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75章神将陆逊
东吴的名士除了周瑜和鲁肃,还有一人名声不显,那就是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之一,为东吴建立三分天下的王霸之业立下战功。
陆逊也因其杰出的才能、辉煌的战功和忠君的门风,赢得了孙权的高度信任。
虽然陆逊晚年因参与二宫之争遭孙权不满,但其死后陆氏一门长盛不衰。
在有吴一朝始终是执掌军政的重臣之家,仍然是吴国的国之柱石。
陆逊在三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去世是东吴由盛转衰、由强转弱的重要标志。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陆逊出生于吴郡吴县的一个江东世家大族中。”
“陆家世代为官,陆逊的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堂叔祖陆康担任东汉的庐江太守,父亲陆骏官至九江都尉。”
“陆逊年幼时父亲早卒,于是跟随叔公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舒县读书。”
“东汉兴平元年,淮南军阀袁术因与陆康有隙,而派遣孙策攻打庐江,陆康坚守了二年。”
“到了次年年末,庐江城终究还是被孙策攻克了,不久后陆康就病逝了。”
“不过在病逝之前,陆逊及亲族家人,就被陆康送回老家吴县。”
“在抵御孙策的两年战争中,陆氏家族百余人因为饥荒和战乱,死了将近半数。”
“陆逊的叔叔陆绩比陆逊小六岁,所以,陆逊帮他支撑门户。”
“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在当时的吴县人士中以博览群书知名。”
“孙策因为遭到许贡三门客的刺杀而去世,孙权继位成为将军,陆逊被招募。”
陆逊:虽说我陆氏一族和孙策有不共戴天的血仇,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我也不得不投靠孙权。
孙吴政权立国江东,虽然由孙策孙权两兄弟发扬光大,但追根溯源还是到孙坚一系。
孙家发迹在北方,而他们主要将领和谋士却大多出自江淮和江北。
孙氏出身寒门,他们和江东本土士族们的社会身份和文化政治观念存在根深蒂固的差异,从一开始就是敌对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东豪强扶植了大量反抗孙氏的军事武装。
而这些势力遭到了孙氏的强势镇压,很多士族举族被灭,可以说二者之间存在血海深仇。
同样的,他们陆氏一族就和孙氏有大仇。
孙策投靠袁术时,曾攻打庐江太守陆康,导致他们陆氏家族百余人死伤近半。
就连陆康的儿子也被贬为郁林太守,最终抑郁而死。
而他当时也在庐江,不过好在陆康为了保存家族实力,战前就把他送回老家,这才得以保全性命。
虽然陆氏和孙策结仇,可是形势比人强。
随着孙吴政权在江东站稳脚跟,统治逐渐稳固,肩负振兴家族使命的他就不得不投靠孙权来护佑门第。
“孙权统领江东之后,二十一岁的陆逊开始在孙权的幕府中任职。”
“先是担任东吴的东西曹令史,后又被孙权任命为海昌屯田都尉并掌管一县之事。”
“当时海昌县发生严重的饥荒,陆逊打开粮仓解救遭受饥饿的灾民。”
“度过灾荒之后,陆逊又亲自劝课农桑并教导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陆逊在治理海昌县的同时,吴、会稽、丹杨等地有不少人隐蔽在山林躲乱。”
“陆逊上奏孙权当前急需解决的事宜,并请求招募他们。”
“会稽的山贼首领潘临侵犯并毒害当地百姓,东吴军队连续几年没能擒获。”
“陆逊派遣手下的部将召集士卒,讨伐藏身险要地带的乱寇。”
“陆逊所过之处乱寇都基本投降,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二千多人。”
“鄱阳乱寇的首领尤突作乱,陆逊再次率军前往讨伐。”
“陆逊平定之后被孙权拜为定威校尉,领兵在利浦驻守。”
“之后,孙权为稳定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将兄长孙策的女儿嫁与陆逊,并且在公务之余多次向陆逊讨教治国之策。”
“陆逊建议孙权集中主要兵力对付境内的山寇,消灭其精锐力量。”
“孙权采纳陆逊的计策,并封其为禁军统帅。”
“适逢当时丹杨郡的山贼首领费栈接受曹操的印绶册封,又煽动山越族作为内应作乱,孙权派遣陆逊率军讨伐费栈。”
“由于费栈的支系部队较多,但陆逊自己带的兵少。”
“于是陆逊就增设旌旗,分置战鼓号角,趁着黑夜埋伏在山谷间并鼓噪而前,一举击溃费栈的部众。”
“后陆逊将东三郡的队伍整编,将身强力壮者留下充军,老弱伤病者充当民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