
何可纲听着霍维华的拉拢,确实有些心动。
因为毕自肃这个由辽东巡抚转为的护军使,和以前袁崇焕担任的辽东巡抚不一样。
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时,是把辽东督师王之臣都给顶走了,他的巡抚中军也驻扎在宁远前线,不会少立功的机会。
但是毕自肃这个辽东护军使,被皇帝明确安排在山海关。并且组建了辽东护军府,主要负责民政、司法和后勤。
只要建虏不打到山海关下,他是基本没有作战机会的。
对于有心做出一番功业的他来说,自然不想这样等下去。
再加上他曾经是袁崇焕的亲信,在发生祖大寿通虏案后的辽东军中,不怎么受到待见。很有可能在将来被调到内地,再无立功机会。
所以他在受到霍维华拉拢后,觉得这确实是个机会。
不过他还是矜持了一下,直到霍维华许诺大凌河堡的军队由他全权指挥、自己只负责护军事务后,何可纲才向他道:
“为陛下效力,末将自然是万死不辞。”
“但是毕护军使恩重,请霍先生交涉。”
让霍维华去找毕自肃,交涉后下发调令。
霍维华交涉的结果,自然是成功把何可纲要了过来,并且从辽东护军使标营、以及山海关不甘在后方守城士兵中挑选了一千精锐。准备在开春之后,修筑大凌河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