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59章 岭南第一张九龄【2 / 5】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张九龄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两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这次,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才华,张九龄的名字,也开始在朝堂上传播开来。

进入仕途后的张九龄,始终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信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他关心百姓疾苦,体恤民情,在地方任职期间。

积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有一次张九龄回乡探亲,发现家乡的道路崎岖难行,百姓出行十分不便。

他自掏腰包,带领乡亲们修建了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方便了百姓出行,也因此在当地传为佳话。

张九龄的才能和人品,逐渐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张九龄被召回朝廷,担任礼部员外郎,正式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历任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等要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即使是像张九龄这样正直忠诚的官员,也难以独善其身。

唐玄宗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位极人臣,这也将他推向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

当时,唐玄宗宠信奸臣李林甫。

李林甫为人阴险狡诈,嫉妒贤能,一心想要排挤异己,独揽大权。

而张九龄刚正不阿,对李林甫的种种恶行深恶痛绝,多次在唐玄宗面前揭露他的真面目。

这让李林甫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终于,李林甫找到了一个机会,唐玄宗想要提拔一位名叫牛仙客的武将。

张九龄认为牛仙客虽然骁勇善战,但缺乏治国之才,不宜担任要职,于是便劝谏唐玄宗慎重考虑。

李林甫得知此事后,表面上假意附和张九龄的意见,背地里却在唐玄宗面前煽风点火。

说张九龄故意与皇帝唱反调,是在挑战皇权。

唐玄宗本来就对张九龄的直言进谏有些不满,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离间,心中更加不快。

最终,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

就这样,这位曾经为大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贤相,最终因为奸臣的陷害,落得个被贬谪的下场。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无数百姓为之惋惜,也为大唐王朝的未来感到担忧。

被贬后的张九龄,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他将满腔的悲愤,化作笔下的诗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他的《感遇》十二首。

这组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被誉为唐诗中的瑰宝。

诗中张九龄借物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奸臣当道的愤懑之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诗,正是张九龄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他一生光明磊落,忠君爱国,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让宰相张说选定陪同的官员。”

“这些官员兼任礼仪大典官职,祭天完成后,依例官职会破格晋升到五品。”

“张说大量保荐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亲信官员,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劝谏宰相说官职爵位应当以才德为先。”

“如果滥授官职,会遭受天下人的非议。”

“张说没有听取建议,后诏令一出,张说果然受人非议。”

“开元十四年,张说多次压制御史中丞宇文融的主张。”

“张九龄提醒张说应提防宇文融,张说不听。”

“没过多久,宇文融联合御史大夫上疏唐玄宗弹劾张说说他品行不正,德不配位,还接受贿赂。”

“张说被停职,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调离中书省,改为太常少卿。”

“开元十四年五月外调为冀州刺史,张九龄上书说母亲年老,希望换一个离家乡更近的州任职。”

“开元十五年被任命为洪州都督,开元十八年调任为桂州刺史兼岭南按察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